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法鼓晨音 聖嚴法師著

法鼓晨音 聖嚴法師著

第五篇 執事應有的觀念

[日期:2016-07-01]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五篇 執事應有的觀念
  
  神聖的僧中執事
  
  僧中執事,並不是師父或方丈託付的,而是方丈代表常住付予的。
  
  僧團中每個人都領有一份執事,方丈亦不例外。何以要有執事?因為在任何一個團體中要享有權益就必須盡義務,盡義務的工作就是一份職務。所以只要有僧團的存在,僧眾都必須擔當執事。
  
  不管諸位領了那一種執事,責任是輕是重,都是個人的因緣福報所致;因此大家要以感恩心、恭敬心、歡喜心來領受。而擔任僧團中管理層次以上的執事,不但可藉此機會來磨練自己,對三寶的奉獻更是一份大功德,是一件難得且光榮的事。
  
  舉行請執儀式,是為了增加我們對所領執事的榮譽感和責任感,上下齊心協力,共同來完成師父或僧團所交辦的任務。
  
  責任有輕重,職務無尊卑
  
  僧執,是為服務常住、奉獻三寶而設的,各人所負之責任或有輕重,然所負之職務並無尊卑、大小、高低之分。為了方便運作,大略將僧執分為四個層次,分別擔當各項常住的事務,責任輕重則依不同的職掌而有所區別。(一)指導層次:屬精神的領導、原則的掌握、方向的維繫,即寺院的方丈。(二)領導層次:協助方丈做整體性的規畫與溝通、協調,秉持方丈的原則、方向、精神,推動常住的各項弘法利生事業。在此層次設都監一人、監院數人。都監對外代表方丈與僧團,對內溝通、協調各監院間的互動。監院則因職務的不同,可增設數人分別掌管,並協調、監督轄下各組的運作。(三)管理層次:如維那、知客、書記、衣鉢(財務)、典座(廚房)……等,亦即各組的組長,通稱為執事,分別向所屬監院負責,協助監院照顧常住大眾事務。(四)執行層次:所謂叢林四十八單執事,乃依性質不同而分,細分則不止這四十八單基本執事,各組組員皆屬之,也就是一般所謂的清眾。
  
  為十方常住三寶服務
  
  所謂「千年的常住,雲水的僧。」常住是永遠的,出家人則如雲水般地流動來去,僧執是為十方常住三寶服務的。今天在常住裡受到常住的照顧,就有義務和責任來維護常住,也就是有義務和責任來照顧現前僧及十方僧的生活運作,以及常住三寶的弘法事業。
  
  為什麼僧執是神聖的?因為在僧團中工作非僅為一人服務,乃是為整體的僧眾服務。整體的僧眾,包括現前僧及十方僧。雖然寺院有可能被摧毀,但常住三寶精神永在,對現前僧及十方僧的影響深遠廣大,所以不論職務的大小、職位的高低,你對常住三寶的奉獻是永遠的、無盡的。
  
  因此,當發生問題時,你自以為是在受苦受難時,要將煩惱消歸自心;可是問題的解決還是要交由僧團來協同處理,經由數人集體討論後,智慧、方法自然會出現,問題即可迎刃而解。這也是僧團生活的精神-入眾、隨眾、靠眾、和眾的具體實踐。(一九九四年四月七日)(一九九三年二月二日)
  
  執事者應具備的觀念
  
  僧執要有整體感、責任感、穩定性、時間觀念、組織和分析的能力,最重要的是還要有道心(菩提心);若無道心僅是一般公司行號的職員,而非僧中執事。
  
  僧執必須具備以下五項觀念:
  
  一、要有整體感
  
  所謂整體,涵蓋了法鼓山體系下的每一單位,不管是僧團的、事業體的、本山總部的、各地分支的,這些看似各自獨立卻相連屬的許多單位,實際上都是依著師父的理念、悲願在經營,都是以僧團為其中心。因此每當我們做決策時,皆需將整體考慮在內。
  
  無論你擔當那一種執事,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首先要考慮到全體,然後配合全體的需求,發揮自己局部的功能;絕不可站在自己的立場,固守本位主義,專門要求其他的人、部門來配合。否則,自己不但疲於奔命,無法從中得到成長,也將阻礙整體的運作及發展。
  
