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戒律學綱要 聖嚴法師著

戒律學綱要 聖嚴法師著

第四篇 了生脫死的門徑-八關戒齋 第三章 八關戒齋的條件與受法

[日期:2010-07-22]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三章八關戒齋的條件與受法
  
  第一節唯有人類可受戒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一中說:「凡得波羅提木叉戒者,以五道而言,唯人道得戒。」(《大正藏》二三.五○九頁中)八戒也是波羅提木叉戒,故除人類而外,異類眾生,上至天人也不得戒。又說:「雖處處經中,說龍受齋法,以善心故,而受八齋,一日一夜得善心功德,不得齋也。」(《大正藏》二三.五○九頁下)又說:「一、男,二、女,三、黃門,四、二根,四種人中,唯男、女得戒。」(《大正藏》二三.五○九頁下)也就是說,雖在人類之中,也只有生理正常的男人與女人,才能得戒。
  
  第二節犯五逆破淨戒者不得戒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一中說:「如是男女中,若殺父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僧輪(以上為五逆)、污比丘尼、賊住(非法而住僧中者)、越濟人(為了生活非為佛法而出家者)、斷善根,如是等人,盡不得戒。」(《大正藏》二三.五○九頁下)
  
  《優婆塞五戒相經》中說:「犯佛弟子淨戒人者,雖無犯戒之罪,然後永不得受五戒乃至出家受具足。」(《大正藏》二四.九四三頁上)所謂「淨戒人」是指守持不淫戒的人,如果他人堅持不淫戒,初次誘逼,與其行淫,便稱破人淨戒了。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彌、沙彌尼,以及受持八關戒齋日的優婆塞與優婆夷,均不得使之破戒,否則自己便永無求受任何佛戒的資格了。不過,通常均以破女尼的淨戒為主,破男人的淨戒,總不是尋常的。然在《十誦律》卷四○中有這樣一段記載:「佛在舍衛國,有一婆羅門生女,面貌端正……名卅妙光……是女以先語沙門婆羅門:『共我行欲!』因緣故墮惡道,在彼國北方,生作婬龍。」(《大正藏》二三.二八七頁下─二八八頁上)這僅僅誘使沙門婆羅門與她行淫,尚未造成破他淨戒的事實,她便因此而墮淫龍了!
  
  第三節受持的時限
  
  關於受持八關戒齋的時限,各經論中,所說不一。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一中說:「問卅:『受八戒法,得二日、三日乃至十日,一時受不?』答卅:『佛本制一日一夜,不得過限。若有力能受,一日過已,次第更受,如是隨力多少,不計日數也。』」(《大正藏》二三.五○九頁上)又:「問卅:『若欲限受晝日齋法,不受夜齋,得八齋不?若欲受夜齋,不受晝齋,得八齋不?』答卅:『不得。』所以爾者,佛本聽一日一夜齋法,以有定限,不可違也。」(《大正藏》二三.五○九頁上─中)這是說明八戒唯有一日一夜受,不得數日連受,也不得單受白天而不受夜間,或單受夜間而不受白天。雖在《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皮革事》中,億耳於曠野見到單受日齋與單受夜齋的果報者,但在《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一中又接著解釋道:「有云:此是迦旃延欲度億耳故,作變化感悟其心,非是實事。」(《大正藏》二三.五○九頁中)。
  
  但在《成實論》中則說:「有人言:此法但齋一日一夜。是事不然!隨受多少戒,或可半日乃至一月,有何咎耶?」(《大正藏》三二.三○三頁下)
  
  《藥師經》中也說:「有能受持八分齋戒,或經一年,或復三月,受持學處。」(《大正藏》一四.四○六頁中)又說為了供養藥師如來:「應先造立彼佛形像……七日七夜,受八分齋戒。」(《大正藏》一四.四○六頁下)這是說八分齋戒,不一定要在六齋日受持,受持之際,可以或一年,或三月,或七日七夜,連續受持的。
  
  不過,依照八戒的受戒文字來說,乃以「一日一夜」為準為常,為正為主,如果環境許可,最好是一日一夜受持,好在每月只有六次。如果環境不許可,或者發心連續受持,附近又沒有能為受戒之師,為免每日往返之勞,也不妨限年、限月、限數十日、限數日來受持。
  
