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不做成功的人,做個實在的人
吳:我對媒體沒李明濱主任那樣樂觀,就如記者訪問長榮集團的創辦人張榮發,問他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是否有受到政府方面的幫助、扶持,他回答一句話:
「別找麻煩就很感激了!」這就是我對媒體的觀點,當媒體報導某些自殺的新聞時,都很聳動,沒有幾分事實,甚至還可以忽視家屬的情緒、心境,強挖或編派一些
他們認為有新聞賣點的密辛。請問,這是怎樣的媒體道德?所以,我對台灣媒體很感冒,甚至不鼓勵大眾看電視、接觸媒體,因為那只會讓自己的生命遭受更多的污
染。
葉:吳念真雖然對媒體沒好感,但是他本身也是媒體人,李明濱主任提出的建議是消極的規範媒體,但我想問吳念真,身為媒體人的你,如何積極主動地傳達正確的生命觀、價值觀,把生命的本質呈現出來?
吳:我身為媒體人,當然對媒體有所期待,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我只想做一種可以「肯定一個人的基本價值」的節目。例如十年前的「台灣念真情」。當時我
只是很簡單的一個概念:應該去做一些小人物的故事,或很偏僻地方的故事,讓我們重新去瞭解那些人的價值,或那個地方存在的價值。甚至去年(二○○五)我在
公視製作「這些人那些人」節目,讓各行各業的人分享他們的工作經驗,我用正面的肯定態度,因為我認為,不論從事什麼行業,只要敬業就是偉大。
我覺得現在台灣教育的最大問題,永遠在教導大家變成偉大的人和成功的人,卻沒有教導大眾如何做一個實在的人。記得我爺爺曾講過一句話:「小孩子都還不
知道怎麼花錢,怎麼就先教他賺錢?」這是逆向思考,當一個人都還不知道怎麼去用錢,怎麼老是教他怎麼賺錢。我們的教育便是如此,只告訴我們怎麼賺錢,所以
很多人生命中唯一的目標就是趕快賺很多錢,所以就會用許多奇怪的方法去賺錢;但是有錢之後,卻不知道怎麼用錢,問題便產生了。
當我們沒有把握能不受媒體影響、操控時,最好是選擇不看,理由有三:第一,可以節省時間去做別的事;第二,看電視不會讓人更聰明;第三,如果不會讓人心情更好,就可以不用看。
有一天,當我的朋友看到桌上放著兩本書,朋友還笑說不要擺著做樣子,但我是真的看完整本書。因為當人們關掉電視時,就有更多時間可運用,例如全家可以坐下來聊天,享受家庭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