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教聖典 關世謙居士譯

佛教聖典 關世謙居士譯

佛教聖典(教法篇)

[日期:2010-12-2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關世謙居士譯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關世謙居士譯

教法篇

第一章  因緣

第一節  四種真理

(一)這個人類的世界,充滿了苦惱。生固然是苦,老、病、死更何嘗不是苦?冤家卻常常碰面;自己所愛慕的,偏偏又須別離;心所企求的,則往往得不到,這些無不都是苦。誠然,不離執著的人生,樣樣都是苦,這就稱作是苦的根本——苦諦。

這些人生之苦,是由何而起呢?無疑的,乃是由於糾纏人心的煩惱所產生。如果再對煩惱加以探究,便不難了解與生俱來的欲望之於人生,是以強烈的執著為基礎;因而對於所見、所聞便興起貪婪,轉而甚至對死也成了願望,這就是苦的原因——集諦。

把這種煩惱的根本毫無保留地予以消滅,並且遠離一切執著,那麼,人類的苦惱便無從存在。消滅這苦的真理,就稱作滅諦。

想進入消滅苦的境地,必須修行八種正道——八正道。那就是:正確的見解、純正的思想、正經的語言、端正的行為、正常的生活、正當的努力、正實的記憶和正當的心志集中等。這八種是消滅貪欲的正道,稱為道諦。

這些真理,人們必須澈底地以身實踐。因為既知這個世界充滿了苦惱,任何人想從這苦境中掙脫,就必須先斷除煩惱。到了煩惱與痛苦雙亡的程度,便達到了覺悟的境地。準此,覺悟就是以這八正道,纔得以達成的。

——巴利本律藏大品一‧六、巴利本相應部五六‧一一‧一二‧轉法輪經

(二)致志於修道的人士,必須了解這四項聖哲的真理。一般人就是因為不能理解於此,所以纔長時期在迷路上徬徨不已。一旦了解到這四種聖哲的真理所在,纔算得到了覺悟之眼的人。

因此,專心一志領受佛的教誨,同時也必須明確了解這四種聖哲真理的義蘊。

無論何世或任何聖者,想做一位光明正大的人上人,都必須是這四種聖明哲理的覺者,當然也是接受這四種真理教化的人。

——巴利本本事經一○三

一個人,當他真正開始通達這四種真理之時,便對各種欲望漸漸疏遠,自然與世無爭,不殺生、不偷盜、不違犯邪亂的淫慾、不欺騙、不譭謗、不陷害、不嫉妒、不瞋恨、不忘記人生無常的道理,更不離開正道。

——巴利本中部二‧一切漏經

(三)修行正道的人,就像挑起了燈火,走進漆黑的屋中,黑暗馬上消失,頓時充滿光明。

學習正道,如能明瞭這四種聖明的哲理,便可得到智慧的燈火,愚昧的黑暗便從此消滅。

佛揭示這四種真理以接引人類,身受這正大教化的人,憑著這四種真理,在這無常的人世中,開啟了真正的覺悟,成為此世人類所共同信守、共同依止的準則。

因此,如能明瞭這四種真理,進而才可以消滅一切煩惱的根本——無明。

——四十二章經

佛的弟子們!憑這四種真理,便可通曉所有的教法,從而,了解一切真理的智慧和功德,面對著任何人種,都可以演說教化。

第二節  微妙的聯繫

(一)人類的苦惱,是有其原因的;人類的覺悟,是有道理可以遵循的。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依緣——條件——而生,也依緣而滅。

下雨、颳風、開花、落葉,一切一切都是依緣而生,依緣而滅的。

我們的身體,是由父母的緣而生,靠食物纔得以維持成長,心也是靠經驗和智識纔培育而成。

因此,身、心都是依緣而成立的,也可以說是依緣而變遷的。

網的孔目,是由於互相牽連才得以成網。其實,世間的一切事物又何嘗不都是由於相互牽連而成呢?

