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僧團的制度與規約
對供養物品的處理
假如有信眾第一次拿物品來供養,請諸位一定要先收下來,如果我們的倉庫已經有了同樣的物品,收下之後,再告訴他們,下次如果還想供養,常住裡有那些物品是比較缺乏的,而某類物品已經太多了,特別是不耐久存的物品,吃、用不完會浪費;或者是請他們登記日後聯絡的資料,俟需要時再行通知。否則當下拒收供養,信眾們會傷心,甚至以為做了錯事,再也不敢到佛寺裡來,這會斷了信眾們學佛的善根。
如果供養的東西太多了,我們一時間用不完,也可以分配轉送鄰居們,或其他有需要的處所,這也是敦親睦鄰、利眾的好事。
如果供養者是熟人,可以告訴他們,常住平時的需要以及法會時的需要,不論項目及數量方面都各有不同,請他們在供養時稍作分配;僧團各組相關人員則要經常保持充分的溝通、協調,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有時候,信眾可能會因為感激某一位常住眾的關懷,而對那位常住眾個別供養。如有這類的事,任何一位常住眾當下都可以代表常住接受供養並致感謝之意,而且要說明,任何一位常住眾,對內對外所做的關懷服務,都代表常住全體,而非個人,所收到的物品,則要稟告相關執事,秉公處理。(一九八九年八月二十一日)
接待禮節
當跟師父在一起,居士向師父頂禮之際,要站在一旁合掌。若是新入門的信徒,不知道要執弟子禮,可親自帶著他一起向師父頂禮。
如果來訪的貴賓不是以信徒的身分來見師父,則不必要求他向師父頂禮;若貴賓是師父的皈依弟子,則可親自帶著他一起向師父頂禮。
外縣市的信眾回到寺裡來,要親切地招待,最好有人專程接待,讓他們有賓至如歸的感覺;接待時要注意自己的身口意行為,不談是非、不談政治、不談金錢、不談道場的好壞,態度不卑不亢,既不要強出風頭,也不要自卑地覺得自己處處不行。
知客處是接引信眾入佛門的地方,是僧團的門面,一定要注意應對進退的禮儀,盡量使用熟悉的義工,並且給予適當的輔導,才能予人好的印象。(一九九五年七月二十五日)
規約與恆課
任何的宗教都有共同修行的恆課和定課,很多學佛皈依,受過五戒、菩薩戒的在家居士,也都有早晚課誦。
你們大眾都尚是凡夫,難免會好逸惡勞,如果早上晨坐不起床,早晚課誦不參加,中午又不拜佛,到底為什麼要出家呢?
政府有六法全書,法律繁複,但是因為我們不犯法,所以不覺得有法律的存在與約束,過得很自由自在。
常住有共住規約,我們自己若有道心,規約本身不但不會對我們造成束縛與限制;相反地,是在成就和保護我們每一個人的道心。
心不能安定,不想隨眾,這都是心魔、心障現前,要趕快拜佛、懺悔;以感恩心、慚愧心、懺悔心拜佛,必可消障除煩惱,身心得安住。(一九八九年七月二十九日)
禮儀和威儀
禮儀是指禮敬、禮節和禮貌;威儀是莊嚴的容貌舉止,指坐有坐相、站有站姿、臥有臥態,行住坐臥之中均合宜適度。所以禮儀,並不等於就是繁文縟節。
人之所以為人而不是一般動物,是以禮為標準;所以常言人之異於禽獸者,因為人有人的禮儀和禮節,也就有了人的尊嚴。儒家言:「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禮儀、威儀,也就是彼此相待、相處的待人接物之道。
人類有禮儀,動物則無;有教養的人會有禮儀,無教養的人則沒有,這兩種人相處時,前者不會和後者計較,也不會因為和沒有教養的人在一起,就變成沒有教養,如同孔雀和麻雀在一塊兒,孔雀永遠不會變成麻雀,道理是相同的。
出家修行首重禮儀
我們出家人在修行時,應先從重視禮儀開始,如此,不僅在表面上可得到他人的尊敬,並要讓人從內心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禮儀也並非僅止於上殿過堂等拜佛儀式而已,是有其深刻的意義。以拜佛這一項來說,為什麼稱之為「頂禮」,就是要我們以最尊貴、最高尚之頂部、面部來接觸他人最卑下之足部,以表達最高的「禮敬」。