  本位主義,是指對內孤立自己;對外產生抗拒、排斥、指責、要求,難與人和樂共事。本位主義者要不是未能顧慮到自己與他人息息相關,各管各的工作,便是只認為自己做得最好、最辛苦、最忙碌,其他的人卻很輕鬆。
  
  整體性的觀念相當重要,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我們一定要認同自己是僧團中的一份子,每個人都是全體的代表,這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榮譽。如果執事沒有整體性的觀念,決策時就會忽略了其他相關聯的部分而不夠周延,要推動的目標也將會有所阻礙。
  
  二、要有責任感
  
  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在接受所交辦的任務後,一定會盡心盡力完成該項工作,因為他首先會衡量自己的能力、時間、工作量,以及工作性質,然後量力而為。
  
  反之,不負責任的人就會毫不考慮自己的狀況,便慨然應允,一旦工作交付與他之後,便不眠不休埋頭苦幹。等到不勝負荷就開始唉聲嘆氣,抱怨連連,最後懷著一肚子的氣說:「這件事我沒有能力完成,大家都不配合,我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請另找他人去做吧!」
  
  其實,若對工作不甚清楚也可先接下該項工作,然後再向上反應,待上層瞭解後會考慮派人支援,或將工作量重新分配。這可以透過層次性的分工,由組長負責分配、協調、監督工作,而組員負責執行工作,並從中學習各種運作的要領。
  
  此外,有責任感的人會相互傳遞經驗,協助其他的執事瞭解各項職務的運作,使整體性得以延續,不致出現斷層。
  
  三、要有時間觀念
  
  工作的完成必須掌控時間,除專注當下的工作,以提昇工作效能外,亦可運用行事曆、工作計畫表、工作進度表等現代管理工具來掌握時效。
  
  四、要有組織分析的能力
  
  有組織分析的能力就可策畫,若無此能力,則雖忙但不容易做出成果來。因此領導、管理層次者應培養清眾的企畫能力,可以從簡單的職務開始學起。
  
  五、要有菩提心
  
  沒有菩提心的人,總覺得自己很委屈、不得志、很無奈、不如意、怨氣不斷,缺乏落實感。雖然能力很強,內心難免會嘀咕:「一天忙到晚,到底為誰辛苦為誰忙?」「做那麼多,師父方丈非但不知道,師兄弟們不讚歎,上層只會要求,不會體諒,所為何來?」「算了,反正出了家不做事也能有飯吃,何必那麼辛苦?」
  
  有菩提心的人會明白現在所擔任的執事,不是為了某些個人做;是為了現前僧和十方僧做,為了自己修持法身慧命做,這是積功累德、修福修慧的機會,應當要盡心盡力。
  
  所以缺少菩提心的人,執事做不久,因為心中容易生悶氣。有菩提心的人,凡是遇到不如意或委屈,就會趕快回到道心上思惟法義,並自我安慰、勉勵,縱然受盡天下人的誤會也不在意。(一九九四年四月七日)(一九九三年二月二日)
  
  執事的共識-以和為貴
  
  共識的意思就是有默契,有了整體感、責任感、菩提心之後,和他人間的默契自然就會產生。雖然我們的性格、想法、出身背景、教育程度各有所不同,若能放下自我,成全整體大眾,默契自然就會出現。
  
  一般人所謂的共識是兩人共事很久,彼此知道各自的想法、做法。就僧團的默契而言,比較容易培養,因為我們不是以個人的嗜好、性格、興趣為默契,而是以整個僧團的形象、理念及正確的佛法知見為默契。
  
  柔能克剛,和能成事
  
  常住眾有時也會為了詮釋師父的理念、整體的形象,而發生知見差異的爭執,當遇上這種情況,怎麼辦?
  
