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淨國土淨
到目前為止,我們這個世界還不能夠稱為淨土世界。我們所處的環境,實際上是心境的寫照。不同的人因為各自的心境而感受到不同的境界。當心中感到歡喜愉
悅時,所見到的世界也比較美滿,倘若心理不健康或有煩惱苦悶時,所見到的世界、所處的環境,也就不盡如意。在未成佛、未解脫之前,環境影響我們的心,所謂
心隨境轉;當然,我們的心也可以改變我們的環境,即境隨心轉。
在古代,孟母三遷的目的,是為覓得好環境,讓她的孩子在人格心理上更臻健全。在佛教的立場,這世界的誘惑太多、障礙太多,無法使我們順利修行,因此,
釋迦牟尼佛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以其有宏大的慈悲願力,凡有意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他必接引。到達西方之後,處在很好的環境,修行很容易就
可以成功,所以一定要改善環境,或到清淨的環境,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讓環境影響我們,使人格昇華、使心得清淨。
境隨心轉是另一個方向。這世界雖非淨土,雖不像阿彌陀佛般的淨土,可是若靠自己的努力,在未達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前,所見到的世界,也是比較清淨的。
心是什麼?心可分物質的和精神的兩類。所謂物質的心是指心臟、頭腦。一般人說「我心裡很難過」、「這樣的麻煩事,使我很頭痛」,心裡難過就是心急、心臟負荷過多,頭痛就是心裡很煩惱、心情暴躁。
精神的心,包括感情、理性、思想、觀念等。這些雖然和頭腦都有關聯,但頭腦卻不等於精神,頭腦是精神所依,精神是頭腦產生的功能。
從佛學的立場來看,頭腦細胞的意根加上意識才是心。人死後,頭腦雖在,但是已經沒有感情、思想。電腦可以記憶,錄音帶可以記憶,但是它們沒有思想,有生命、有精神的頭腦才是心。
煩惱心和清淨心
佛教所謂的「心」是指煩惱心和清淨心。你、我、他,貪、瞋、癡,無常、苦等,是煩惱心。所謂你、我、他就是分別的意思,對接觸到的人、事、物產生的反應。
有人問我:「佛經說無執著就是無分別、無煩惱,我們是否可以無分別?」
我說:「這是不可能的。當下的你問我答,你我之間無分別嗎?」
「所有的宗教都一樣,只是用不同的名詞而已,有的稱佛,有的稱耶穌、上帝、神。」
我說:「不一樣,同中有異、異中有同。」
譬如一個女人,對其父親而言是女兒;對她的丈夫而言她是妻子;對她的兒女而言,她是母親;對她的老師而言,她是學生等。雖然是同一個人,從不同的角
度、層次,見到的並不是同一個人。因此,由於宗教立場或身分立場的不同,見到的環境、對象便不一樣。如此,怎麼可能無分別呢?
雖然,一切事,一切現象,一切人有不同的位置、立場和不同的環境,但對自己的感覺而言,不要當作是和自己有衝突或無衝突。這種感覺越減少,見到的世界越和諧。
「你家有事,他家有事,我家沒事」,我曾經用這三句話疏導你我他之間的問題。雖然有你我他的分別,可是自己不生煩惱,這是菩薩的心境和心量。我們雖不
是菩薩,但是也可以學習、模仿。他家有事,幫助他;你家有事,幫助你;但是自己沒有事,自己所做的,都是為了你、為了他。用這種心態,多關懷他人,則會減
少與他人起衝突或矛盾的機會,較不會產生煩惱。
貪瞋癡是你我他的具體表現。所謂你我他,其實就是「我執」。有「我」才知道有「你」、有「他」、有「我希望⋯⋯」、有「我不希望⋯⋯」等念頭。
一般勸人不要貪、不要瞋的人,若要他本身完全不貪不瞋,是很不可能的。若能完全不貪不瞋,就是聖人。若以聖人的尺度期許是對的,卻不必要求他人或自己都是聖人。
凡人即使不貪財,也貪名、位;不貪名、位,也貪五欲,身體是依五欲而生存,既然生在欲界,未真正入定或解脫時,對於色、聲、香、味、觸任何一樣,無不是貪。一般人貪五欲,修行的人,即使修苦行不貪求五欲,也有貪,貪的是聖果、聖位。得解脫,才真不貪。
對於不喜歡的人、物或環境等,欲離不能離,想要而得不到,就有瞋心。這和身體與觀念有很大的關係。身體和生活是密切相關的,對生活有利的就貪,貪不到
就瞋。對自己身體有利的,不希望離開,強迫離開,便起瞋心。與自己的名利起衝突,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樣,生不歡喜心,也是瞋。
智慧如鏡子,煩惱如塵土
清淨心也是智慧的佛心。煩惱心使我們痛苦,使我們生生流轉六道中。煩惱心越少,投生的層次越高,智慧越增長。智慧如鏡子,煩惱如塵土,鏡上蒙塵是愚癡,拭去塵埃現智慧。六祖惠能大師到五祖弘忍大師的道場時,曾發生一個故事:
五祖將入涅槃,欲傳衣敭,便命弟子們各作詩偈一首。大弟子神秀在牆上作一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其意是將心的煩惱袪除以顯現智慧。五祖看了這首偈,令弟子們點香勤念熟記,會有很大的功德。
六祖另作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認為菩提本來沒有樹,心也沒有鏡,既無樹也無鏡,不會有塵埃,也不必拂拭,這種境界更高。