禮儀不只要表現在對人的寒喧問候而已,而是要我們在與人相處之間,前後有次第、上下有分際,對師父或長輩應該尊敬、尊重、守禮;對執事的權責身分,要尊重、體諒;在家眾見到出家法師,亦應持有尊敬的態度;出家眾之中,對戒長者應尊重,對同戒者應禮讓,對戒淺者應加以愛護。
處處對人以禮相待,事事都能左右逢源。因此,禮儀必須敬上而謙下,於同儕之輩則要禮讓有加,若能如此盡禮致敬而守分自約,那與任何人接觸一定都能和睦相處。
佛教中之普賢十大願行,第一願的禮敬諸佛,就是告訴我們修行要先從「禮敬」這一項開始;而《法華經》中的常不輕菩薩,見任一眾生都會邊拜邊說:「吾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更是「禮敬」的最佳典範。
我們在精進修行期間,由於禁語,口雖不言,但當遇見任何人時,仍需時時刻刻注意禮貌和禮節。例如在家居士們,見到比丘、比丘尼要禮敬、禮讓,沙彌、沙彌尼亦如是;比丘尼則應禮敬、禮讓比丘,這是佛的制度,而比丘亦須對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居士們要謙虛、慈悲、尊重;否則,別人可能會心甘情願地禮佛,但是對我們僧眾卻無法心悅誠服地致敬禮拜了。
不論他人對我們如何,我們仍應站在禮儀立場,待之以禮。而實際上,尊敬、尊重他人,他人就會尊敬、尊重我們自己,這是相對的關係。
希望諸位於修行之中,不可疏忽了禮儀,否則要想獲得他人的尊敬,就比較困難了。出家人如果對人無禮、行止失儀,一定會遭譏嫌、自取其辱,不僅喪失化世導俗的能力,也會為佛教帶來批評及厄運!
行住坐臥四大威儀
其次講威儀,除了要求行、住、坐、臥四大威儀都有一定的準則之外,說話的態度以及舉手投足之間,也都不可浮誇、輕佻、慌亂、急躁,否則不僅沒有規矩、修養,也都是煩惱相的表現。若能時時向內觀心,此人一定威儀整齊,而且表現出沈著、平實與穩定的風範。
我們身為出家人,將來都是佛法的弘化工作者,所以應該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禮儀和威儀,包括心儀、口儀、身儀,希望諸位能牢牢記住。否則,無意之間就可能表現出失禮的態度-對上無禮輕慢,對下無禮高傲,對平輩無禮驕縱,那就不能指望諸位將來都成為人天師範的龍象人才了。(一九九○年二月六日)
課誦與拜佛
修行最初的層次是禮拜、懺悔,以求得心靈的寄託和安定。佛殿、佛像的莊嚴與肅穆,能令我們肅然起敬,心自然不會胡思亂想,可以感受到神聖和信仰的力量。
諷誦梵唄,是用音聲來讚歎佛的功德,敘述佛的功德,這時耳朵聽著安詳、穩定的聲音,也可以使心更落實,氣往下沉,頭腦會有輕安的感覺。
禮拜、經行是動中修定,使身心在動中統一的修行方法。
而打坐可以調整身體的循環系統、消化系統,使氣血暢通。心向內觀,是將我們的心置於一點、一物、一念,而使心集中,甚至進入定的層次,於定中產生智慧。
修行中若身心浮動,不能調適,就先從身體調起,用接觸音聲諷誦的修行方法開始。若還用不上力就用禮拜懺悔的方法,祈求佛菩薩的加被。
一般人是不可能一開始就能修到最高的禪慧層次。如果生活不規律,內外在的衝擊很大,還是先由禮拜、持誦開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有梵唄、持誦相輔,這在印度、西藏、緬甸都有,只是唱誦的方式不一樣。
請大眾要認真學習,以後才能夠自利利人。(一九八九年八月二日)
梵唄和修行
梵唄和修行生活是連在一起的,也是大眾共修用的。
