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偏僻小鎮,朋友家的小孩兒在唱“不喝酒,不喝酒”,我以為此地也進來了基督教,這家的孩子也上了他們經營的幼兒園,不免一番感慨;可是聽著聽著,歌詞漸漸變味了,最後居然唱起“拿酒來”,又嚇了一跳。也許我太不通人間香火,感覺從前是出家人唱“不喝酒,不喝酒”,而末法的今天卻唱起“拿酒來,拿酒來”,甚至讓人懷疑佛教教團本身陷入了童蒙般無反思的境地。
不當入者破山門
奈何寂寞石生苔
想來我年輕時就曾為此感傷過。我並非不通事理,自己不喝就對好飲者說三道四,嘮叨個沒完。我打心眼裏想讓善飲者喝個痛快。時而語無倫次的醉趣,不是很有人情味、很可樂嗎?
但是應該銘記:佛祖教誨中最嚴格禁止的事,而且即為佛教信徒,無論能否遵守,五戒之一的不飲酒戒都是必須接受的。
在某經典中,有這樣的故事。某地有一悉心用功的修行者,他潛心課作。一次好友從遠方來訪,住在他家裏。一天,好友出門辦事不在家,他好奇朋友的東西中有一個奇妙的壺,旋即打開栓,頓時醇香撲鼻。耐不住誘惑,嘗了一口。特別甘甜。結果他嘗起來沒完,完全飄飄然了,眼看著渾身是膽,長出不可抗拒的力量。
就在此時,鄰居家的雞越過籬笆牆進來了。修行者不慌不忙站起身,扭住了雞脖子。過一會兒,鄰居家的姑娘慌裏慌張地來找雞,他把她誘至家中奸汙了她。姑娘的父母告官,他被抓進去受審,可是修行者不肯招供,一口咬定“不知道”。
至此,這個修行者終於觸犯了所有五戒。第一不飲酒戒,第二不偷盜戒,第三不殺生戒,第四不邪淫戒,第五不妄語戒。
這個故事是確有其事,還是巧妙的比喻不得而知,然而一個規矩的修行者,之所以犯下如此重重大罪,完全是喝酒惹的禍。經典一再中肯告誡,酒對個人以及對社會有害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