  其實人有剛、柔之分,剛強的人雖然短時間略佔上風,然而安人者必然是柔順者及和眾者,因為柔能克剛,和能成事。
  
  柔並非一味地消滅自己的想法,而是要消融自己的性格、想法、情緒等,同時包容對方的差異。若雙方的性格都是剛烈的,便很難達成默契,且易造成兩敗俱傷。唯柔能和,所以僧團的共識應以和為貴,彼此相應,一團和氣。
  
  僧是三個人以上的出家團體。有句話說:「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為什麼三個和尚沒水喝?主要原因是彼此不和。若想有水喝,就得彼此分工、合作無間。
  
  僧中的任何一項職務都必須以和成事、以敬安人,若互有衝突而不彼此協調,就有違出家人的和敬原則了。
  
  剛柔並濟,以退為進
  
  解決衝突的方法有二,首先當充分瞭解實際的狀況,若有必要,再做妥當的調整。其次可找雙方談話並予以協調,若當事人有所爭辯,協調者務必保持中立,放寬心量加以包容,切忌直接評斷、指責或給予建議。
  
  若有對立,便生不和,因此需要以親切的關懷及彼此的尊重,來紓解雙方不平的情緒,如此才能維護僧團的和樂。
  
  佛法是剛柔並濟,以退為進,以疏導代替直接的衝突。和合是自己存在的同時,也讓對方有伸展的空間。
  
  有人形容僧團是龍蛇混雜、兔象共林的團體,因為出家人來自不同的環境,任何類型的人都有,也各有生長的背景與習氣。所以,不必對出家人的形象過度理想化,而要求大家都是如你心中所想的那樣,認為非要達到你的標準才是人天師範、法門龍象。雖然如此,一般出家人應有的心態、威儀仍應該要養成。(一九九四年四月七日)(一九九三年二月二日)
  
  執事的原則和方法
  
  執事本身是由龍天推選出來的,代替龍天護持常住,也就等於我們自己護持常住。執事護持常住,以常住的利益及形象為優先考量,更應以師父的理念為理念,以師父的形象為形象。
  
  師父(方丈)是常住中最高的領導者,掌握僧團的精神、理念、形象及方針,構成整體常住之具體事實,所以應對外維護其形象、尊嚴與地位。
  
  至於從原則至方法,如何掌握與推行?(一)護持常住。凡事應以常住全體之利益、形象為著眼,不要以你個人的利益為前提。否則,一定會與常住大眾及其他執事發生衝突。(二)維護執事的形象。執事彼此若不互相維護形象,僧眾們會互相仿傚,而不服從所有執事的指導或勸解。對某一執事的想法及做法,即使無法認同,也萬萬不可對信徒或僧眾們數落他的過失。若遇見執事互相批評、指責,應好言規勸,當用正常的管道來反應和溝通。(三)維護大眾的利益。時時要以歡喜的心、服務的心,來關懷常住大眾。身為組長的執事,更要以體諒的心、諮詢的方式,來輔導自己所帶領的清眾。
  
  若遇到不屬於自己組內的清眾來傾吐心中的問題,可以先傾聽他的問題,如有必要,再找適當時機開導他。不要立即表示意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解,或加深他與執事間的嫌隙,而造成常住的不和諧。
  
  僧眾彼此間的來往、互動,當以禮敬相待。溝通不良時,要忍讓、適應、不計較你我多少。
  
  亦可採取靜默態度暫不處理、不生氣、也不表示意見,靜待因緣成熟時再予以反應、協調。(一九九四年四月七日)(一九九三年二月二日)
  
  僧眾平等、僧俗有別
  
  「我不領眾,我在僧中」這是釋尊對弟子們說的話,佛自己認為他是僧中的一份子,要守僧眾的規則。以執事立場而言,也應該對清眾有這等胸襟。但是身為弟子、清眾者就不能如此向上要求,否則有違僧團倫理。
  
  僧中執事本身都是平等的,換言之,任一組織架構本身都是平等的,雖然工作、角色不一樣,但工作本身是平等的。
  
  居高位者,應體惜下情,尊重下屬,不宜趾高氣昂,或用高壓手段待人,亦不計較、分別。
  
  居下位者,對上要恭敬、順從、不抗爭違逆。凡事皆應充分地請示、溝通、協調,並相互配合、支援。
  
  眾生平等,職務也一樣平等,只是所領執事的不同,而有責任輕重之分。每一個人都是在某一職位上負責某項職務,為常住奉獻,為大眾服務。
  
  對於常住中的行者、近住眾,以及常住與事業體中的職員、義工,由於經常的接觸,久而久之,我們難免會忘記出家人的身分,而與之過從甚密,反將常住的人事告訴他們。
  
  所謂僧中事、僧中決,即使在家菩薩很熱忱,也不可與之談論,以免他們對常住誤解而失去敬心,或退失對佛教的信心。
  
  雖然佛法是以出家眾為核心,但我們也不可輕視在家眾。他們是我們的護持者,佛法教化的對象,人間淨土的開墾者,我們因他們的親近三寶,而有服務、行菩薩道的對象。俗眾以僧眾為福田,僧眾以俗眾為恩人。(一九九四年四月七日)(一九九三年二月二日)
  
