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日常生活中的佛法

日常生活中的佛法

在家居士應如何修行?

[日期:2010-08-1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法鼓山智慧隨身書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在家居士應如何修行?
  
  曾經有一位信眾對我說:「師父啊!我好羨慕那些沒有家累的師兄們,他們可以專心修行,而且都好像很有道行的樣子!」
  
  他的弦外之音不外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只不知他家裡那本難念的經,究竟是婆婆媽媽經,還是丈夫兒女經?總之,有家就有經。那麼,如何讓這部難念的經變得容易一些呢?其實,在浩瀚的佛經當中,是有一部《六方禮經》,專門指導在家居士,如何謹守自己的分際,如何修行。
  
  (一)在家應知《六方禮經》
  
  《六方禮經》全名叫作《尸迦羅越六方禮經》,這是一部指導在家居士如何持家和修行的經書。何謂六方呢?經中指出:父母為東方,師長為南方,夫婦為西方,親黨為北方,僮僕、執事為下方,沙門、婆羅門、諸高行者為上方,這六方實際上便包括了人生各方面的人際網。經文
  
  中把每一個人所應該扮演的角色,規畫得非常清楚,例如做父母的應該為兒女盡什麼責任,兒女又應該為父母盡什麼責任;還有老師和學生之間,員工及老闆之間,彼此所應盡的義務等。
  
  針對夫妻相處之道,經中指出,丈夫對妻子應該注意五點:1.相待以禮,2.威嚴不嬖,3.衣食隨喜,4.莊敬以時,5.委付內家。
  
  而妻子對丈夫也有五項要注意:1.先起,2.後坐,3.和言,4.敬順,5.先承意旨。雖然由於時空背景的差異,未必適用於當前社會,但其所傳達互敬、互信的原則,仍是值得遵守的。
  
  這部經的內文相當豐富,可惜流通不廣。不過,看不到這部經沒有關係,法鼓山出版的《佛化家庭手冊》、《佛化婚姻與佛化家庭》以及拙著《怎樣做一位居士》這三本手冊,內容就是告訴大家,如何做一位在家居士,非常實用。
  
  (二)正常的生活作息
  
  作為一名在家居士,要有正常的生活作息,不要暴飲暴食、狂嫖爛賭、酗酒吸毒。
  
  (三)結交善知識
  
  如果一個人所交往的盡是酒肉朋友,想擁有健康正常的生活態度也難。儒家主張:友直、友諒、友多聞。結交朋友要選擇直心腸的人,不用心機盤算你的人;但 是「直心」未必是「心直口快」的人,心直的人,口不一定快,口快的人常惹是非。友諒是結交能夠諒解你的人,寬容你的人。友多聞是與有豐富知識學養的人做朋 友。
  
  佛教中有個名詞叫「善知識」,釋迦牟尼佛鼓勵我們應該多親近善知識而遠離惡知識,等於儒家所說的「近君子而遠小人」。但是誰是善知識呢?益友、諍友都是善知識。至於我們自己,即使現在尚不是善知識,也要學著做他人的善知識。
  
  (四)但盡義務,不問權利
  
  常聽許多人彼此抱怨,說自己的太太不賢慧、
  
  先生不忠實、婆婆不體諒、媳婦不乖巧、兒女不孝順⋯⋯,究竟是誰不好呢?我認為,凡是抱怨的人都不好。其實只要把家裡的人都當成菩薩看,善盡自己的責任,至少你已問心無愧了,又何必抱怨。
  
  之所以會鬧家務事,甚至鬧家變的原因,都是當事人的內心有問題;不是把家人當作敵人看,就是把家人當作財產來支配。
  
  曾經有一對男女來找我,一見面他們就說:「師父啊!我們準備要結婚了。」
  
  我說:「恭喜!恭喜!」
  
  他們說:「將來我們要是吵了架,要請師父來評理。」
  
  我說:「請你們千萬不要自找麻煩,還沒有結婚,就準備吵架。」
  
  聽了我的話之後,男的就對女的說:「聽到了嗎?以後你要聽我的話,不可以和我吵架!」
  
  女的卻對男的說:「不!是你要聽我的話,不要和我爭,這樣子,我們才不必麻煩師父!」
  
  事實上,這對青年男女還沒有結婚,就已經開始吵架了。
  
  人間就是這樣,想要夫妻不吵架,真的很難。《六方禮經》還有前述的三本小書,就是告訴我們應該如何盡自己的義務,對家人應當要負什麼責任,做父母的有什麼義務?為人子女的又該如何?如果人人都知道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盡什麼樣的責任,彼此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抱怨了。
  
  (五)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曾經有兩位法鼓山的護法居士,因為公司不景氣而被解雇了,我問其中的一位居士說:「你的工作怎麼樣了?」
  
  他很平和地回答:「師父,您不必擔心啦!」
  
  其實我是關懷倒不是擔心,而他是如此的心平氣和,如果換作其他人,大概就免不了要抱怨一番了。
  
  第二位居士的際遇更令人不平,他在被辭退前的連續幾個月當中,老闆不停的要他加班,因為他是一個部門的負責人,而加班又不給加班費。
  
  大家都以為他大概要升官了,沒想到工作趕完了之後,就被解雇了。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大概會忿忿不平,氣得七竅生煙,但是他一點也不生氣,因為他認為自己已經得到學習和成長。反倒是許多人為他擊鼓鳴冤,認為這位老闆真是豈有此理。
  
  這件事過了幾個月,我問他:「你的工作有著落了嗎?」
  
  他答道:「師父,我已找到工作了!」
  
  我說:「那是因為你心平氣和,所以能夠很快又找到工作了。」
  
  像遇到這種情形,事實擺在眼前,光是生氣也解決不了問題,那又何必生氣?不如接受現況,勇於面對與改善,這個就是將佛法用在日常生活的好例子。
  
  (一九九五年五月十三日,講於美國紐澤西州,游貞玲居士整理,本文現收錄於《平安的人間》)
【書籍目錄】
第1頁:什麼是佛法? 第2頁:佛法的基本思想-知苦與離苦
第3頁:離苦的方法 第4頁:佛法的作用
第5頁:在家居士應如何修行?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