祖師們對梵唄的解釋是,用來歌頌三寶及讚歎三寶的功德。但很多人可能沒想到,梵唄還有一種特殊的功能,除了讚歎諸佛的無量功德之外,同時也是修定及安心的方法;特別是年紀輕的人,血氣方剛,有用不完的氣力、體力,或者是積了悶氣,又不能大吼大叫,行動也不能放肆,就可以藉著梵唄,一方面可讚歎三寶的功德,一方面又可以調和身心。
梵唄雖然不是一般世俗的歌唱,但同樣具有歌詠的效果。自己唱或是聽別人唱,都是一種修行。自己唱是自己在修持,同時也成就他人的修持。如果有人不喜歡唱誦,或是不想當維那,這都是因為不了解梵唄功用的緣故。
放眼看看各國的道場,不論是在家人或出家人聚會,都有課誦及法會的儀式。例如日本的禪堂,向來是最簡單的,但還是有課誦,其主要目的是在調劑修行人的身心,同時也是禪修的方法之一。還有西藏、南傳的佛教,以及天主教、基督教和回教,都有他們各自的唱誦。
在佛殿上梵唄用的法器,稱為「龍天眼目」。課誦時,一方面是向龍天護法諸神說法,並引導他們生起歡喜心及恭敬心,來學法護法;同樣也幫助我們順利修行,讓那些多餘的氣力、體力及煩惱、悶氣,唱過以後就沒有了。從讚頌中,內心的衝突及不平會自然而然地化解,故有攝心安心的功能,這個作用是非常明顯的。
昔日我還是小和尚在學唱誦時,會在門上貼一張紙條寫著:「新學沙門練習課誦,請諸護法龍天免參。」因為練習當中,有時候唱腔會脫板,或是掉以輕心而唱錯,假如沒貼上紙條,龍天護法聽到了會因為我們的不如法而起瞋心。所以出家人做任何事都有它的道理,皆須懷著十分虔敬的心,用威儀的態度來練習梵唄。
目前常住眾練習唱誦,如果沒有在門口貼上紙條,至少於練唱前也應合掌默禱:「我們現在練習梵唄,若唱錯了,或沒有表現得非常恭敬之處,請龍天護法諸神免責。」如此,大眾便會練得非常認真。
請常住大眾要肯定梵唄的功能,尚未學會的人要勤加練習,課誦時更要虔誠而用心。是修行,也是結緣。(一九八九年九月十三日)
供養的意義
平日用齋前,大眾唱〈供養偈〉究竟是以什麼來供養?是以碗盤中的食物供養嗎?若是如此,用蓋子將盤中的食物蓋住是否如法?又初一、十五在大殿佛前大供,諸位手中是否持有一份食物?
供養,是三寶弟子表達對三寶的恭敬和感恩的方式,主要是以佛法和清淨的身語意來供養,食物只不過是象徵而已。中國的佛教施食時要念〈變食真言〉、〈施甘露真言〉、〈開咽喉真言〉等咒語,然後才施食。可是南傳的佛教並未念真言,日本禪宗及淨土宗的寺院也沒有,他們照樣供養眾生,只是念一些佛法的偈子,說法供養。
又在一些法會上,如盂蘭盆法會,有時會放蒙山及焰口。但是日本的超度法會,禪宗念《金剛經》、《心經》;天臺宗念《法華經》其中的一品,以此濟施餓鬼,既未開咽喉,也未施甘露及念其他的咒語,這些鬼到底有沒有吃下什麼東西?
事實上,中國現行的佛事是在元朝之後,中國人從密教中節取了一些咒語,觀想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七粒米等於七座須彌山,可以讓鬼界眾生永遠吃不完。而有些鬼喉嚨很小,念開咽喉真言,就能吃得下所施的食物。
甘露並不是水,是一種不死之藥,吃了這種藥後,從此就可以得到了不生不死的法益。在蒙山施食中,甘露一滴能令眾鬼飽滿,念個咒語能使餓鬼的喉嚨打開進食,這些都是密教的觀念。
法供養為真供養
但是,真正的供養是以法供養為主,另以食物為表徵,大家不要誤認為僅是以碗盤中的食物供養。
當我們進食時,首先要想到並且感恩三寶,這不僅是以食物供養,而是以我們自己虔敬的身心來供養佛、法、僧三寶。施主們供養、布施飲食給我們,相對地,我們是以如法如律清淨的三業,供養三寶,布施眾生,這才是正信的佛法知見。若是一味地相信一些民間的傳說,卻不知佛法中許多儀式的象徵意義,這實在是大顛倒。
對法界眾生的布施,也是以供養物來做為象徵。布施時,實際上是在說法,願他們聽聞佛法之後,貪心、瞋心、愚癡心能減少,三毒心去掉才能得度。
