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今河北磁縣)大明雪岩慧滿禪師,太原玉山師體禪師之法嗣。雪岩慧滿禪師出家後,一度遊方參學,後投鄭州普照寶禪師座下請益。
初禮鄭州,普照禪師便道:“兄弟年俊,正宜叩參。老僧當年念念常以佛法為事。”
雪岩禪師一聽,便離開座席,走上前問道:“和尚而今如何?”
普照禪師道:“如生冤家相似。”
雪岩禪師驚喜道:“若不得此語,幾乎枉行千裡!”
普照禪師于是走下禪床,握著雪岩禪師的手,說道:“作家那!”
雪岩禪師後來又前往太原,禮謁玉山師體禪師。
一日,師體禪師舉洞山睹影開悟之因緣——
良價禪師辭別雲岩曇晟禪師,問:“百年後忽有人問,還邈得先師真否(還能畫得先師的真影嗎),如何祇對(應答)?”雲岩禪師默然良久,說道:“只這是。”良價禪師一聽,便沉吟。雲岩禪師道:“價阇黎承當個(這)事,大須審細。”雖經雲岩禪師點撥,良價禪師此時仍然對雲岩禪師的“只這是”一語,存有疑惑。後來過河的時候,良價禪師無意朝水中一看,發現了自己的影子,大悟前旨,遂作偈曰:“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恁麼會,方得契如如。”
雪岩禪師聽完此公案,一時疑情大起,猶如銜了熱鐵丸子相似,吞亦不得,吐亦不得。
師體禪師于是開示道:“不疑言句,是為大病。子今既疑,則病發也。子知此病即子藥麼?”
雪岩禪師退出丈室後,便下禪堂,精進用功,晝夜參究洞山悟道之公案。
一日,雪岩禪師偶然閱讀《五位頌》。當他讀至“折合終歸炭裡坐”這一句時,忽然有省,說道:“今日方知病是藥也!”
于是,雪岩禪師便直趨丈室,向師體禪師通報了自己之所悟。
師體禪師為了勘驗雪岩禪師腳跟是否真的站穩,便道“料掉(料想)沒交涉。”
雪岩禪師道:“老和尚這回瞞我不得也!”
師體禪師知道雪岩禪師已徹,遂予印可。
雪岩禪師後開法于磁州大明,有《五位頌》傳世。
雪岩禪師曾經上堂,舉洞山解夏(夏季安居結束)之因緣——
解夏日,洞山禪師道:“夏末秋初,兄弟或東去西去,直須向萬裡無寸草去。”這到這裡,便沉默良久,接著又道:“只如萬裡無寸草處,又作麼生去?”石霜禪師道:“出門便是草。”大陽禪師道:“直饒不出門,亦是草漫漫地”。
舉完這則公案,雪岩禪師評唱道:“三個老漢,雖然異口同音,未免撞頭磕腦。何也?一人大開口了,合不得;一人高抬腳了,放不下;一人緊閉門了,出不去。玉山即不然,遍十方界非外,全在一塵裡;在一微塵非內,遍十方界。只者一微塵許也須極盡不可得,向那(哪)裡安門,甚處入草?還會麼?休侵洞口初秋草,請看疏山臘月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