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重建媒體道德,善盡社會責任
葉:我們現在接收比以前更多的資訊,卻演變成一個反生命的環境,出現很多反生命的自殺行為。想請教李明濱,在你的經驗裡,是否有數據或現象可證實,因
為媒體的持續報導會讓人起而效尤,或是造成傳染的效應?譬如前一陣子藝人倪敏然的自殺案件,或是更早之前的香港藝人張國榮的跳樓自殺案件?
李:媒體的報導當然有影響,那段時間自殺比例通常會提高。另外在報導相關的自殺案件時,敘述自殺的方法,媒體可能將燒炭講得簡單又美化,卻沒有報導萬一燒炭不死,可能會因為缺氧變成植物人。所以媒體報導像水一樣,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
媒體在自殺防治裡,其實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例如可以進行全面性的自殺防治教育宣導,以及提供相關的支持。媒體當然可以報導自殺,但是報導出來以後,必
須能達到教育宣導,讓民眾知道這個個案發生的整個成因,以及一些專業問題,例如提供諮詢管道。另外,如果因為這個事件而發掘出問題的核心或關鍵,讓政府、
民間與相關機關更重視、關懷照顧⋯⋯等,都是媒體在自殺防治中可以扮演的角色。
青少年是最容易受媒體影響的族群,因為在成長過程裡,此刻具有模仿的特性,當他想尋死,可是不知道方法時,媒體又報導上吊、燒炭、跳樓等自殺方式,勢
必會對他們產生非常不良的影響。所以我要呼籲媒體,不應該把自殺事件列為頭條新聞,自殺者的遺照不要放大,遺書不應登得太清楚,也不要將他的家人曝露出
來,更重要的是,絕對不要簡化自殺的成因。
自殺的原因很多,從生命價值觀、珍愛生命的態度,到自殺者的遺傳體質、生理的變化,以及壓力調適等,都會導致無助無望的結果。所以媒體不能過度簡化報
導,也不能美化,好像自殺是很轟轟烈烈的,儀式也辦得多風光等。如果媒體可以注意一些細節,強調正面報導外,還應該要徵詢相關專業人員,提供比較完整性的
建議分析,甚至刊登相關的資訊,例如衛生署的自殺防治專線「0800--788--995」,諧音是「請幫幫救救我」,除了可以讓大眾得到自殺防治相關的
資訊,也可以達到防治的效果。
我個人認為在台灣地區現階段,自殺防治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媒體,因此本人呼籲媒體人要以人文關懷為基礎。如果做任何事情能考慮到他人的利益、價值與
尊嚴,多思考講這句話時對人有利嗎?有沒有傷害?有沒有符合公平正義?媒體對家屬的報導就會更慎重。所以,我要呼籲所有的自殺防治工作,都應秉持人文的關
懷,以尊重為出發點,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互助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