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風暴中見真情
主:在SARS期間,台灣有許多小人物默默的付出自己的能力,譬如二十四小時待命的駕駛員、清潔工、義工等,這些都是台灣生命力的展現。在這段期間中,有什麼感人的故事可以分享?
陳:三月底我進入專家委員會,看到抗煞工作充分表現出團體活力。委員中有流行病學家、內科醫師、小兒科醫師、傳染病學家等,會議中大家知無不言,言無
不盡,每天花二到三小時針對不同病例討論,大家都竭盡所能的吸收新知,彼此共享,沒有人認為自己是權威,互相尊重彼此專業意見,並做最好的判斷。
不過在防疫初期,有一個小小的遺憾,那就是很多人以往的接觸史沒有做誠實的通報,包括轉院的資料也是一樣。這牽涉人與人之間互信的問題。可是當我們推
動民眾誠實通報以後,我們發現這種情況就降低很多,由此可見,誠實實際上是防治SARS最好的政策。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社會網絡的結點,從公共衛生的立場來
看,任何一個結點受到損壞的時候,整個社會網絡就會受到很大的撼動。我們看每個人開始誠實,開始關心別人,開始互助合作,整個防疫工作就看到了希望。
因此民眾在SARS後期就表現得很好,歸納起來有三件事,一是智者不惑,大家由於對SARS的知識越來越多,便不再恐慌;二是仁者無憂,大家都去關
心、體諒別人,不憂慮自己的未來;三是勇者無懼,特別是第一線人員以及來自各界義工勇敢的付出。看到這些改變,心中真的是滿感動的!
馬:記得和平剛封院時,有些家長因為子女在裡面當醫生或護士,非常緊張的猛打電話,希望兒女能趕快出來。其中,我知道有位護士,就哭著告訴爸爸說:
「我的責任就是救人,我這時不能離開。」有位志工則明明知道自己進入醫院有被感染的可能,但還是勇敢的進去了。另外,一位不願具名的企業家,捐了一億元給
市府做為抗疫經費;彰化一位老先生,則自掏腰包花了好幾千塊計程車資,運了兩百五十公斤冬瓜茶上台北,因為他覺得冬瓜茶可以抗SARS。像這樣感人的故事
我們看到很多。
經過SARS風暴之後,我們一方面學到怎樣用較少的人力、物力來解決問題,另一方面我們也發現,真正發揮防疫功效的,並不是高科技,而是在耶穌時代就
有的技巧,也就是隔離。隔離過程當中,由於人與人無分彼此付出的愛與關懷,才把可能發生的恐懼、猜忌、仇恨、懷疑沖淡,從上面提到的小故事就可以發現,正
是這些愛與關懷,讓我們在碰到問題時,能如聖嚴法師所說,心安所以平安。
葉:我進入和平醫院的隔天早上,就對全院廣播說:「我會跟著大家一起平安出去。」我先強調這一點,就是要先讓大家安心。
特別要說明的是,SARS期間電視不斷播出護士抗議、醫師逃跑的新聞,但事實上我在醫院看到,至少有八、九成的醫護人員是十幾個小時不眠不休地在照顧
病人,他們一直撐到最後一刻才肯出來;而電視上看到抗議的醫護人員,他們抗議之後其實就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繼續工作,可是這部分卻沒有被報導。
其實醫護人員都有一個共識,在抗SARS期間,醫護人員猶如站在第一線的軍隊,負有照顧民眾、保護民眾安全的職責,直到全民的安全獲得保障,才有談撤退的權利。
師:我感覺SARS期間,我們國家到處都是菩薩。雖然有時我們不免有些抱怨、把一些現象誇張化,看得很負面或很嚴重,但實際上大家都是心存善念的。在我看來,不管是正面的或負面的事,我們如果把彼此都當成菩薩來看,我們的心在面對各種各項混亂狀況時,就能比較平靜些。
SARS期間,台灣每個地方都有很多的感人的故事,法鼓山這個團體也是一樣。譬如住在萬華區的志工,就去替因SARS往生的人助念。他們沒有擔心自己
會不會被感染,或是助念完後馬上就要被隔離,但因為他們是以平安的心去做臨終關懷,所以他們雖然被隔離了,但身體和心理都是健康的;還有我們的義工總指
揮,因為他到和平醫院服務,接觸到SARS的病患,結果被隔離了。隔離期間,他就在自己的家裡打電話,調度指揮工作,並鼓勵沒有被隔離的人繼續投入義工服
務。
儘管法鼓山在這次防疫工作上的貢獻並不是很大、很多,但我們始終全力以赴,雖然義工們接觸的SARS病例不少,但沒有一個人被感染,這就是因為在暴風眼中,心安就能平安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