  第四節求受的方式
  
  《優婆塞戒經》卷五中說:「如是(八)戒者,不得一時二人並受。」(《大正藏》二四.一○六三頁中)八戒只能一人一人地單獨向八戒師求受,其中的原因,根據靈芝律師的解釋是:「不得多者,恐人參混,心不專一。泛論皈戒,獨受為佳,則心不他緣,法無通濫。今多眾受,於理雖通,終成非便。」(《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三,《大正藏》四○.四○七頁下;《卍續藏》七○.四六頁A)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一中說:「夫受齋法,必從他受。於何人邊受?(出家)五眾邊。」(《大正藏》二三.五○九頁上)《優婆塞戒經》卷五也說:「不得佛像邊受,要當從人。」(《大正藏》二四.一○六三頁上─中)可見,八戒應向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彌、沙彌尼前求受。但在《成實論》及《大智度論》中,又許可自誓受。《成實論》中說:「若無人時,但心念口言:我持八戒。」(《大正藏》三二.三○三頁下)不過自誓受也是有條件的,比如《梵網經》菩薩戒,可以自誓受,唯其應在:「若千里內無能授戒師,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戒,而要見好相(佛來摩頂、見光、見華,種種異相)。」(《大正藏》二四.一○○六頁下)如果不是沒有能授八戒的出家五眾的情形之下,當然還是向出家五眾,求受八戒的好。
  
  受八戒,可往寺院中求受,也可在自家中請八戒師來授。蕅益大師則說:「優婆塞受齋,就寺為便,優婆夷受齋,就家為便。」(《卍續藏》一○六.三七五頁C)男人去寺院,女人則在家。但此沒有硬性規定,唯視實際情況,隨緣求受八戒就好了。
  
  第五節齋日的準備
  
  八戒雖以六齋日為常經,但逢佛菩薩誕日,自己的生日,父母的死亡日,或為六親眷屬做諸功德之日,以及一切紀念、懷恩、修福、祈禱之日,均應酌情受持八戒。儒家每逢祭祀大典,也有「齋戒沐浴」的準備工夫,如《禮記.曲禮》說:「齋戒以告鬼神。」《孟子.離婁》也有:「齋戒沐浴,則可以祀上帝。」不過,儒家齋戒的意義,雖可與佛教相通,其內容則不同。
  
  受持八戒之前,身口意三業,即應清淨下來,故於《增一阿含經》中說:「我今懺悔,不自覆藏,依戒法成其戒行,受八關如來齋法。」(《大正藏》二.六二五頁中)又如《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一:「若人欲受八齋,先恣情女色,或作音樂,或貪飲噉,種種戲笑,如是等放逸事,盡心作已而後受齋,不問中前中後,盡不得齋;若本無心受齋,而作種種放逸事,後遇善知識,即受齋者,不問中前中後,一切得齋;若欲受齋,而以事難自礙,不得自在,事難解已而受齋者,不問中前中後,一切得齋。」(《大正藏》二三.五○九頁上)
  
  上文所言的「中前中後」,應予說明:八關戒齋的求受時間,應以持齋日的清晨為正規,最少也該是在中午以前,今日的泰國,就是在中前受的:「每逢佛日和星期天,早晨七、八點鐘,就有很多男女佛教信徒,手裡拿著鮮花香燭,和私人簡單用的東西,陸續來到佛寺做早課與聽僧人說法……說法之前,先為信徒們說三皈五戒……信徒中也有受八關齋戒的……受五戒與受八關齋戒,是同在一起的,不過當僧人宣說到第六、七、八戒時,受五戒的人不用答『持』。」(淨海法師《泰僧安居記》,《海潮音》四三卷三月號)但如遇到逆緣阻礙,只需心念受齋,延遲到中午以後再補行求受,也是可以的。如《俱舍論》中也說:「我恆於月八日等必當受此近住律儀(即八關戒齋),若旦有礙緣,齋竟,亦得受。」(《大正藏》二九.七五頁上)。
  
  第六節如何納受戒體
  
  有關八關戒齋的內容及其要求,介紹至此,大致已經完備了,現在再來介紹納受戒體的方法。
  
  本來,三皈、五戒、八戒,說戒受戒,都是很簡單的,只要準備的工夫做夠了,受時就很容易。但在中國的大寺院中,一切講究排場,所以讀體大師,也為八戒的傳授,編了一篇〈授八戒正範〉,共分八節儀式,其綱目如下:
  