大家千萬不要以為我們是用什麼神祕的力量來超薦法界眾生,以為好像是一股很大的力量,就如同原子彈、氫彈、核子彈那種力量。所謂「法力不思議」的意思,是用佛法來開導、化解以及消融貪、瞋、癡等煩惱心,這才能使得眾生解冤、釋結,超生離苦。
出家無條件的最上供養
你們來出家就是對三寶的最上供養。你的父母將你布施給三寶,你自己本身隨時隨地用清淨如法的身語意來供養三寶,你的煩惱必然會減少。若能經常如此觀想:「我已經將自己供養三寶了」,因為已經供養了,已經屬於三寶的,三寶要我做什麼就做什麼,沒有自己個人的事,那麼,你就時時都生活在無憂無慮的狀態中。
供養、布施是無條件的,供養、布施後便不再考慮自己的任何問題。只要不考慮自己的問題,便能樣樣自在,對任何事都會全力以赴;事情做得好沒有事,做不好也沒有事,因為已經盡了全力,全都供養了,只是因緣如此罷了。不過,能做得好卻不做也是不對的,這是不盡力,唯有盡心盡力才是真正的供養、布施。(一九九二年七月七日)
開會的意義與素養
開會,在「律」中稱為羯磨,是指定期召開的各種會議,如同一般政府機關或企業,每週、每月等的工作會報,或為了某項特定工作的協調會以及工作後的檢討會。其目的在於使彼此的見解能夠溝通、整合,這也是一種團隊精神的表現,民主精神的運作。
羯磨,是梵語Karma的音譯,意譯為「業」,乃授戒、說戒、懺罪,以及各種僧事的處理。《慧苑音義》卷中:「羯磨,此云辦事,謂諸法事由此成辦。」由此可見,羯磨法是佛教一種特有的議事法或會議法,主要目的是為增進僧團生活的六種和敬,即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
中國人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出家人最沒出息,只管自己不管別人,在命相中甚至認為「犯孤」的人才出家。這是不正確的想法,因為僧既然是一個和合的團體,不合群的人怎能出家呢?
用開會來達成共識
所謂僧事僧管或僧事僧斷,除了不要在家人來處理僧中事,亦即僧俗要有界線之外;另外一層的意義是指,僧團的事必須依據戒律、正法做為判斷的標準,且以大眾討論的方式,表決待議事項之可行否。這是為了避免決策者考慮不周,或因為意氣用事、一意孤行而產生流弊;而且大眾事經過大眾的討論,就會有共識,也比較容易推動。因此開會是彼此溝通、取得共識的暢通管道和最佳方法。
佛教史上最早有開會記錄,是世尊時代的僧團。佛陀在度眾生時就這麼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比丘僧。皈依佛,是以佛為導師;皈依法,是以法為依據;皈依僧,不是指個人,而是以僧團為軌範,在僧中薰習,並以僧來成就三學的修持。佛陀也曾說:佛在僧中,佛不領眾。這表示僧是一個共同生活的修行群體,能互相照顧、支援,彼此督導、勉勵,表現出團隊的精神。因此,在僧團生活中,必須經常用開會來解決大家共同的問題。
符合民主議事精神
在中國,律宗有一部律典叫《百一羯磨》,收錄了一百零一種開會的儀範,換言之,在任何情況發生時,都有開會的需要及它的儀式。儀式很簡單,即首先在大眾集合時,行籌數點名所有共住的僧人是否到齊,然後公推一人宣布事項,再由大家決議是否可行。
例如有一個人要剃度沙彌(尼),則在場高呼:「某某人要剃度一沙彌(尼),大眾有意見嗎?是否同意?」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聽得一清二楚,經三次宣告,如果大眾中無人提出異議,就表示默許,三讀通過,這就是「白三羯磨」,事實上這就如同當今民主社會的議事精神。
僧,一般是指有三個人以上的出家團體,開會時的成員最好不要是雙數,因為投票表決時必須是單數,否則無法完成,這是合乎議事規矩的,因為要避免造成對立或分裂的狀況。如遇雙數,則擔任主持儀式程序的一人不參加投票表決。