但是,法身應依色身修,要以血肉之軀的色身修行佛道,才有可能開悟、解脫、成佛,所以身體是很重要的,它是修行的工具,也是煩惱的淵藪。
我們的心,非貪即瞋,愚癡而不知智慧,所以從減少貪瞋著手,才能發現智慧是什麼。有人在念佛或誦經時,生不清淨的雜念、妄想,這是正常的情況。就是因
為心不清淨,所以要修行。開始修行的人應該相信自己有煩惱,才要追求智慧。煩惱斷盡則見智慧,智慧圓滿便與佛心相同,佛心與眾生心原是一樣,不同的是眾生
心有煩惱、佛心無煩惱,這就是明心、明佛的清淨智慧心,便能見佛的不動性和空性。
清淨心是自照照人的智慧,佛性是在凡不減、在聖不增的本來面目。有位禪師開悟以後,有人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他回答:「早晨起床後,轉身碰到牆壁,才發
現我的鼻孔是朝下的。」意謂佛性到處存在本來具足。當煩惱心還在的時候,即在迷中,就看不到佛性。智慧顯現時,即已開悟,不論看到什麼,什麼都是佛性,那
又稱為無分別心,或無差別性。
不起貪執便是清淨心
「心淨國土淨」出自《維摩經》的〈佛國品〉,即是「隨其心淨則佛土淨」的經句。那是說心清淨後環境也清淨。所謂環境,是指眼所見、耳所聞、鼻所嗅、舌
所嚐,身所觸到的五欲境界,又稱五塵。好看的彩色及形色就是好看,好聽的聲音就是好聽,美味的飲食就是美味的飲食,面對這些種種,心雖明白而不起愛著貪
執,便是清淨的不動心,所謂心不動或心不污染,不在於我們對環境的接觸,而在於我們放不下、丟不開。若能慢慢地練習,不為過去的事煩惱,也不為未來的事煩
惱,心就漸漸地與清淨的境界接近了。
在日本的禪宗公案中,有這樣的一則趣談:有兩位努力修行的和尚,一是師兄,一是師弟。有一天的行腳途中,走到河邊要過河,遇到一位年輕女子也急欲過
河,但那是在大雨之後,河面水漲而又無船可乘。其中的師兄自告奮勇將女子抱過了河,然後各走各的路。然而在路上,師弟不斷地向師兄抱怨:「出家人怎麼可以
接觸女子,你今天抱了女子過河,是犯了大戒。」師兄不予理會,行事如常。到了晚上,師兄一覺睡到天明,而這位師弟輾轉難眠,對於師兄白天的行為,耿耿於
懷,認為他犯了戒,尚不知懺悔。師兄醒來見師弟一夜不眠,問明原因。師兄便說:「我抱女子過河後已放下,為什麼你到現在仍緊抱著她不放。」
這個故事,便是在說明不受環境污染。雖然對環境有接觸到,但不因接觸到而心波動,或生瞋心或生貪心,當時接觸什麼就是接觸什麼。其次,對接觸的環境,
過去的已過去,不在心裡牽掛著,這樣,就是心清淨。也許經常保持心清淨,並不容易,但是按照上述的觀念試著做,雖然對所有的事不能常保心不動搖,但總可以
藉此減少一些煩惱。
心清淨並不是非常困難,不能永遠清淨,能得一小時清淨,乃至一分鐘清淨也好,只要練習了清淨,就能享受到一分鐘清淨自在的快樂。
誤解佛法或不會修行的人,很可能與現實的世界產生隔閡、討厭、逃避的現象。因此,再以一則故事供大家參考。
唐朝時,有一對母女供養一位修行人許多年。有一天這位母親想試探修行人是否修行成功。母親告訴女兒:「今日送飯過去,妳緊緊抱他一下。」女兒照做了。第二天,母親問這位修行人:「我的女兒怎麼樣?」修行人告訴她:「枯木倚寒崖。」
一般人認為能對美色不動心,已是很有修行的人了。但是,這位母親認為他並未修好,所以拿起掃帚便將他趕走,並放一把火把供給修行人居住的草寮也燒了。
這個故事說明,像這位修行人是已有工夫的,但尚沒有開悟。雖然心不動,卻違背了常識和現實生活,那是死修行。所以,不受環境污染的意思是需要認識環境,但不受其動搖。心淨後,環境就可清淨。
從內至外潛移默化
如何使環境清淨、國土清淨,首先要從內心開始,那便是從觀念的糾正和信心的建立,同時要用戒定慧的修行方法來淨化身心。在修行過程中,便會發覺身不清
淨、心不清淨,當發覺身心不清淨時,就是漸漸趨向清淨的表徵。由個人的自我清淨,再用關懷和勸導,付出時間與耐心,影響各自的家庭和生活環境內所接觸到的
人。也就是自己本身要在行為上、觀念上、心念上,漸作檢討,同時潛移默化,影響所及,便能使得國土清淨了。
建設法鼓山的活動已開始推動,法鼓山建設的目標是:「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其意義是從每個人的內心開始改善,當有煩惱時,對人不友善時,要
及時發現自己正在起什麼心、動什麼念。我們當然無法如聖人一般地不動壞念頭、壞舉動,可是要漸漸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經常要反省,或許是說錯話,或許是做錯
事而生慚愧心、懺悔心。能坦白、誠懇,人的品質一定提昇,人格一定比一般人高尚,所以會受敬重。作為佛教徒的,若能人人都朝這方向走,環境就會越來越清
淨。「建設人間淨土」不是口號,不是空洞的理想,乃是全體關懷現代社會的全民,每人都應努力的事業,人間淨土,方能很快地實現。
(一九九○年七月十九日講於板橋體育館﹁佛法滿人間﹂系列演講,由楊慧?居士紀錄成稿,本文現收錄於《禪與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