  敷座請師──由引禮師領導迎請和尚陞座。
  
  開導──略示八戒的意義及持齋的方法。
  
  請聖──迎請佛法僧及護法龍天。
  
  懺悔──懺除往昔惡業,悔斷未來惡業。
  
  受皈──以三皈納戒體。
  
  宣戒相──宣說八戒戒相條文。
  
  發願──發願以此功德,攝取一切眾生之惡,使成無上菩提,同在彌勒的龍華三會,了生死,化有情,生極樂。
  
  勸囑迴向──說明八戒的受持功德,並勸以此功德,迴向一切眾生。
  
  此一〈授八戒正範〉,雖然很好,做起來的場面也很隆重莊嚴,但是所需時間較長,受戒之時,除了授戒師,還要引禮師,戒師若非住持方丈,行來頗為不易。
  
  因此,弘一大師曾經根據《佛說八種長養功德經》,錄編一篇〈受八關戒齋法〉,現在照抄介紹如下:「皈命一切佛,惟願一切佛菩薩眾,攝受於我。我今皈命勝菩提,最上清淨佛法眾。我發廣大菩提心,自他利益皆成就。懺除一切不善業,隨喜無邊功德蘊。」
  
  先當不食一日中(案即一日夜中過午不食),後修八種功德法。(以上三說)
  
  我名某甲,唯願阿闍梨攝受於我,我從今時,發淨信心,乃至坐菩提場,成等正覺,誓皈依佛,二足勝尊;誓皈依法,離欲勝尊;誓皈依僧,調伏勝尊。如是三寶,是所皈趣。(以上三說)
  
  我某甲淨信優婆塞(案受八戒者,正屬在家二眾,亦兼通於出家諸眾,如《藥師經》中所明。此文且據在家者言,故云優婆塞,若出家者,隨宜稱之),唯願阿闍梨,憶持護念,我從今日今時,發起淨心,乃至過是夜分,訖於明旦日初出時,於其中間,奉持八戒。所謂:1.不殺生,2.不偷盜,3.不非梵行,4.不妄語,5.不飲酒,6.不非時食,7.不花鬘莊嚴其身及歌舞戲等,8.不坐臥高廣大床。我今捨離如是等事,誓願不捨清淨,禁戒八種功德。(以上三說)
  
  我持戒行,莊嚴其心,令心喜悅;廣修一切,相應勝行;求成佛果,究竟圓滿。(一說)
  
  又誦伽陀頌卅:「我發無二最上心,為諸眾生不請友。勝菩提行善所行,成佛世間廣利益。願我乘是善業故,此世不久成正覺。說法饒益於世間,解脫眾生三有苦。」
  
  以上文中的案語,均係弘一大師原文。唯其主張出家諸眾亦持八戒者,必須加以說明:根據律制要求,八戒乃是沙彌十戒的前九戒,只要受了沙彌戒,就已終身須持八戒,至於比丘戒,更不用說,已經包括了八戒,所以,出家諸眾,乃自然而然是終身受持八戒的。但是,弘一大師之所以說出家諸眾也當受八戒者,正因今世的出家諸眾,殊少依律而行。多數出家人,別說比丘戒或沙彌戒,連八戒也未能受持啊!
  
  現在再錄《在家律要廣集》卷一中的〈受八關齋法〉如下,用供參考(《卍續藏》一○六.三八○頁A─B):
  
  先應教受三皈法:
  
  我某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一日一夜為淨行優婆塞(夷),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三說)
  
  我某甲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一日一夜為淨行優婆塞(夷),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三說)
  
  次應教受戒齋法:
  
  我某甲若身業不善,若口業不善,若意業不善:貪欲、瞋恚、愚癡故。若今世、若先世,有如是罪,今日誠心懺悔,身清淨、口清淨、心清淨,受行八戒。如諸佛盡壽不殺生,我某甲一日一夜不殺生。如諸佛盡壽不偷盜,我某甲一日一夜不偷盜。如諸佛盡壽不婬欲,我某甲一日一夜不婬欲。如諸佛盡壽不妄語,我某甲一日一夜不妄語。如諸佛盡壽不飲酒,我某甲一日一夜不飲酒。
  
  如諸佛盡壽不著香花鬘,不香塗身,我某甲一日一夜不著香花鬘,不香塗身。如諸佛盡壽不歌舞倡伎,不往觀聽,我某甲一日一夜不歌舞倡伎,不往觀聽。如諸佛盡壽不坐高廣大牀,我某甲一日一夜不坐高廣大牀。如諸佛盡壽不非時食,我某甲一日一夜不非時食。
  