一般來說,比較單純的議案不採投票表決,而是經大眾充分討論、溝通、協調後,逕行決議;比較複雜的議案則採投票表決。投票表決是不得已,但是在實質上,這是一種平民、凡夫的制度,只是為了要僧團的和合,在不違背佛法及戒律的精神下,再加上理智的分析,以團體的共識來推動,總比以個人的聰明才智做決策要好得多。
會議中,有時候有些人想發表意見,卻往往因為比別人慢半拍,被人捷足先登;或是發言之後馬上被反駁。這兩種情形如果發生的次數多了,久而久之,大家即使心裡有意見,也不想再發言了。
因此,擔任主席的人應設法讓每一個人都能充分發表意見,而且必須尊重每一個發言人的權益。原則上,主席本身應保持中立,不表示意見,而是綜合所有的意見。若有必要,主席不妨請提案人說明所提議案,主席亦可就其所瞭解的部分補充說明,幫助大眾明瞭所討論的議案。投票時,主席不能投票,因為如果主席參與投票,便無法保持中立,無形中會造成意見的對立。
為常住奉獻個人的智能
在會議中,每一個人都應盡量為常住奉獻個人的智慧與經驗,幫助僧團、也幫助自己成長。不過發言當簡明、扼要、中肯、具建設性。
每一個人都要有接受不同意見,以及意見被否決的雅量。雖然你的提案或建議很可能會被否決,但是沒有關係,因為你已表示了你的參與及對常住事務的關心。所以當主席的人必須要照顧全場的氣氛,使得會議進行順暢,與會者也當樂於提供意見。
另外,有些會議,與會的人員是師父邀請的外賓及專業顧問,主席不一定都認識。此時他們若未表示意見,必須主動詢問是否有寶貴的意見可提供參考。如果不讓他們表示意見,等於錯失了吸收寶貴意見的機會。
剛來出家的人,在未受大戒之前,得參與會議,亦得酌情於會議中提出具正面價值的建言,這是表示對常住事務的一種關心,但無表決權。(一九九○年十月九日)
私取僧物造生死業
僧有十方僧、現前僧,常住的動產、不動產,皆屬「十方僧物」,例如倉儲、財物、房子、家具、土地等。
日常大眾正在吃的、穿的、用的,所謂四事-衣、食、湯藥、臥具等,是為「現前僧物」。衣,指所有穿著的東西;食,包括食物、飲料;湯藥,包括治病、養病、療病的湯藥;臥具包括被子、床舖等。
現前僧物是可以移動的,可以多也可以少。僧眾多,受的供養多,僧眾少,受的供養少;有人需要的多,也有人需要的少。如常生病的人藥吃的多,工作粗重常流汗的人衣服用的多。
不得私取、私用現前僧物,更不得糟蹋、浪費,否則就是損害了僧物。凡私取、私用、假公濟私、損害十方僧物及現前僧物,便是造「生死業」。
不私下接受供養
信徒的布施供養是給常住而不是個人,個人不能化小緣或私下請人布施。若有需要,可向常住申請,由相關的執事統籌募化或購買,不可以私自找信徒化小緣,也不可私下接受信徒的供養,這是犯了別請或別供戒。
例如,有一天你在甘露門當值,為信眾解惑,幫了一位居士的忙,使得他的人生方向峰迴路轉,因此他非常感謝你,一心想報答你。這時候你必須告訴他:「出家人是代表三寶為大眾服務,我們全部的身心都已奉獻給三寶,為你服務是三寶的恩德,不是個人。若一定要供養,就請供養三寶,供養常住的現前僧或十方僧。」如此,才不致於與信徒產生私情的關係,不以私欲接受信眾的供養,這才是修持解脫道。
又例如有住眾患嚴重的疾病,在醫院或常住靜養,不能吃常住大眾的飲食,需要特別的調養,於是你就幫忙去化緣。化緣雖不是為己用,卻已經離眾而受別請了。私自化緣,接受別請,會形成你跟信徒之間的私情,這又變成了生死業。
由僧團統一整體運作
僧團的意義,在於幫助修行的人了生死業,不再被生死緣牽著走。信眾供僧,是供養十方常住僧,非單獨供養個人,不但可避免產生個人情感上的繫縛,也教信眾做了供養十方僧的功德。
如果為了某種特定因緣需要募化,不要私下運作;私下化緣,縱然是為了常住事,仍舊是生死業。應該是由僧團或常住指派執事人,代表常住公開募化,接受供養。此人不一定是知客或是典座,也有可能是其他的清眾。
