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安定身心之道
(一)信仰宗教-但不可依賴靈異現象及崇拜神格化人物
面對急速變化又紛雜不已的社會現象與自然環境,如果沒有正確的宗教信仰,就不會知道現在與過去之間的因果關係,不但會對現在發生的事實不瞭解,也會對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擔心不已,因此,社會就出現靈異及神格化人物的崇拜。
事實上,對於展現靈異,為人解說三世因緣並顯奇蹟的旁門左道,並非只有臺灣才有,世界各地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社會都有這樣的人。只要是人心不安,
需要安撫的時候,就會有如此的人物出現,他會告訴一些你所希望知道的事,並且似真似幻地表現出一些異象,還會教你修行一些他所發明的方法,有時也能談論一
些擬似的科學、冒牌的哲學、剽竊的佛學,使你覺得既有異能又有道理,這些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呢?
在未被揭發、未出事前,有人相信,大家就以為是真的,內幕爆發,出事後團體解散,主事者被告而進入牢中,才知是假的,迷信的宗教現象就是如此,不清楚
時會以為是真的,瞭解之後就知道那是假的。連那些扮演神佛降世的人物,在屢次欺人成功之後,也會相信他們自己真的已是神佛化身了。
站在佛教徒的立場,不可依賴神異現象及盲目的崇拜,應該要相信因果。因果就是在宇宙之中,任何事情的發生,必有其原因,佛法說:「因果不可思議」,因與果之間的關係是非常錯綜複雜的,我們凡夫的智慧不夠,是無法透徹知曉。
(二)求助哲學-但不能僅僅討論問題和指出問題
我們可以求助於哲學,以思想的、思辨的方式,針對人生問題及宇宙問題予以討論,並且深思熟慮的探討社會現象及其改善之道。可是哲學並不能徹底的解決問
題,因為哲學家往往因應時代而提出一個又一個的學說;這個問題需要解決,那個問題需要考量,永遠推陳出新,永遠有新的哲學思想出現,結果人類的根本問題,
還是在原點上兜圈踏步。
佛法說:「因緣不可思議」,則是要我們用因緣的觀念來處理問題,不論是人生的問題、社會的問題、宇宙的問題,用因緣的信仰心及因緣的觀察態度,以「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四個層次步驟,便可以彌補哲學功能之不足。
(三)期待科學-但不能指望以此解決超心理的問題
目前是科學昌明的時代,為人類帶來許多的便利,但是,科學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解決物質層面的問題。現在有人將精神層面也納入科學領域,譬如說,精神分析、心理分析,甚至研討更深層的超心理功能。
但是,站在修行的觀點,以及宗教現象的層面來看,完全用科學來分析人的問題,那是辦不到的。因此,禪修的經驗及宗教信仰,都有實質的內容及其功用,不是科學所能探索的範圍,卻可以補足科學無法解決的問題。
(四)提倡文化藝術-卻無法幫助人的終極關懷及生死問題
我們雖然應該積極提倡文化藝術的陶冶,但這並不能幫助人們解決死亡的問題,不能化解死亡的恐懼。
過去的人,不願意正面談論死亡問題;但是在近三十年來,不論是東方、西方,都開始願意正式面對這個重要的人生課題,並擬出種種因應之道,所用的新名詞「終極關懷」,就是關懷死亡、尊重死亡,告訴人們如何面對死亡、處理死亡事件。
幫助臨終的人在安詳、寧靜之中,懷著感謝、希望、喜悅而安全的心離開這個人間,這是需要宗教的安慰;站在佛教徒的立場,不但要讓臨終者對於既往有無限感恩,也要讓他對於往生佛國淨土有無比的信心。
(五)提倡教育-人品重於財富,奉獻重於積蓄,智慧重於技術
提倡教育固然重要,但如果僅僅是科技教育,而忽視人文教育及宗教教育,會為人類帶來災難。所以在提倡教育的同時,首要的著眼點,應該是人品重於財富、奉獻重於積蓄、智慧重於技術。
如果光有財富而缺少人品,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都是不幸的事;如果儲蓄不只是自利,又更進一步能有布施奉獻的觀念,那便是將財富儲蓄到社會、人群中去,那才是最可靠、最安全的幸福。
此外,身有一技之長,固然可以獲得生活的保障,但若還有智慧,將能幫助我們在精神上獲得安定、健康及成長。因此,佛教向來提倡智慧和慈悲的教育;有慈
悲,就能包容、奉獻;有智慧,就不會製造煩惱、不會被他人困擾。所以「共勉語」中有兩句話:「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