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昇人的品質
人的品質,就是人的品格、品德、氣質。氣質是可以改變的,有的人小時候土頭土腦、傻裡傻氣地不懂事,年紀漸長,經過教育的薰陶及社會的歷練,氣質就變好了。改變人的氣質,就是提昇人的品質。
如果學佛以後跟學佛以前相較,人品氣質沒有改善,言行舉止沒有檢點,思想觀念沒有提昇,便是枉費學了佛。學佛以後,應該以佛法的威儀、禮儀、行儀來自利利人,不應該再有自傷傷人、自害害人的行為。身口如此,心念也應如此。
身為佛教徒,就要對自己的家庭、社會、國家、所有的人類,乃至一切的眾生,負起責任。我們有權利生存在世間,更有義務和責任來幫助世間、改善世間。
如果成為佛教徒以後,有人看到你便說:「幾年不見,怎麼你的性格和氣質好像和過去不一樣了,這一定是有道理的,為什麼?」
這時候你應該告訴對方:「阿彌陀佛!沒有其他的原因,只因為我皈依了三寶,做人應當先學會自利利他的。」
所謂自利利他,例如要提昇人的品質,應先從自己開始,進而再幫助他人提昇他人的品質,自利又利他。
又,與人相處之時,要想自利,應先利他,這之間是有互相關聯的。在家裡,如果對自己的家人態度改善,家裡的人也會受到你的影響而有所改善。自己能和顏
悅色,處處以禮相待,時時關懷他人,以成全別人作為成全自己的心態來處理事務,周圍的人也都會受到影響。我們要學習佛法的慈悲,開發內心的智慧,健全自
己,協助他人,為全體而顧大局,敦品勵學,奉獻自己而盡心盡力,溫厚謙恭。
但是成為佛教徒,並不是叫我們做鄉愿、做爛好人、做傻瓜,佛法的目的是在利益眾生,而真正地利他,是要使得頑者廉而懦者立,感謝恩人,寬恕仇人;學習
賢人,救濟苦人;調伏狂人,感化惡人;慰勉失意的人,關懷受難的人;把懈怠的人勸導成精勤的人,使兇狠的人轉變為慈悲的人。用種種恰到好處的方式來幫助他
人,使得在我們環境裡共同生活的每一個人,都能夠得到利益。這才是真正自利利他的人,也才是真正品質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