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往生的鴿子祝福
聖嚴法師:今天在您來之前,發生了一個故事。
三十分鐘以前,有一隻鴿子飛來,直直撞到我房間的窗子,然後就死掉了。這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情。我想可能因為索甲仁波切要來,所以牠知道可以飛來這裡得到超度。
當時我也替牠作法,替牠修觀想。這真的是從來沒有發生過,非常不可思議的一樁事。現在我請這隻鴿子進來,請仁波切給牠祝福,我覺得這是很有緣的事。
索甲仁波切:我很樂意。(隨後仁波切便開始持誦經咒,為鴿子祝福。)
聖嚴法師:這隻鳥非常有福報,我們也正有一千個人在念佛共修。(按:當時正值農禪寺清明報恩佛七期間,會客室外海潮般的念佛聲波波迴盪。)
索甲仁波切:太好了,我也是為牠做了阿彌陀佛的祝福,叫做破瓦法(Phowa)。
聖嚴法師:我們佛七共修念的就是阿彌陀佛。
索甲仁波切:牠是一隻幸運的鴿子。
聖嚴法師:你知道牠現在到哪去了嗎?
索甲仁波切:我沒有這樣的神通力,不知道牠會到哪兒去。
聖嚴法師:我想以我們的觀想與迴向,牠會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去,不過這並非來自於我的力量,而是佛的力量。
索甲仁波切:是的,我想這是我們共同的祈願所產生的力量。
中陰身的明光
聖嚴法師:能不能對破瓦法做更詳細的說明?
索甲仁波切:破瓦法與阿彌陀佛有很密切的的關連,主要是透過阿彌陀佛的加持,向阿彌陀佛祈請:「無量光的阿彌陀佛,請將你的力量加諸於往生者完成『破瓦』的修煉,讓亡者與你同在,並往生於你的淨土中。」
聖嚴法師:我們腦神經的記憶,不可能帶到另外一世去。這一生的記憶是這一生的,到另外一世是沒辦法帶過去的。但是中陰身,就你所言,有四種中陰身四個
階段,那麼在人死後的這一階段,亦即從我們這一生,要到來世的這一段死亡的中陰身階段,他的記憶是靠什麼?或者,那時候還有沒有記憶?
就我所知道,人死了以後不是靠記憶,靠的是一種神通,一種自然的神通,身體沒有了,自然產生一種感應的神通力,但那不是記憶。就您的觀點,您認為那是記憶?還是一種自然的神通力?
索甲仁波切:所謂的四種中陰身,其中之一就是此生,亦即「自然中陰」。此生這「自然中陰」中,也有另外兩種形式的中陰身,一是醒覺階段,另一是睡眠階段。所以實際上這一生有三種中陰身。三種中陰階段連結法性的「光明中陰」。
而在這三個現世中陰身之後,當人確定死亡的剎那,意識分解了,外元素也分解完了,內分解如貪欲、瞋、癡等也都滅亡了,心也死了。就是所謂死亡之後的中陰身。
在我們的教法中,尤其是傳統的教法,此時一個人本初的明光,或我們所知的地光明(ground luminosity),或母光明(mother
luminosity)便會出現。這時候,如果亡者生前曾經得到上師的指示認識了空性,在明光(clear
light)出現的當下仍穩定地修持,去體證光明合而為一,然後便達到完全的證悟。這種情形發生在許多大修行者身上,西藏傳統中,有許多大喇嘛像達賴喇嘛
的老師,當他們往生時,他們處於三到五天的禪定狀態,有時長達一個星期。這是因為他們停留在明光的階段,在臨終的中陰階段中沒有色身,甚至也沒有心。
聖嚴法師:明光的時間持續多久?
索甲仁波切:得視個人而定,有的上師是坐修三天,有的稍微長些,有些甚至發生了也不知道。因為佛性像一彈指一樣,我們甚至無法辨識它。在明光階段如果能認證的話,就能得法身,即所謂的三身之一。
然後就到下一個階段的中陰身,是法性中陰。沒有色身,只有光明身(Light body)而已。這是報身的一種能量,但並非色身及意生身(Mental body),只是一種光明身。
若你無法在此得到認證,接著會進入的受生中陰階段,也就是實存的中陰。這非常相似於化身,卻是染污的化身。如果能認證,就可達化身淨土,如阿彌陀佛的淨土等。若無法認證,染濁的化身就是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是染濁的化身。
在意生身階段,誠如聖嚴法師所說,根據記載有能行走自在等九種不同的能力。非常有趣的是,在西方瀕死經驗的研究中,也發現有類似的狀態。
聖嚴法師:什麼叫做「認證」?
索甲仁波切:基本上,所謂認證,即是透過禪修、訓練而有悟境現前的情況,我想中國禪法也是如此。但以我們的傳統來說,若你開始像一個佛教徒一樣修行,
會有五個次第目標,從最初的準備,逐漸到達不再學習的階段;當你通過了所有的訓練,最後上師會將心性顯示給你:「心性是超越文字,超越思想,超越敘述,如
同『般若波羅蜜多』,不生不滅,如虛空、明光般的本性。」
當上師顯示、介紹給你的時候,在那個當下是無心的,而能認證的是妙觀察智,是五智之一的妙觀察智的認證。
我記得我的一位上師說過,如果心不在那裡,如果處於無心的狀態,誰能認證空性呢?能認證的其實是我們的「本覺」。
聖嚴法師:認證是自己認證嗎?
索甲仁波切:可以說是一種自己的認證。但在那個當下,其實也沒有一個特別的「自我」可言。那只是一種明晰的「覺」,是明光,是上師曾顯示,我們曾認證的明光。因為地光明在死亡的剎那出現,所以你必須要去認證它。
因為按照西藏佛教傳統的教導,此時貪瞋癡三毒及種種對佛性的障礙將煙消雲散,並揭示了「如虛空般」的本性,若你能見到如此的本性,若你生前有對證悟的
覺知,你就能夠認證它;如果沒有如此的覺知,那對你而言可能如一彈指就過去了。我的意思是說,這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因為每個人都有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