  僧中執事即是修行
  
  「刀不磨不利」,執事本身的工作就是一種歷練,在奉獻之中成長自己,在做中學習安定身心,也在做中植福報、開智慧,所以是在修福、修慧、修定。
  
  對他人心性的瞭解是修慧;幫助他人是修福;煩惱生起,提起菩提心,以佛法的實踐將煩惱消歸自心是修定;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持戒。
  
  要常常如此想,如此做,如此省悟,常常起慚愧心、懺悔心、感恩心,便是藉境修行。
  
  新進住眾見我們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好像沒有修行。其實,一進入僧團,只要用心體會,無一時非修行時,無一處非修行處,無一事不是佛事。只要我們的心安住在菩提道上,任何事皆是為了十方常住及一切眾生而做。
  
  在家人為了生活而工作,出家人是為了行道而工作,以佛法助人、助己。一般人每天忙著開門七件事,經常不離貪瞋癡三毒,所以不是修行;出家人的執事,雖也要忙開門七件事,但是與戒定慧的三無漏學相應,所以就是修行。(一九九四年四月七日)(一九九三年二月二日)
  
  侍者
  
  阿難是釋迦牟尼佛的侍者,平日照顧佛的生活起居,例如衣物、法器、飲食等等,因擅於察言觀色,所以樣樣得心應手,不需佛另外交待指示。
  
  不成熟的侍者做事不用心,粗枝大葉,或者雖用心但因一時還不習慣,靈活度稍嫌不夠。我的侍者一向有這類的問題,因為他們都不是天生的侍者,又是我的徒弟,我必須要教導他們,這是我的責任。
  
  稱職的侍者要形影不離地跟著所親近的善知識,時日一久,才能得心應手。當侍者要靈巧,善知識需要什麼,要適時地提供,並且處處要能為善知識設想周到,善知識的生活及健康狀況,樣樣都需要妥善地照料。
  
  我是個沒有福報的人,雖然有許多的侍者,但都不能面面俱到,以致於我無法交待其中某一人做一樣完整的事,這種侍者制度是有待改進的。
  
  用心學習,任務重大
  
  在經過一段時日的薰習後,用心的人就可學到東西,當然也要看各人的福德和智慧;若學到了師父的威儀、慈悲、智慧,便是好侍者。如果侍者過度自我膨脹,為人驕橫,好端架子,手操生殺大權,欺下矇上,師父就會因此而受到批評。所以好的侍者,可以一直做下去,所謂千年書記萬年衣鉢(侍者);若時常換人,因為侍者們大都沒學到師父的威儀、慈悲、智慧,反而學到了在家人的勢利。
  
  出家的心態穩定,出家的觀念正確,對師父所有的事務都瞭若指掌,這才是好侍者。真正的好侍者是能擔任師父的機要秘書,他的任務非常重大。以前第二代的接法人、繼承人,通常是大善知識的侍者,如佛的侍者阿難,智者大師的侍者章安灌頂,圜悟克勤的侍者大慧宗杲。
  
  目前僧團中尚無此人,只好帶一兩個人在身邊,耳濡目染,這是一種訓練,也是一種教育,用以培養弟子們待人處事的能力,對內對外都能有恰到好處的威儀,將來才能擔當法門棟樑。
  
  此外,侍者不可跟在家居士搶位置,爭面子,或擺出法師的架子,處處要求他人的恭敬。侍者對任何僧俗人等,都要謙虛、隨和、慈悲、真誠、勤勉,方能協助善知識感化眾人。否則,侍者得罪了人,便是斷人善根,並會為善知識招惹麻煩了。(一九九二年七月十四日)
  
  如何統理大眾
  
  早晚課誦都會念三皈依偈,其一是「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如何才能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呢?這就要靠不斷的學習和經驗的累積。
  
  在僧團中,每一個人都領有一份工作,也就是執事,不論我們擔當何種職務,都要顧及整體,因為每一份工作都和整體僧團息息相關,而且要對事不對人;若不喜歡這個人,嫌那個人,如此將寸步難行。
  