戒律清淨不是裝模作樣,若生死業不了,生死緣不斷,持戒守律,僅是一個軀殼,實質上對修持解脫道無益。持戒,最主要是為了解脫生死,而解脫生死要從斷生死業著手;絕生死業,唯有靠常住大眾的相互協助與護持,這就是隨眾最主要的意義所在。
如果一個人在一間小廟,信徒只能接觸到一個人而不是一個僧團,容易產生信徒與個人間的私情關係,便容易造生死業。所以僧團對修行者來講非常重要,沒有僧團的庇護,我們的生死業是無法根絕的。(一九九八年一月七日)
出家生活-入眾、隨眾、依眾、靠眾
僧團要上軌道,一定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觀念的建立,另一個是制度的建立。觀念的建立需要靠教育和多聞薰習;制度的建立則需要研究與實施。觀念與制度缺一不可,但觀念比制度更重要。
教主釋迦牟尼佛重視觀念甚於制度,所以釋尊成道後的最初六年間,只說法未制戒,嗣後的僧團制度也一向是自由的、彈性的、充分民主的。
所謂自律、自發的精神,是從觀念所產生。因此,一個僧團若僅有制度,而觀念模糊、不明確,便如同外道群居的團體,不是住持三寶的僧團。住持三寶的僧團,首重正法觀念的建立,有了明確的法義做觀念的指導,制度稍差,還是清淨的僧團;如果觀念模糊、制度又很脆弱,這個團體就是烏合之眾而無法存在了。
入眾、隨眾,少欲知足
出家生活,是以一種離欲的生活方式,營造三業清淨的生活環境,藉著入眾、隨眾、依眾、靠眾來達成此一目標。若能依眾靠眾,一般凡夫即能成為賢者。
眾,指的是僧;入眾,便是進入僧團。入眾以後要隨眾,隨著大眾一起過規律的生活;然後靠眾,靠著大眾的力量來規範每一個人的行為,互相勉勵、共同成長,以達成清淨、精進、少欲、知足的生活目的。若能如此,即已進入解脫之門的前方便,是從生死進入出生死的階段。這個階段叫做「預流」,亦即預入聖流的小乘初果。
入眾以後,每一個人的服裝、顏色、理髮時間、生活模式、起居作息均應相同。換句話說,大眾要我怎樣就怎樣,大眾怎麼樣我就怎麼樣,沒有個人「我要怎麼樣、我不要怎麼樣」,這叫做隨眾。因此除非有大病,宜盡量地隨眾,小病時,只要觀念、信心、道心能夠提起來,病就好了。
不隨眾,個人很容易懶散,雖然表面很精進,內心很可能是封閉的;心裡不開朗,不斷地起煩惱,造作生死業的機會便大大地提高。
隨眾能使你生活規律、煩惱減輕、身心開朗健康,不會想到個人的問題,可以減少造作生死業的機會。
很多人知道出家的目的是為「了生死」,但是在出家以後的平常生活中,卻因果不明、公私不分,懈怠、不精進、多欲、不知足,這樣不管怎麼念佛、打坐、參禪也無法了生死,反而造了很多「生死業」。
出家就是要出離生死業,想出離生死,就先要學習過離欲的生活。而離欲不僅是剃了光頭、不結婚、斷葷腥,當從少欲知足和精進開始;隨眾則是免於懈怠、放逸等生死業的根本方法。
依眾、靠眾,相互勉勵
我們應以大眾的力量,互相規範、互相勸勉,這就是「依眾靠眾」。如果見到常住大眾之中有服裝不整、違規、言行不得當、嗜睡不起床,彼此之間要相互勸勉,但必須尊重對方。可以先合掌,再客氣地說:「某某法師慈悲!您忘了穿長衫。」或「某某師兄慈悲!您剛才不該這麼講。」
如果對方正在氣頭上,你就說:「某某師兄慈悲,阿彌陀佛一……阿彌陀佛二……」還可加上注意呼吸的動作,不用幾句話,他的氣就會消了。如果此法無效,就保持靜默,待他恢復平靜再規勸。但要記得,千萬別火上加油,助長他的瞋火。
被勸勉的住眾也應該說:「阿彌陀佛!真慚愧!謝謝。」師兄弟之間,應該養成這樣互相勉勵的習慣,不是互相的指責。
我們要生慚愧心、懺悔心、感恩心,好好地反省、檢討自己每天究竟造了多少生死業。僧團提供了修行的環境,大家要善知珍惜、把握,不要退道心,勿造生死業。(一九九八年一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