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元(治所在今浙江龍泉)天童別山祖智禪師,徑山無準師範禪師之法嗣,俗姓楊,四川順慶人。祖智禪師十四歲出家得度,一度學習經論。
一日,祖智禪師偶然聽見一位僧人誦《華嚴經》,至“彌勒樓開,入已還閉”這一句時,恍然如大夢方醒。于是便出關遊學,後投雪竇無準師範禪師座下參學。
師範禪師知道祖智禪師是個可堪造就的法器,但是他的知見習氣很重,加上在江湖上行腳,沾染上了一些虛頭不實的東西。對于一個修道的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障礙。師範禪師想好好地鉗鎚他,因此對他的要求也就顯得格外的苛嚴。只要他言行稍有差池,師範禪師便大聲痛斥,經常是棒喝齊下。
祖智禪師每次入室請益,凡有酬答,只要一涉及擬思、知解(分別思維),便立即遭到師範禪師的無情呵斥。天長日久,祖智禪師竟不敢開口擬對。經過這樣嚴格的逼拶,祖智禪師的種種知解和虛頭不實的伎倆,終于蕩然無存。
祖智禪師悟道後,曾經感慨道:“吾平生伎倆,皆死法也。今見此翁,始行活路。”
師範禪師移居徑山之後,祖智禪師亦奉師命前往分座說法。
當時天童剛遭火劫,急需重建。祖智禪師于是應州帥之邀請,攜一囊一缽,前往天童,結茅而居。在祖智禪師威德的感召之下,不出三年的時間,天童道場便恢復了舊觀。
祖智禪師圓寂前,曾有示眾偈雲:
“雲淡月華新,木脫山露骨。
有天有地來,幾個眼睛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