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心的對話—聖嚴法師與達賴喇嘛的對話

心的對話—聖嚴法師與達賴喇嘛的對話

佛教及密乘禪定法門簡介

[日期:2010-08-1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法鼓山智慧隨身書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佛教及密乘禪定法門簡介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著
  
  本篇簡介乃是方便讀者對藏傳佛教的體系及修行,能有基本的認識。本章所述,都有其根據,絕非我憑空自造。我們不應把這些教義僅僅當作是一些資訊而已,而應將其視為淨化內心,轉迷成悟的要訣。只有如此,本章的教義,才會對你有真實的助益。
  
  在佛教尚未傳到西藏以前,苯教(Bon)已盛行於西藏。直至近代,西藏仍有一些研究苯教的中心。苯教原本是相當簡陋的,後因受到佛教的影響才有了豐富 的內容。大約在西元八世紀時,藏王拉妥妥年贊(KingLha-Tho-RiNyen-Tsen)引進佛教入藏,從此佛教穩定地傳佈。許多印度學者大師來 到西藏,翻譯佛經、密續及論注。
  
  西元十世紀,不信佛教的藏王朗達瑪迫害佛教甚巨。幸而此災難為時不久,事後佛教很快地又在後藏及前藏開始復興、傳佈,印藏學者也再度忙於傳譯佛典。後來,西藏本土的佛教學者愈來愈多,來自印度的學者也就慢慢地減少了。
  
  如此,藏傳佛教的後期發展沒有受到印度晚期佛教宗派的影響。但是,藏傳佛教仍保存了佛陀的基本教理。並且,其中心思想亦未在西藏喇嘛的手中變質或增 加,他們的著作很清楚地標明是論著,而他們也以佛陀的教義或印度學者的著作為根據。所以,把藏傳佛教指為全然有別於原本的印度佛教,或稱之為喇嘛教,我認 為都是不正確的。
  
  四聖諦
  
  佛陀說:「此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應如實知。」又說:「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又說:「知苦,而實無所知;斷集,而實無所斷;證滅,而實無所滅;修道,而實無所修。」這就是四聖諦的三個不同的內涵:本質、功行、道果。
  
  西元三世紀時,印度的龍樹菩薩宣說了中觀思想,後來大乘各宗派都以此思想為其中心教義。中觀思想教導我們:「苦」來自生死輪迴,而生死輪迴則是因愚迷 造業所產生的果報;「集」的意思是業力和愚癡,它們也就是「苦」的真正原因;所謂「滅」就是前面所說的苦與集的完全消滅;「道」就是達成「滅」的正道。
  
  小乘
  
  要證涅槃,我們就要遵循四聖諦這個正道,而大小乘之差別在於對這個正道的見解之不同。修小乘佛法的人,但求自己的解脫。依小乘的說法,修行人必須鍛鍊 出脫離生死苦海的堅固出離心。小乘行者不但要持戒,同時也要修習禪定和慧觀,如此才能把愚癡及其種子完全根除,永不再生,而達涅槃。其修行的次第分為五 位: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究竟位。
  
  大乘
  
  大乘行者的目標是要達到涅槃的最高層次,也就是成佛,而其目的不僅是為了自己,也為了所有的眾生。雖然大小乘的修行途徑大致相同,但是,大乘行者,不 僅要志求菩提,也要慈悲救濟眾生,因此還要修持六波羅蜜等其他方便法門。這些方便法門是用來去無明、消業障,從而成佛。雖然大小二乘的修行都遵循同樣的五 位——資糧、加行、見道、修道、究竟,但有一實質上的不同,那就是大乘強調發心利益眾生。據說,當一個小乘行者達到涅槃後,他終會迴心修行大乘法門,而成 佛道。
  
  密乘
  
  一位初發心者必須依循上述大小二乘的教義及法門,打好基礎,才能進一步修密。所謂密乘,就是瑜伽行法。西藏教派在引進任何密續教理之前,都非常謹慎。 阿闍黎總是會檢驗它是否為佛說;具格的班智達則透過因明的辯證來分析它;此外也要透過修行的體驗,確認它的可靠性後才予以採用。因為許多外道的密法,看似 相近,為免魚目混珠,所以必須要通過這種驗證的程序。
  
  密乘分四部,其典籍極多,不能一一列舉,在此只做簡單介紹。如前所述,惡業是我們受苦的原因,而惡業來自愚癡,愚癡則來自我們難以調伏的心。因此,我們必須從事於鍛鍊調伏自心的練習,以截斷邪念妄想之流。藉著專念觀心,便可制止此妄念之流,而散亂緣慮之心也可止息了。
  
  另外一個減少妄念的方法,就是專注於某一個外境,不過這需要很強的觀想力。因為佛菩薩像被視為最適合做為觀想的對象,所以密乘盛行各種佛菩薩像。雖然 在某些情況下,修行可以靠堅強的信仰和虔敬而進步,但是一般而言,修行須靠正知見的力量才能進步。若依密乘的出世法門來修行,正知見本身也會激起堅固的信 念。
  
  佛教修行法門概說
  
  修行的成就不能光靠表面上的改變,例如出家、誦經。這些行為本身是否就具有宗教精神,並沒有肯定的答案,因為宗教是內心的修行。如果一個人有正確的心 態,他一切身和口的行為都會與宗教相應。反言之,如果一個人沒有正確的心態,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不知道如何正確地思維,就算他出家、誦經一輩子,也將一 事無成。因此,學佛的第一要件,就是要轉化自己的心念;所以,我們要皈依佛、法、僧三寶,深信因果,培養利他的心胸。
  