  尊重、包容彼此的差異
  
  我們主要是處理事情,但事情需要人來做,所以一定要能夠尊重、包容、體諒人的差異性;不要用自己的性格來要求其他的人和自己完全一模一樣,否則將難以和人相處。要知道,一個團體之所以能夠成長、碩壯,是因為各種不同智慧的匯集與貢獻,絕非一人獨立所成。
  
  為什麼不能包容他人?因為不能往大處著想,只固守本位主義,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場:我想怎樣,我認為怎樣……。在與人互動時,如果僅以自己的尺寸要求他人配合,必然是件痛苦的事。
  
  而彼此間如果有了誤會,也要主動澄清、說明。所謂主動,不是爭論、辯解、對抗,而是讓彼此能夠充分地溝通,並取得諒解,彼此退讓,如此問題就不存在了。
  
  相反的,如果一意執取個人的想法、做法,認為自己沒有錯,都是別人的錯,這樣堅持己見,不但自己痛苦,同時也使得他人煩惱不已。
  
  我時常都在學習尊重每一個人的想法及做法,如果我不尊重每一個人,我們的僧團將不存在;我如果不尊重大家,我就沒有辦法得到大家的認同與支持。雖然大家彼此間也會有意見的不同,而互相衝突、摩擦,但我不會袒護任何一方,因此我能得到大家的敬重。我這麼尊重大家,也希望大家能彼此互相尊重。
  
  每當我發現有人為了意見的不同而爭得面紅耳赤時,我就勸他們不妨暫時放下自己的想法,然後再想一想,應該如何相互適應,並調整各自的觀念與做法。如果能夠彼此互讓一步,路就通了;如果有一方不願調整,路還可勉強通行,如果雙方都不肯讓,就真的寸步難行了。
  
  不堅持己見
  
  因此,要養成不堅持己見的美德,假如遇到關卡,寧可先退一步,讓人先行,我們一定要有這樣的觀念。
  
  肯定自己的優點是自信,瞭解自己的缺點是成長,善解他人是尊重。常言道:「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成就別人,就是成就自己,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如此慢慢地對內、對外、對人、對己做通盤的瞭解後,就能知進退,並且獲得友誼,受人愛戴。(一九九三年二月十一日)
  
  整體的僧團
  
  負責寺院管理的監院、負責廚房作務的典座師、接待訪客的知客師、運作法會的維那師等執事,都能夠對外代表僧團;都監則不僅是代表僧團,同時也是代表師父對外的關係;而師父(方丈、和尚)則是代表僧團全部的人和事,是整個僧團精神及形象的代表。因此任何人接觸到我們僧團的個別人、事時,都會有一種整體感。
  
  如果個人和團體不能釐清界線,秩序就會混亂。個人和團體有不同的角度和立場,從外人看你個人,你是屬於全體的;從你個人向內看,你和僧團中的每一位師兄弟接觸時,你是個別的、單一的。
  
  僧團中的每一位常住眾,雖然在個人的身分上不能代表常住整體,可是一旦做了好事或壞事時,或是有任何一位常住眾在與信徒接觸時,言行失態或傲慢、不禮貌等,別人是不會認為是你個人的問題,不會僅僅批評或讚歎你個人,而會說你是法鼓山農禪寺的出家眾,或是聖嚴法師的弟子,乃至佛教的出家人,所以每個人的言行舉止都關係著整體常住。
  
  為了法鼓山僧團的整體形象,乃至全體佛教的形象,我們任何一個人都不能任意行事、發言或懈怠、放逸。
  
  值日是動中修行的機會
  
  在知客處值日時,面對訪客應和顏悅色地接引。值日的任務是收發和傳達,重大事務不能夠代表知客師一職而自己決定;倘若一時間找不到知客師或相關執事,應婉轉告知訪客無法立即處理的原因,俟後盡快地再由相關執事與之聯繫。
  
  曾有居士向我反應,值日的常住眾待人不是太冷淡,便是過於熱心;有時與人長談反而疏忽了值日的任務。因此值日的人言行舉止要適中,而且要言不繁,態度應謙和有禮。
  
  值日時可以念佛、數息,但不可以看報紙、寫筆記或是聽錄音帶。大家應該恪守規定,也應珍惜值日的時間,這是一個難得的動中修行機會。
  
  另外,有些常住眾因為心直口快,說話太銳利、刻薄、俗氣,容易引起某些信眾們的畏懼、反感,以致於不敢再來我們的道場參與任何共修活動。這些缺點,希望我們的常住眾能夠虛心反省、檢討,並力求改進。
  