對於網目,如果把它視為祇是整個網的一個孔目,那是一項大的錯誤。

網目必須與其他的網目相牽扯,纔能成為一個完全的網目,而且,每個網目各與其他的網目聯貫,纔結成一個整體的網,從而纔能發揮網的功能。

(二)開花的緣集齊了,花朵纔得以綻放;落葉的緣聚攏了,樹葉才會掉下來。絕不是無緣無故說開花就開花,想落葉就掉葉子。

惟其依緣而開花、依緣而落葉,所以不論何種物體,都是各有變化的,沒有一項是可以獨自存在而常住不變的。

一切物體,依緣而生、依緣而滅的道理,是永遠不變的。因此,有變遷、非常住不移的理念,也是天地間顛撲不破的真理,祇有這一點才永久不變。

——勝鬘經

第三節  依存關係

(一)人類的憂愁、悲傷、痛苦、鬱悶是由何而起呢?歸結起來,不外是由於人們有了執著而生。

執著財勢富有、執著名聞利養、執著快慰娛樂、執著自我優越等等,由於有這種種的執著,纔產生痛苦和煩惱。

原本一開始,這世界上就有了種種災難,因之對於老、病、死纔無可避免,悲傷與苦惱也就接踵而至。

但是,如果對這種種加以追根究柢,因為有執著才有憂悲和苦惱,如能把執著革除淨盡,一切煩惱與痛苦,自然消逝於無形。

如果進一步對執著再加以探究,當不難發現存在於人們心中的無明和貪愛。

無明,就是未能正視於處在演變中的事物本質,而又茫然於事物的道理所在。貪愛,乃是貪婪於得不到的東西,生起執著和愛慕。

本來,事物的實質是沒有差別的,其所以認為它有差別,乃是無明和貪愛的作用;本來,事物的自體是沒有善惡的,其所以判斷出善與惡,也是無明和貪愛的作用。

一切人類,時而會興起不太正經的念頭,這是由於內心的愚癡,以致見解難趨正確,執著自我,以致行為乖舛,結果纔有了迷惑之身。

以業為田地、以心為種子,無明之土蓋覆其上,以貪愛之而滋潤、自我的水灌溉;於是不正當的見解則日漸增長,從而,這迷惘的身世便生了出來。

(二)因此,歸結起來,產生這種充滿憂、悲、苦、惱、迷惘世界的,就是我們的這個心。

迷亂的世界,無非祇是從心所現的影子,而覺悟的世界,同樣也是由心之所顯現。

(三)在這世界之中,有三種錯誤的見解,如果依之而行,這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將全被否定無餘。

第一,有人主張:人們在世間所經歷的任何事,均由命運所安排。第二,另一種人認為:一切都是神的主宰。第三,還有人認為:一切事物既無因,也沒有所謂緣。

如果,一切都由命運來決定,那麼,這個世界不論行善或為惡,都是命運所使,從而幸與不幸也是命中註定;除了命運之外,別無其他因素存在。

這樣說來,人們就不必寄望和努力於做哪些事,或不可做哪些事,從而世界上也就沒有進步和改善了。

其次,神所安排之說、以及既無因也無緣的論調,都同須深加譴責。因為,果屬如此,則遠離罪惡和與人為善的意向、努力及意義,都全部蕩然無存。

因此,這兩種見解同屬錯誤。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依緣而生、從緣而滅。

—華嚴經

第二章  人心與真實的本體

第一節  演變中的事物無實質

(一)無論身或心,因為是依因緣而成,所以身體是無實質的。身體既是憑因緣所集而有,因而也是無常的。

如果說身有實質的話,那麼我們這個身就能依所想像,得到稱心如意纔對!事實如何呢?譬如:

一位王者之於國事,該賞的賞、該罰的罰,完全依自己的意願去處理一切。雖說如此,但是:不願意生病,病還是會來;不希望衰老,衰老依然不請自至。每一件事都不能盡如所願。

同一道理,心也是沒有實質的,心也是靠因緣集聚而成,也是常常在演變的。

如果認為心有實質的話,那麼,應該照我們所想像的纔對!但是,是否如此?心裏不希望惡,卻又離善很遠;心裏希望善,卻時常想到了惡。事實上都未盡如意。

(二)或有人問:我們這個身體,是永遠不變呢?抑或無常呢?無疑地,答案應該是無常的,而絕不會錯。

如果再問:那麼,這無常是苦惱?還是快樂的呢?我們的答覆是:任何人既生之後,當他被病、老、死所逼迫時,誰都會說是苦惱的。

準此之故,把無常、演變、苦惱視為實質的、視為歸我所有的,都是錯誤的。

心,亦復如是,是無常的、苦惱的、無實質的。

所以,把由身心所組成的,自己認為那就是「我」,而且將之呵護有加、執取以為屬我所有,這種觀念必須祛除。

把一顆不具智慧的心,據為己有,那祇是執著我有而已。

而你一意所呵護的身體,由於是因緣所生,無時不在演變,即使再短的時間,也從未稍停。

一如流逝的水、恰似閃爍的燈火,無時不在演變。我心之起意動念,就像活躍的猿猴,從無片刻的靜止。

具有智慧的眼光,是如是見解,如此地察覺,從而對身心的執著,必須洞然物外。超然地解除了身與心的執著,庶幾獲得正道的體悟。

——巴利本中部四‧三五‧薩遮迦小經

(三)生存在這個世界,任憑你再偉大,依然有五件事還是無法達成心願:

第一、勢將衰老之身,使它不再老化。

第二、陷入臥病之身,使它不病而稍安。

第三、病篤垂危之身,使它得免於死。

第四、形將銷滅的物體,使它不滅壞而苟存。

第五、即將滅盡散渙的事物,使它倖存於一時。

儘管如此,世界上依然時常有人甘冒這不可避免的事實,橫衝直闖,干犯無謂的痛苦與煩惱。接受過佛陀教法的人們,因為明瞭那不可避免的事實是難逞僥倖的,故而,不抱持這愚昧的苦惱。

——巴利本增支部五‧四九

此外,這世界上另有四種真實:第一,舉凡一切生物,都因無明而生;第二,大凡能構成欲望的對象者,都是無常的、痛苦的、變遷的;第三,凡是存在的物體,都是無常的、苦的、會變遷的;第四,沒有我,或屬我所有的事物。

——巴利本增支部四‧一八五

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會變遷的。所謂萬事萬物均無實我的道理,縱使佛不出現於此世,也是亙古不易的定理。但佛瞭然於此,也悟證及此,並且以之教導人類。

——巴利本增支部三‧一三四

第二節  心態

(一)迷與悟是唯心所現,一切事物是心所造。恰如魔術師,能隨心所欲地變現出各種物品。

——楞伽經

人心的變化是無際限的,其活動也是無止境的。一顆骯髒的心,能變現出滿是染污的世界;一顆清淨的心,也能變現出一個玲瓏絕塵的世界。至於物外境界的變化,也是無際限的。

畫是畫家所描繪的,物外的境界是由心所造的。佛所造的世界,是清淨而無煩惱的;人們所構成的社會,則是既煩惱而又染污的。

——華嚴經盧舍那佛品

心,也像一位技巧的畫家,能描繪出林林總總的世界。我們這個世界之中,沒有一件事物品,不是由心的活動而產生出來。心的功用如此,佛亦如斯;佛既如是,而其他的人類又何嘗不如斯?因此,在作畫的一切事事物物的功用來說,心、佛、人類這三種是了無差別的。

一切事物從心而起,佛是正覺知者。因此,能夠洞悉這種道理的人,纔算真正的見到佛。

(二)但是,我們的這顆心,則又經常在恐懼、悲傷、憂惱之中,已經發生的事,固然常懷憂慮;尚未到來的事情,也要預為恐懼。此理安在呢?就是由於心中無明和貪愛的病態在作祟。

——華嚴經第十六‧夜摩天宮品

迷惘的世界,從這貪愛的心中產生出來,而這迷恫世界中的種種因素,歸納起來,都在這顆心的裏面。

生與死,也是由心所起。於迷惘生死有關的心,如果消滅,那迷惘的生死也就窮盡了。

——華嚴經第二二‧十地品

迷惘的世界,也是由心所生起;由於這迷惘之心所見,而構成了迷惘的世界。了解到致心於遠離這迷惘的世界,纔能擺脫染污,獲致覺悟。

——楞伽經

準此道理,這個世界是由心所統轄,也為心所累,因而接受心的控制。出現一個充滿苦惱的世界,就是迷亂的心所使然。

——巴利本增支部四‧一八六

(三)一切事物,都置心於先,以心為主,而又終以心成。如果說心是污穢的,而且身體所行亦復如是,痛苦當即尾隨此人而至;一如拉車的牛隻,車輛永遠跟在牠後面。

如果說心是善良的,身之所行亦復如斯,快樂就跟隨著此人,恰似如影隨形一樣。從事於惡行的人,當生之世,已有感於行惡是苦;及至後世,由行惡所受的果報,更會覺得苦上加苦。

