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死亡的智慧
維德·戴維斯:以一個西方佛教徒的經驗,我發現佛教徒竭盡一生所迎接的,恰是多數西方人終其一生所刻意忽視的,那就是「死亡的到來」。在西方,人們有
時會把知識誤解為智慧,認為知識可以用物質和財富來彰顯,也就是知識具有一種形貌,或者說知識就等同於寫了許多書、獲得多重學位的知識分子或學者。
記得我在哈佛大學的教授,在他人生的最後幾年,仍戮力埋首於生平第四百九十七次的科學報告,可是在他輝煌的科學家生涯之中,卻從不曾探觸有關智慧的議
題。在西方,人們對於晚年總是不舒坦,他們會憤怒地說:「且慢!我可是通用汽車的董事長;我拿了三座諾貝爾獎;我是擁有四十五本著作的大作家;我在好萊塢
人人皆知⋯⋯而你卻說我終將一死,這像是人話嗎!」但是對我來說,能夠體認知識與智慧的不同,真是太好了!
有一次,我在美國華盛頓特區搭計程車,駕駛是一位老伯,他看起來已經有點年紀,因此我說:「先生,很抱歉,你看起來有些年長,似乎不適合再開車了。」
他說:「孩子,你認為我有多老呢?」我說:「看不出來,應該有七十幾了吧!」然後,他轉過頭來說:「我九十七了。」我說:「真看不出來!你的氣色真好,有
什麼養生祕訣嗎?」然後他轉過身去,說了一句我不太想轉述的粗話,他說:「孩子,我可不擔心這種『該死』的事!」在我看來,那不是知識,也不是智慧,或許
他從未受過教育。對我來說,佛法這門殊勝之課,一旦開啟,永不嫌遲。每個人最終都將踏上這段旅程,因為在生命臨終的一刻,我們都必須面對那奧妙和令人期待
的一刻——內心的轉換,而它確實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