  慈悲接引,自利利他
  
  在家人會來寺院走動,即表示他對佛教有向心,我們都應該好好地接引他們進入三寶門內,共同來修學佛法。
  
  法鼓山僧團所經營的道場絕對是利他的,而不僅是自利的。若有信眾發心供養,必須給他們種福田的機會。但不論是來供養,或來請益佛法,只要有因緣跟我們接觸,都是具足善根,我們都要慈悲以待,讓他們有賓至如歸的感覺;而我們值日的人,就是扮演著這一座橋樑的接駁角色。(一九八九年二月二十日)
  
  新的執事,新的挑戰
  
  每年請執時,有的人領新執,有的人舊執重任。但不論新執也好,舊執重任也好,從請執那一天開始,每一個人都是重新領受了一份執事。
  
  每一個人首先必須對這份新的執事感到很有興趣,因為這是另一個新階段的開始。同時,這也是一項新的挑戰;也就是說,要有心理準備,或許會面臨新的狀況,必須學著去適應。如果人、事、環境都在改變,就不能一成不變再用過去的想法、做法來擔任這份執事,過去不論做得好或不好,那已經是過去的事了,現在既然是另一個新的開始,就必須要有所創新。
  
  面對新的未來,必須想辦法開創,蕭規曹隨是經驗傳遞,墨守陳規、故步自封,便無法進步。我們常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是說,如果沒有進步,或進步得很慢,就是退步,是會被淘汰的,所以必須要邊做邊學,並且有所創新。
  
  但是俗話也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多半的人都有許多夢想和抱負,甫一上任就想大展抱負:「我要怎麼做,我要怎麼做……。」結果遇到挫折,馬上就無疾而終。事實上,理想與現實是有差距的,不是任你憑空想要怎麼就能怎麼的。
  
  很多有才能的人,不當官時講得頭頭是道;一當了官,獨到的見解和才能卻發揮不出來。因為舊環境的包袱太重,新環境的牽制太多,如果不能盱衡大局情勢,通權達變,掌握有利的機會,未能整合每個部門的人與事,就不免障礙重重了。
  
  必須要善用自己的才智、激發自己的才智,來適應所面對的各種瞬息萬變的狀況,並以整體為考量,才能真正在新的執事上,為常住、為自己都得到新的成長。(一九九九年九月一日法鼓山僧團執事職前訓練)
  
  執事是激發潛在才智的機會
  
  任何一項執事,都是一個非常好的成長機會,它可以激發你潛在的才智,使你得到成長,所以要知恩、感恩。
  
  才智,也可以說是才能,分為兩種:一種是先天的,另一種是後天培養的;有的人可以全才均衡發展,有的人則偏向某一方面。不過,我們往往不知道自己有這樣的資質。
  
  領導人的才智,英文為intelligence,不是knowledge(知識),也不是technique(技術)。因為領導人必須掌握全局,其才智就得深遠廣大,因此領導人的培養就要逐步經驗學習,完成全方位才能的開發,每一個部分、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層次他都要去接觸、歷練、瞭解,以充實其才智,不能囿於一隅。
  
  這有點像小孩子偏食,大人要從旁協助他矯正偏食的習慣。偏食的小孩,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先天體質的關係,某些東西他不能吃,吃了以後,他的身體可能會不適應。但多半的人是從小養成的習慣,不喜歡吃這個、不喜歡吃那個,這也要配合從心理上去矯正。
  
  因此,才智有偏向發展的人,如果讓他到各部門、各層次去經歷,他就會普遍地開發,變成一個非常適合擔任領導者的人。
  
  由此可見,才智是可以被訓練、激發的。因此,被付予新的職務,就必須要好好地接受它,然後運用它,激發潛在的才智,使之能夠充分地發揮。
  
  雖然有的人天生就是受到限制,但多半人不是,而是情性使然,不願意改變自己的習性,也不願激發自己的潛能;如同偏食的小孩,這不試,那不做,最後就只能在某個角落裡,守著某一個部分,其他的地方都不能去,其他的職務都不能擔當。
  
  可是只要願意嘗試,人的才智其實是無限的。(一九九九年九月一日法鼓山僧團執事職前訓練)
  
  執事是常住三寶所付予的
  
  執事沒有大小、高低、輕重之分,只是所處的位置不同,至於它的重要性則完全相同。在過去的叢林有所謂的「四十八單」,也就是四十八種執事,事實上不只四十八種。有人會問:「執事是誰付予的?」我們在替誰負責?
  