素行善良的人,現生之世,自有為善最樂的感受;到了後世,接受行善所得到的果報,將會愈益快樂。

——法句經一、二、一七、一八

此心如已污濁,那麼,所行的路途,也會覺得坎坷不平,甚而終必顛仆傾倒。如果此心清淨,所行的路徑,亦是平坦舒適,所到之處健步安穩。

身心快樂而清淨,恰是突破惡魔的羅網,步向佛國的大地。心地恬靜的人,經常處境安寧,進而精勤以赴,則不論晝夜,此心均在修行之中。

——首楞嚴經

第三節  真實的本體

(一)此世間的事事物物,都是依緣而現,本來是無差別的,但在人們的視覺上有了軒輊,這是出自個人心機判斷所致。

太空之中,原本沒有東西之分的,人類逕自給它加上東西南北的分際,從而纔執著東或執著西。

——華嚴經第一六‧夜摩天宮品

數目,本來從一到無量數,每個數都是一個完整的個體,數量的本身從未有多少的差別。但是,人類以欲望之心去計取,於是多少之間的差別,遂告產生。

人世間本來沒有生也沒有滅的,但人人都曾目睹生與死的差別。人類的行為,本亦無善無惡,但是我們確曾見到善惡的差別,這都是由於人的心機判斷。

佛陀超越於這種差別,一如飄盪在空中的浮雲,虛幻無實,認為執取或揚棄都是空的,故而須祛除心機用事。

——楞伽經

(二)人由於心機用事,所以執著一切:執著財富、執著名望、執著生命,執著有無、善惡、正邪,乃至一切事物,徒使迷上加迷,因而招致更多的痛苦與煩惱。

在此有一個人,獨自作長途的旅行,來到了一處地方,面前橫著一條大河,心想:環視這河的此岸是險象叢生的,見那對面的彼岸,安全舒適。當下製作木筏,由這木筏的擺渡,才得平安地到達彼岸。繼而一想:「這隻木筏,把我平安地載渡到這邊的岸上,對我來說是厥功甚偉,豈有將之捨棄的道理?」於是用力扛在肩上,繼續走向那未完的旅程。

至此,對這旅行人來說,認為不這樣做有些過意不去,其實果真是這樣嗎?

——巴利本中部三‧二二‧蛇喻經

從這個譬喻中顯示出:自認理所當然的事情尚且不應執著,適可而止;何況那些似是而非的種種?更應澈頭澈尾地捨離淨盡。

——楞伽經

(三)一切的事物,既無所謂來、亦無所謂去,無生亦無滅,從而無所謂得、亦無所謂失。

佛說:「一切萬物,都不拘泥於有無的範疇,既不屬有、也不屬無,既無生、亦無滅。」亦即:一切萬物均依因緣而成。事物的本體並無真實的自性存在,故不屬有;既依因緣而生,當然也不可謂無。

見到了事物的體相,而加以執著,這是招致迷亂心意的原因。如果不看到物體的表相,心機就不致起意。覺悟之道,就是去發現這真實的道理,摒絕心機用事。

誠然,世事如夢境,財寶亦如幻化。畫中所見的高低,本來無何不同,雖有所見,實則其本質仍無若何變勤,這一切一切都譬如陽焰。

(四)由無數因緣所構成的事物,如果相信它將永遠如實地存在,那是一種錯誤的看法——常見;如果相信那是完全不存在的,也是一種錯誤的看法——斷見。

這些所謂:斷、常、有、無,都不是實有其相的,因為人們執著它,所以纔有了表相。一切萬物本來都是遠離於執著相的。

因為一切物體都是依緣而生起,所以都是有變遷的,都不是永遠不變而各有其實體的。惟其有變遷,纔猶如幻化,亦有如陽焰之所示,而且,在同時亦猶如當體的真實感,變遷之餘,宛如永遠不變。