  我今以此八關戒齋功德,四恩總報,三有齊資,普與眾生,同生淨土。(或各有願求,俱可加入迴向,但不可離於佛法)
  
  這篇〈受八關齋法〉,似較弘一大師根據《佛說八種長養功德經》所錄編的還要簡要,三、五分鐘之內,就可把這堂受八戒的佛事做好。並且這是將八戒與一齋,分列為九條,稱為「戒齋法」而不稱「齋戒法」。其實,用「齋戒」二字,是受儒家「齋戒以告鬼神」及「齋戒沐浴」的影響,依照八戒齋的次序言,應該稱為「戒齋」而非「齋戒」。所以筆者本篇行文均用「戒齋」,徵引他文者,則隨文而錄。或也有人以為,八戒以齋為體,稱為「齋戒」,那也不無道理。
  
  另有此處是「如諸佛」受持戒齋,在《中阿含經‧持齋經》中,則是比照「阿羅訶」受持的。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自序
第3頁:第一篇 緒論 第一章 受戒學戒與持戒 第4頁:第一篇 緒論 第二章 戒律的傳承與弘揚
第5頁:第二篇 信佛學佛的開始-皈依三寶 第一章 三寶及皈依 第6頁:第二篇 信佛學佛的開始-皈依三寶 第二節 什麼是皈依三寶
第7頁:第三篇 人間天上的護照-五戒十善 第一章 五戒及其內容 第8頁:第三篇 人間天上的護照-五戒十善 第二章 求受五戒的方法及其功德
第9頁:第四篇 了生脫死的門徑-八關戒齋 第一章 八關戒齋及其內容 第10頁:第四篇 了生脫死的門徑-八關戒齋 第二章 六齋日及其戒齋清淨
第11頁:第四篇 了生脫死的門徑-八關戒齋 第三章 八關戒齋的條件與受法 第12頁:第四篇 了生脫死的門徑-八關戒齋 第四章 受了八關戒齋以後
第13頁:第五篇 解脫之道的基礎-沙彌十戒與式叉六法 第一章 出家與出家的目的 第14頁:第五篇 解脫之道的基礎-沙彌十戒與式叉六法 第二章 沙彌戒與沙彌的類別
第15頁:第五篇 解脫之道的基礎-沙彌十戒與式叉六法 第三章 沙彌投師與沙彌出家 第16頁:第五篇 解脫之道的基礎-沙彌十戒與式叉六法 第四章 沙彌受戒及其持犯威儀
第17頁:第五篇 解脫之道的基礎-沙彌十戒與式叉六法 第五章 式叉摩尼的種種 第18頁:第六篇 通向涅槃的橋樑-比丘比丘尼戒綱要 緒說
第19頁:第六篇 通向涅槃的橋樑-比丘比丘尼戒綱要 第一章 比丘及比丘尼的起源 第20頁:第六篇 通向涅槃的橋樑-比丘比丘尼戒綱要 第二章 僧尼戒律的由來及種類
第21頁:第六篇 通向涅槃的橋樑-比丘比丘尼戒綱要 第三章 比丘比丘尼戒的內容及其同異 第22頁:第六篇 通向涅槃的橋樑-比丘比丘尼戒綱要 第四章 比丘及比丘尼的重要戒
第23頁:第六篇 通向涅槃的橋樑-比丘比丘尼戒綱要 第五章 羯磨法與懺悔法 第24頁:第七篇 三世諸佛的搖籃-菩薩戒綱要 第一章 菩薩的層次與境界
第25頁:第七篇 三世諸佛的搖籃-菩薩戒綱要 第二章 菩薩戒的內容與分別 第26頁:第七篇 三世諸佛的搖籃-菩薩戒綱要 第三章 菩薩戒的重戒與輕戒
第27頁:第七篇 三世諸佛的搖籃-菩薩戒綱要 第四章 菩薩戒的授受與條件 第28頁:第七篇 三世諸佛的搖籃-菩薩戒綱要 第五章 菩薩戒的秉受方法
第29頁:第七篇 三世諸佛的搖籃-菩薩戒綱要 第六章 受了菩薩戒之後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2)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2 楼
素食者 发表于 2012-12-31 2:38:27
戒為道源功德母 長養一切諸善根 佛在涅槃時 告戒弟子們 以戒為師 弟子合十禮拜
第 1 楼
能悟 发表于 2012-11-13 1:24:42
真正的佛法 弟子禮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