  基本上,執事是僧團付予的,是在僧團中擔負起一項工作,僧團有多少人,就是替多少人服務;而我們僧團則是跟整體法鼓山息息相關,只要僧團某一部分出了狀況,一枝動百枝搖,全部都會受到影響。
  
  更進一步說,過去在寺院叢林擔當執事,是指為「常住」擔當執事。常住就是三寶,只要有僧存在、有法存在、有佛存在,就有常住;因此佛法僧三寶住世,就叫做常住。
  
  佛法僧三寶,主要是指住持三寶,也就是形象上的三寶,所以有經像、法物、僧眾具備的處所,就叫做常住,又叫十方常住三寶。像,象徵著佛的存在,佛的住世;法有義理的法和修行的法-修行時有法物,義理就是經典;僧有現前僧和十方僧。
  
  僧,是指僧團,是由許多的僧人在一起生活組合而成,屬三寶中的僧寶。一個人不是僧寶,只能叫做僧中的人,很多的出家人都誤解了它的意義,自認為是僧寶,自稱個人為比丘僧,或比丘尼僧,那是錯誤的。
  
  釋迦牟尼佛剛剛成佛的時候,尚未有出家弟子,只有佛一個人,所以佛一開始就叫人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未來比丘僧,這在《增一阿含經》裡有記載。
  
  如果有一天你所處的環境只剩下你一個出家人,那時候的你就需要加倍努力,設法使僧眾增加,然後建立僧團。有了僧眾,就一定會把佛法永遠地延續下去。
  
  盡形壽做供養人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僧中之人,是為僧眾服務,為常住服務。常住是三寶,所以為常住服務,就是為三寶服務,也就是在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盡形壽做供養人,那是大修行。
  
  因此,所得到的執事,就是十方三世常住三寶所付予的,是一椿神聖的、光榮的、非常莊嚴的佛事,不要把它當成是一種壓力。這個觀念如果不建立起來,做不了多久,你就會感到厭倦,想要辭職,不會有心繼續把它完成;也很可能受了點委屈,或稍微辛苦一些,就會起退心、生埋怨。
  
  甚至會覺得這一切都是為師父、為法鼓山做的,在農禪寺貢獻這麼多,沒有人看到、讚歎,也沒有人認為你有功德,只有挫折、批評、指責。而且出家人又沒有工資可領,逢年過節不會加薪、也沒有升等,為什麼要那麼辛苦、那麼忙呢?
  
  可是如果能體認到,所做一切的工作,都是為了常住,就會覺得非常值得。
  
  還有,擔任執事以後,個人的時間相對地會比清眾少,那是因為擔任的工作比較多的緣故。減少個人使用的時間,而為常住奉獻、供養,在這過程中,學習知能及增長道心,就是修福修慧。(一九九九年九月一日法鼓山僧團執事職前訓練)
  
  執事要有整體觀
  
  既然是常住的執事,就必須考慮到全體或大多數的人,不能僅為少數或個人著想。這個觀念相當不容易建立。
  
  所謂整體觀,多數的人只能夠做到本位主義,少數人雖然觀念清楚,行為卻不能配合,也就是觀念的、語言的、行為的三種行為不一致,互相矛盾,這叫做三業不相應。這種人還是可以擔任執事,但他必須學習身口意一致,不能老是想著「我是為大眾設想的」,因為個人的想法不見得完全正確,都有可能摻雜了主觀的想法。
  
  所以,擔任執事不可以主觀地為大眾設計一個構想,然後要大眾遵行實施,這絕對是錯誤的。個人的那一套構想,不一定是大眾所能夠實施,或需要實施的,若強力推行,很可能會遇到很多的阻力,彼此都很痛苦。
  
  為了全體大眾,你可以有創見,也可以有種種的改革措施,但不能忽略每一個人的才能和每一個部門的權責。不能自己枯坐一處閉門造車,光想著分派這個人做什麼、那個人做什麼,這一組做什麼、那一組做什麼。一定要瞭解每個人的性格、才能,以及整體的環境需求,然後再將之整合,開創出一個新的局面來,這才叫做整體。
  