河川之於人,雖然確曾見到是河川,但對餓鬼來說,所見的則是水火,而非河川。因此,河川對餓鬼來說,就不能說是「有」;對人來說,則不能說是「無」。

同此道理,一切萬物不能都說是「有」,也不能都說是「無」,而是幻化的。

而且,如果離開這個幻化的世界,也就沒有一個真實的世界,或永遠不變的世界。所以把這個世界看成是假的世界,固屬錯誤;如視為真實的世界,更是錯誤。

但是,世界上的人類,基於這種錯誤,雖然看到了這世上的有,仍謂世上都是幻化,以為既具因應幻化的心,而謂不應有錯誤,其實這種錯誤,在愚癡人的心中不盡了解其道理所在,以為是假的世界,以為是真實的世界。

有智慧的人即能領悟這番道理,對於虛幻,當下就看出是假有,同時還能不犯這項錯誤。

——楞伽經

第四節  不偏不倚之道

(一)修道之人,必須避免兩種偏頗的生活。其一,沈淪於欲望中妄自菲薄的卑賤生活;其二,徒自痛責身心,而加以百般折磨的苦行生活。

擺脫這兩種的偏頗生活,啟開心眼、進修智慧,纔是導向覺悟的中道生活。

這中道生活,究係何所指呢?那就是:正確的看法、正當的思惟、正經的語言、正大的行為、正常的生活、正當的努力、正直的記憶、正規的心思集中等八種正道。

——巴利本律藏大品第一‧六‧轉法輪經

一切萬物都是依緣而有生滅,沒有所謂的有與無;愚癡之人或者見有見無,但具真智慧者的所見,是超越於有無的,這就是中道的正確見解。

——楞伽經

(二)一根木材在大河之中順流而下,這木材既不靠近兩岸,也不淪沒入中流;既不漂上陸地,也不為人所撈取;復不被捲入漩渦、也不會從內部腐朽,最後終於流入大海。

這根木材所譬喻的是:既不執內,亦不執外;既不執有,也不執無;既不執正,也不執邪;雖離迷惘,但不拘泥於悟覺,任其一身在中流裏浮動,一如學道之人的中道見解和中道生活。

——雜阿含經卷四三

學道生活中最切要者,就是不執著兩邊的極端,經常運步在中道之間。

一切萬物,既無生、亦無滅。了解它沒有常性而不受拘束,不執持自己所做的善,更不繫縛於任何物體。不受拘束,就是不堅持,也就是不執著。學道之士,既不畏懼死,更不求貪生。至於說這種見解、那種見解,應該是不追逐在任何見解之後。

