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和環保雙贏「四要」
主:剛才諸位都提到,無論是環保或是經濟的問題,都是從人開始,以人為本,聖嚴法師多年來倡導「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接下來請法師為我們開示這個理念。
聖嚴法師(以下稱師):提到經濟發展,有些人主張回復到原始的生活、社會,大家覺得過那種生活應該很好、很安全,但真的是這樣嗎?真的能夠做到嗎?我想應該是不可能的!
在地球還沒毀滅之前,大家還要活下去,如何使得地球的環境適合人類生活得更久一點,大家就必須考慮到環保問題。經濟與環保在某個層次上是互相矛盾且衝
突的,如何讓這兩者找到平衡點,而且能夠雙贏,是不容易的事。經濟學家、企業界以及環保專家都在思考這個問題,我們出家人要不要考慮?也要考慮,因為我們
也生活在這個環境裡。
剛才朱教授說經濟「economy」就是節省,這是我今天學到的,我的體會也是如此。因此,我提出經濟和環保向前進有四要:第一是需要,第二是想要。買一樣東西之前,要先考慮一下究竟是需要還是想要?
第三則是能要,第四是該要。「能」的意思是︰你有沒有這個能力?請問:去搶、去偷、去騙,也算是能力嗎?不算!至於「該要」,有些政治人物因為貪污而
被判刑,他們拿東西的時候,可以說他們是需要、想要,也是能要,但是「該不該要」,他們卻沒有思考。如果不該要的,要了之後就麻煩了。
曾經有一位先生跟我說:法師,我需要的東西很少,每天吃飯就吃這麼一點點,睡覺也只有一張床鋪,出門可以騎腳踏車,也可以坐公車。有需要的時候我才
要,所以我什麼事都不需要做了。我告訴他,這種觀念是錯的!「需要」必須考慮到個人、家族、團體、社會、國家的需要,同時為全世界、全人類的未來設想,那
是前瞻性、開創性的需要。
一般人談到「需要」的時候,常常只是考慮到個人的需要,而沒有考慮到社會大環境及整體的需要。如果能考慮到大環境的需要,那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了。
譬如,時下一般年輕人看到同學有輛車,自己沒有,就想辦法也要一部;也不管自己能不能要、有沒有能力要。另外,我們想要的東西實在太多了,究竟是為個
人著想,還是為全體著想?為個人想要,實際上很多是多餘的,尤其目前電視、報紙廣告都很誘惑人,好像你沒有這樣東西,就不是現代人,不夠流行、時髦。像這
樣,就是想要而不是需要。
主:接下來我們要探討兩個題目:一個是在新的經濟環境裡,面對全球化的環保意識,追求永續發展,青年們應該有什麼準備?另外一個題目是,如何讓環保和經濟發展雙贏、相輔相成?
施:剛才聽到聖嚴法師開示「四要」,我也把我個人的看法與大家分享。第一、我需要的不多,但是想要的很多。我想要媽媽高興、家人好、公司好、我的企業
發展很好、國家好,華人在世界上能夠更有貢獻。想要的很多,但都是在利他的基礎上,做為我重要的人生觀,可以為此不斷努力。
我認為利他為本的思維,是很多事情的根本,利他不在大小,你想要更大的利他,就要充實自己。充實自己需要有好的環境,才有機會有效地充實自己,當然也要加上自己的努力。
人生的每一個階段,要掌握可以貢獻自己的任何機會,這樣就有機會更上一層樓,同時不斷地充實自己,然後才可以做更多你想做的事。這是最有效、最好的利他模式,但是最大的挑戰是需要長期的投入。
在二○○○年,我提出台灣要建立科技島的想法,後來我改口說「人文科技島」。那時候我已經瞭解,只有科技並不能達到我們追求的目標,因此我開始進行建設「渴望園區」的計畫,希望把工作、休閒、生活融合在一個環境下,希望成為大家所嚮往的生活社區。
基於這樣的一個理念,當我們在開發產品時,都會考慮到環保的問題。譬如美國是最早推動節省能源而制定節能之星標章,我們的電腦是第一批通過的;還有,
我們研發以瓦楞紙取代保麗龍做包裝,那是十分環保的;由於我們是最早使用,而且擁有專利,所以後來很多公司付給我們專利費。最近,我們也投資太陽能及燃料
電池,希望能對環境保護有所助益。以上說明一個企業領導者,需要塑造一個正面的環境,這是非常重要的。
未來我們要發展的是知識經濟,它可能對綠色國民生產所得幫助較大,利用知識把現有的台灣資源做轉型聚焦,然後產生一個新的價值;也就是不再投入太多的
資源,卻能夠產生更多、更高的附加價值。當然這都是我想要的,能不能做得出來沒有把握,但是我的人生觀就是以不斷地追求、肯定自我的價值,做為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