  有差異是正常的,不過可以在差異中尋求共通之處。而異中求同的唯一方法,就是要讓大家充分發表他們的想法,然後再加以整合,這樣大家就可以發揮自己的才智。
  
  當每一個人的才智被激發出來以後,他自己會覺得很有成就感、參與感,而且會認同這意見是大家共同通過的,這就是異中求同。
  
  因此,共同的願景一定和個人的願景有關,個人的願景不一定就是共同的願景。出家人的團體叫做和合僧,和合就是見和同解、身和同住、意和同悅、戒和同尊、利和同均、口和無諍,也就是異中求同。
  
  我們為常住服務,或許感覺上這個常住很小,只是我們的僧團;但是擴大一點看,其實是為了我們整體法鼓山組織;再擴大看,是為了中國的佛教,為了現代的世界佛教,甚至是為了永遠的、未來的佛教。
  
  因此大家要有這樣的認知:只要常住需要,把我擺在那一個點上,我就扮演好我那一點上的角色,不是為自己,而是激發自己的才智,適應環境,為大眾服務,並開創新的局面,這才是為整體想。(一九九九年九月一日法鼓山僧團執事職前訓練)
  
  在接受批評、指責、檢討中成長
  
  不論擔任什麼執事,都是在接受批評、指責、檢討之中成長。這些指責、批評、檢討不一定正確,但一定要以感謝的心、感恩的心來接受。
  
  我的師父曾經跟我講過:「當家三年狗都嫌。」為什麼?因為當家的人負責管理,是為了維護整體而設想的。但總難免有少數的人希望自由,不喜歡約束,雖在觀念上認為團體的規制是必要的,卻不喜歡把自己擺進體制。一旦體制約束到他的時候,他就會不自覺地生起抗拒的行為,為了保護他自己,他會有許多抗爭和不正確的批評。
  
  從對方的角度看,不能夠讓他快樂,自己應該覺得很抱歉,必須要有所調整和改善。所以指責、批評、檢討並不一定就是負面的,而是一種成長的激素,不要怕、不要恨、也不要痛苦。有人願意指責我們、批評我們,那是他的善意,因為他不忍看到我們出差錯的緣故。
  
  即使是感覺到對方討厭你、不喜歡你,也不要忿忿不平;相反地,要虛心檢討自己的言行,有沒有未曾覺察到的傲慢、無禮、自負,或對人不尊重、堅持己見、剛愎自用、說話不得體之處,然後設法調整自己,如此才能有所成長,讓人歡喜親近、往來。所以,請大家不要受到一些指責、批評、檢討,馬上就覺得很痛苦。
  
  如果遇到一些不希望接觸到的人或事,而又非處理不可,在這種狀況下,不要有情緒上的起伏,應該馬上念觀世音菩薩,隨時調整自己的心情,也要學習著「面對、接受、處理、放下」,這便是一種成長。
  
  如果是在一份新的職務上,跟你配合的人一開始不是那麼有默契,要有多一點慈悲心,多一點耐心。這就好像穿新鞋一樣,有的鞋子很容易穿,有的鞋子起初不是那麼容易順腳,可是還是要有耐心穿它,久而久之,它也會變成柔軟的。
  
  另外,有人問:「可以罵師父嗎?」師父是僧團的精神領導、領袖,掌握原則和方向,這是根據釋迦牟尼佛的原則,其地位是崇高的、神聖的、不容置疑的,如果罵師父,等於釋迦牟尼佛的精神就不存在了。
  
  但是,如果師父的政策錯誤,大眾可以善意地提出檢討、修正,這樣我們的團體才能夠成長,才能永續。若是因為師父某些專業知能不足,而做了錯誤的決定,就對他批判惡罵,這就大錯特錯了!(一九九九年九月一日法鼓山僧團執事職前訓練)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第一篇 出家的心態與觀念
第3頁:第二篇 如何調身與調心 第4頁:第三篇 僧團的共住共修
第5頁:第四篇 僧團的制度與規約 第6頁:第五篇 執事應有的觀念
第7頁:第六篇 佛法開示 第8頁:第七篇 聖嚴師父與法鼓山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