——楞伽經等

人,當興起執著心的時候,迷惘的生活,馬上即將開始,所以步向覺悟之路的人,他們過的是:不堅持、不執取、不停滯、不受拘束的生活。

(三)因為覺悟沒有其自體的本質,實際上也沒有覺悟處。

因為有迷惘,所以纔有覺悟;如無迷惘,何來覺悟?離開迷惘,即無覺悟;離開覺悟,亦無迷惘。

至此,執著覺悟也是一種障礙。

——巴利本中部二‧一八‧蜜丸經

有了黑暗,纔需要照明。黑暗如果消失,照明當下即無用場,於是照明與被照明的物體,同時均消匿於無形。

誠然,學道之士,覺悟而不停滯於覺悟之境;之所以須求覺悟,那是因為猶在迷惘之中。

達到這番境地,即使在障礙中也能得悟,在黑暗之中也有光明。一切煩惱之境,正是開悟之處,必當戮力以赴。

——楞伽經

(四)事物平等而無差別謂之空;事物共自體的本質沒有實相,既不生、亦不滅,因為用語言無法表達或形容,故謂之空。

一切事物都是以相互的關係而成立、互相依附而存在,沒有一個是單獨成立的。

正如光和影、長和短、白和黑的物體,其自體的本質並非祇靠單方面就可得而為有,所以稱之謂無自性。

復次,迷外無覺,覺外無迷;這兩件事情相互之間並不牴觸,兩件事也沒有相反的衝突。

——楞伽經

(五)人們經常看到事物的生成或消滅,其實實物本來就沒有生,亦無滅。

眼睛之得以見到事物的真實狀態、了解到生滅不二的道理,就是覺悟。

人們自己想到有我,纔會執著屬我所有,但是本來就沒有我,又怎麼能屬我所有?了解到無我和有我本一不二的道理,就是覺悟。

人,想到了既有清淨也有污穢,而為這兩件事所拘束。但是事物本來就沒有清淨也沒有污穢,清淨也好、污穢也罷,同時都是人的心機作用而已。

人們對善惡,本作不同的想法而固執於善和惡。但是,善無獨有、惡不孤存;證悟覺道之人,了解到善與惡本來不是兩回事,就是覺悟不二法門的道理。

人們經常畏懼不幸而企望幸福;但以真智慧去衡量這兩件事情,在不幸當中也有幸福。因此,覺悟到不幸中也會有幸福存在,了解到那是纏縛身心和拘束自由,從而將失去真實的自在;這種人纔算是覺悟到不二的道理。

因此,無論說有與無、迷與悟、實與妄、正與邪,其實都不是兩個極端相反的,其真實情況都無法言說、表示和認識。這些言語和心機,都有必要將之遠離;人們如果遠離了這些言語和心機用事,就可以悟得真實的空性。

——維摩經‧入不二品

(六)例如:蓮荷不會生長在清淨的高原和陸地,反而在污泥中才會開花;不是離開了迷就能得悟。錯誤的見解和迷惘都是成佛的種子。

若不冒著種種的危險潛到海底,就得不到價值連城的寶物;不進入迷惘的泥海之中,也得不到覺悟之寶。執著自我堅固如山的人,其後,如能發心探求真理,最終,同樣也會得到覺悟。

因此,往昔有位仙人攀登如刃的高山,並且回身自行投入大火之中,當身體尚未墜及火焰,頓時自覺於一陣意外的清涼,當下便覺悟了迷惘。名聞利欲的刃山、怨憎的火焰,覺悟的涼風起處,便怡然地得度了。

——華嚴經第三四‧入法界品

(七)佛的教法是讓我們離開相反的兩端,以覺悟中道不二的道理。如果你執取了相反兩端的任何一邊,即使那是善的、是正的,也是錯誤。

如果,人們的思想一味地固執於一切事物的變遷,這將陷入一種錯誤的想法。還有,如果固執於一切事物都是不變的想法,這也是根本錯誤的思惟。如果依然執著人我,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永久都無法脫離苦惱;如果執著無我,那也是一種錯誤的想法,這對學道亦無何助益。

復次,堅持一切事物都是苦惱,也是錯誤的想法;如果說一切事物祇有快樂,這也是錯誤的想法。佛的教法是中道,是脫離兩端而不偏不倚的。

——楞伽經等

第三章  覺悟的種子

第一節  清淨心

(一)人,有各色各樣的種類,有私心小的,也有私心很大的;有聰明的,也有愚癡的;有稟性善良的,也有賦性惡劣的;有易於教化的,也有難以調伏的。

例如有:青、黃、赤、白各色各樣的荷花在蓮池中生長,在水中發育;有不冒出水面的蓮花,也有停滯在水面上的蓮花,更有離開水面不霑水的蓮花。

這些差別外,還更有男女的區別,但在人的本性上是沒有差別的。男的修道固然可得開悟,女的如果潛心學道也能達到覺悟。

——巴利本律藏大品一‧五

學習御象之術,必須具有:信心和體力,加上勤勉和沒有虛偽;此外,智慧亦更要緊。向佛陀學習,一開始對這五件事就是缺一不可。具備了這五件事,不論是男或女,學佛的教法並不是漫長而不可及;這是因為人們都各自具備了可以覺悟的本性。

——巴利本律藏小品五‧二一

(二)在覺悟之道這方面,人們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佛,用自心去信仰佛。同樣地,人在這生死的歧路上,流徙轉動到今天,也就是這個心與眼。

國王將往討伐入侵的賊寇,先探知賊穴的下落,該是首要之務。現在想要消除迷惘,必須先查明心與眼的所在之處。

人在室內一張開眼睛,首先進入眼中的是屋裏的物體。其次,才能透過窗戶看到外邊的景色。眼睛不會連室內之物尚未見之,卻祇望到了外邊的景色。

如果此身之內有心,首先應該詳細知道的是,這身內的一切。但是,人們對身外之事的求知是無不詳盡;對身內之事的認識,幾乎都不甚了了。

還有,如果心在身體之外,身與心相互脫離,心所知道的事,身不知道;身所體會的事,心也不能曉得。但是,事實上心有所知,身也同惑;身有所感,心則盡知,所以在身之外不可能另有其心。那麼,心的本體,到底在何處呢?