  一個能夠真切捨棄現世利益的修行者,一定會充滿歡喜心。許多依藏傳佛教修行的人,就是因為如此捨離世法,而得到難以形容的身心滿足。不過,如此捨棄世 俗,需要很大的犧牲,一般人是做不到的。那麼,一般人又如何修行呢?「諸惡莫作,諸善奉行」,如能依此為修行的基礎,一個在家居士也必能得到解脫。我們有 一句話說:「那些不用心修行的人,就算隱居在深山廟宇,也不過是在造地獄業罷了。」
  
  有一個古老的故事,話說有一位高僧喇嘛名叫種敦巴。有一天,他看到一個人繞著佛塔經行,他就對那人說,「繞佛經行是好事,不過,修學佛法不是更好 嗎?」這個人聽到了,就自忖:「我最好趕快去找部佛經來念。」於是他開始賣力地念經。一日,種敦巴又碰到他。「念佛經是好事,不過,修學佛法不是更好 嗎?」這個人想道:「念佛經好像還不夠好,那就打坐好了。」不久,種敦巴看到他在打坐,就說,「打坐是好事,不過,修學佛法不是更好嗎?」這個人糊塗了, 「到底要怎麼做才算修學佛法?」「對世間法生出離心,」種敦巴說:「將生命投入佛法。」
  
  下面我用三增上學——戒、定、慧——來作本章的總結。
  
  戒增上學
  
  戒雖有許多不同的層次,不過,都以斷十惡業為依歸。
  
  十惡業中身業有三項,口業有四項,意業有三項。
  
  屬於身方面的三惡業是:
  
  1.殺生:從殺人到殺最小的蟲蟻,不論是直接的或間接的殺生,均屬之。
  
  2.偷盜:凡未經允許擅拿他人財物,不論直接間接或價值大小,均屬之。
  
  3.邪淫:凡通姦或不正當性行為,均屬之。
  
  屬於口方面的四惡業是:
  
  1.妄言:給予他人錯誤的建議、訊息或指示。
  
  2.兩舌:對原來和諧的團體挑撥離間,或加深原已分裂團體的分崩離析。
  
  3.惡口:以惡語傷人。
  
  4.綺語:做猥褻之冗談。
  
  屬於意方面的三惡業是:
  
  1.貪欲:貪求屬於他人的東西。
  
  2.瞋恚:想要加害他人。
  
  3.惡見:對輪迴、因果業力、三寶諸教理有疑惑。
  
  定增上學
  
  定增上學能幫助修行者把心專注於一境上,從而達成奢摩他(止)。定的方法包括將心慢慢地捨離六塵及念慮,從而使心不動、穩定、安靜。如此,心就可以很容易地專注觀想任一功德善法了。
  
  要達成如此的層次,須具備許多先決條件。依照彌勒菩薩的說法,簡而言之,一個修行者必須避免五過失,修持八斷行。
  
  應避免的五過失是:
  
  1.懈怠:對禪修抱著懶散的態度。
  
  2.忘念:忘記禪修應專注的對象。
  
  3.昏沈掉舉:通常是由於貪慾。
  
  4.不作行:不能防止昏沈掉舉。
  
  5.作行:對治昏沈掉舉的方法過猛,反令人散亂。
  
  應修持的八斷行是:
  
  1.信心:堅信禪定的功德,及本身覺察過失的能力。
  
  2.欲求:有強烈的心願及能力禪修。
  
  3.精勤:有恆心及歡喜心來修行。
  
  4.輕安:要身心都能放鬆。
  
  5.正念:要細心謹慎的專注於禪修所緣的對象。
  
  6.正知:要覺察任何懈怠或浮躁的趨向。
  
  7.作行之思:當覺察到有分心雜念時,要立即收攝。
  
  8.行捨:在收攝心念的目的達成之後,要能再放鬆身心。
  
  修定的九個層次(九住心)是:
  
  1.內住:把心專注於禪修所緣的對象。
  
  2.續住:用功不懈以求專注能更深更久。
  
  3.安住:心起任何雜念立即覺察,並攝歸於對象上。
  
  4.近住:對於專注對象的每一個細節都能明察秋毫。
  
  5.調伏:體認禪修的功德而更加精進。
  
  6.寂靜:去除對禪修的任何不好的感覺。
  
  7.最極寂靜:摒除微細雜念而達心定。
  
  8.專注一境:將禪定修持到極致。
  
  9.平等住:無須依靠憶念或意識之助,而住於禪定。
  
  慧增上學
  
  慧增上學包含以下兩種智慧:
  
  1.世俗智:即了知諸法的相對分別相的智慧。
  
  2.勝義智:即了知諸法的絕對真如性的智慧。
  
  還有一種智慧,在此簡要說明:此智慧能斷道德上或心理上的煩惱,以及由分別思惟所起的煩惱。這個智慧就是能夠了知空性的智慧。
  
  空性
  
  空性,就是所有事物、現象的究竟實相。空性,不是佛的力量所能影響,也不依眾生的業果而起。空性,法爾存在,而且遍於一切事物。因此,一切法本性皆 空。經云:「不論佛出世或不出世,空性是一切事物的本性,絕諸對待而常住不變。」空性否定了恆常不變的實我,也否定了獨立的存在。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 第2頁:佛教對於東方文化的影響
第3頁:佛教及密乘禪定法門簡介 第4頁:漢藏佛教對談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