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贊曰 佛祖巴鼻 智者難諳 缽水投針 落二落三
滿缽清水淨無塵 一針投入浪微昏 |
|||
白話解 尊者,南天竺國人: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是南天竺國的人。初求福業,兼樂辯論:「求福業」,上個禮拜天,恒華寫成「求祖業」。我想,「求祖業」不知道怎麼講好?求什麼祖業呢?他祖宗有很多錢,要遺產給他了?哎!講不通;求做祖師?也講不通。以後我看這個文開悟了,原來是個「福」。原來他是好求人天的福報,又好辯論。 後謁龍樹祖,祖知是智人,先遣侍者,以滿缽水,置於座前:他以後就去拜謁第十四祖龍樹菩薩。龍樹菩薩知道他是有智慧的人,就叫侍者用一個大碗裝滿水,安放在法座的前方。 尊者見之,即以一針投之而進,欣然契會:十五祖見到這一缽水,就到龍樹菩薩的座前,用一根針投入水裏。「欣然契會」,契會是契合了,就是龍樹菩薩知道他的意思,他也知道龍樹菩薩的意思。欣然契會,就是很歡喜的,大家以心印心了,他明白他,他也明白他。 祖即為說法,不起於座,現月輪相,唯聞其聲,不見其形:龍樹菩薩就告訴他要怎麼樣修行,怎麼樣用功。這時龍樹菩薩也沒有起於座,就在空中現出一個月輪相,只聽到空中有聲音,但是見不著他是什麼樣子。 尊者語眾曰:今此瑞者,師現佛性,表說法,非聲色也。十五祖就對大眾說,現在現這個瑞相,是「師現佛性」,這是龍樹菩薩所示現出來的佛性、佛的本性。「表說法,非聲色也」,表就是表這個說法,不一定用聲,也不一定用形色。不是單單聲音可以說法,沒有聲音也是可以說法。 祖即為剃度,付以大法:那麼龍樹菩薩就給十五祖剃度了,傳他心印妙法(註1)。尊者得法後,行化至迦毗羅國,轉付羅睺羅多:尊者得法之後,行化到迦毗羅國,這是印度一個國家的名字,就在那裏轉付心印法給羅羅多尊者。即入奮迅三昧,放八光而歸寂焉:就入師子奮迅三昧,放八種的光,然後圓寂了。
贊曰 佛祖巴鼻,智者難諳:佛祖的這個巴鼻,即使是有智慧的人也不懂。 缽水投針,落二落三:在那一缽水投下一根針,這就是落二落三了,不是第一義諦。 月輪三昧,大地腥羶:尊者又入月輪定,因為這個大地很不乾淨的。 畢竟如何,試著眼看:究竟這是怎麼回事呢?你用眼睛看一看,不是用耳朵看。
或說偈曰 滿缽清水淨無塵:滿缽清水沒有什麼,一粒微塵都沒有。 一針投入浪微昏:這一根針往那缽裏一投,就生出來波浪,水就渾了。 性覺靈明原非物:性覺靈明,就是什麼東西都沒有。有什麼東西,就不是性覺靈明了! 智光遍照本來真:這智光遍照也就是本來那個「真」、那個「佛性」,也就是你自己。 如是如是觀自在:就是這樣子!就是這樣子!你能這樣子,就能觀自在;你若不能這樣子,就觀不自在,就不自在了! 善哉善哉悟誰人:說,很好!很好 !誰開悟了呢?「悟誰人」,就是誰開悟,哪一個人開悟了呢? 祖師傳心昭大道:十四祖龍樹菩薩和十五祖迦那提婆,祖師都是以心印心、以心傳心,就耍這麼個把戲。昭大道,就是說明了大道本來的樣子。 言言語語屬浮文:能講出來的都是不真的;所以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我再告訴你們,我作的這個叫「偈頌」,不是詩;若是作詩,第一句和第二句,就不需要相對。你看 我這個「滿缽清水」和「一針投入」,都不是對著的;「淨無塵」與「浪微昏」,這也不是對著。光第三句和第四句是對著的,「性覺靈明原非物,智光遍照本來 真」,這可以作對聯,是相對的。你看!「性覺靈明」、「智光遍照」;「原非物」、「本來真」;這都可以相對的。如是如是觀自在,「如是如是」對「善哉善 哉」,「觀自在」對「悟誰人」。觀,是觀看;悟,是開悟了。「誰人」,是哪一個?「自在」、「誰人」,這都可以對的。「祖師傳心昭大道」,接下來就不是對 子了!「言言語語屬浮文」,你說出來的都是假的。所以我現在教你們的,都是假的;但是不要懶惰,才是真的。所以我今天就不懶惰,講完經,又給你們上這一 課。
──宣公上人‧一九七九年四月二十二日講解 註1:十四祖付十五祖之傳法偈‧見《景德傳燈錄》與《指月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