(三)原來,從任何人都不曉得始自何時的往昔,被業所羈絆繫縛而迷上加迷的,有兩種原因:

其一,以生死根本的迷惘心,作自己的本性想;其二,以覺悟本性的清淨心,不曉得隱藏在迷惘心內自己所具備的種種。

握緊拳頭,振開膀臂,眼睛所看的這個,心也知道是這個。但是,這所知的心,並非真實的心,而是判斷事物的心。

判斷事物的心是由欲望而起,判斷個人狀況的心,也是接觸到緣而生起的心,不是真實的本體,而是變遷的心;把這個心,作實體之心的想法,自然會生起迷惑。

其次,伸開拳頭,心曉得是拳頭伸開了,這個動作,是手呢?還是心呢?抑或都不是呢?

手如果動,心也會動,而且在心動之餘,手也會動。但是,那動的心,是心的表面,不是心的根本。

(四)一切人都有其清淨的本心,它被外境由因緣而起的迷塵所覆蓋,但是不論怎麼說,它總是賓客,不是主人。

月亮短時間被雲所遮掩,但總不會為雲所污染,也不會為雲所湧動。

因此,人不可以把浮塵般的迷心,作為自己的本性想。

而且,人亦儆醒於不動搖、不染污的覺悟本心,使其歸向真實的自我。固執浮動的迷惘心,追求那顛倒的見解,使人總是徬徨在迷惘的十字路口。

人心迷惘和污染,是由欲望和接觸外界的緣所變化而起。

這種緣的來和去都沒有關係,一顆永久不動的寂靜之心,纔是人心的本體,也是人的主人翁。

房客雖說已經搬走,出租的房子可不能說不存在。依緣而生、而滅的「心機」之心雖說已經消失,其自體的我可不能說不存在。靠外緣變遷而作的種種應斷,那不是本體之心。

(五)這裏是一處講座,太陽出來了,通室明亮;太陽沉沒了,滿室黑闇。

也許可以把光明還復太陽;把黑闇還復予夜。但若明瞭光明和黑闇的力量,卻不能還復任何一方——那是心的本性,除了還復於本體之外,別無他途。

太陽出現了,見到光明,是一時之間的心;太陽沉沒了,見到黑闇,也是一時之間的心。

如此情形,所謂明與闇,乃是受外緣所牽引,纔生起分別明闇的心。分別明闇的心是一時之間的心,不是心的本體;那分別明闇能力的根本,纔是心的本體。

被外緣牽引所生滅的善惡愛憎等念頭,是積藏在人心由污穢所起的一時之心。

雖為煩惱的塵垢所包圍,但未被染污;這未被污穢的,就是本來的清淨心。

將水注入圓的容器中,即成為圓形;注入方的容器中,就成為方形。其實,水的本身並無圓形或方形,但是人們卻健忘於此,而一味固執於水的形狀。

看見善或惡、考慮到喜好或厭煩、想到有或無;被思考所役使、被見解所束縛、為追逐外界的事物所苦惱。

束縛的見解回復於外緣,通歸於未被束縛的自性。身與心,沒有任何遮蔽,纔能達到自由自在的境域。

——首楞嚴經

第二節  隱藏的寶物

(一)清淨的本心,換一句語彙來說,就是佛性,佛性就是佛的種子。

拿起一塊透鏡向著太陽,對準了艾草引火時,那火是從那裏來的呢?太陽和透鏡片的相隔,是那麼遙遠,兩者雖然不能相接觸,毋庸置疑地,太陽經由透鏡,卻能顯現在艾草之上。復次,如果僅有太陽,艾草沒有可燃之性,艾草是不會著火的。

如今,將艾草喻為生育佛的根本——佛性,佛智慧的透鏡對準在上面,佛之火就是啟開佛性的火種,就在喻為人類的艾草上燃燒起來。

佛喻作智慧的透鏡,對準世間,啟開這世間的火信,於是就燃燒起來。

(二)人們卻背離了本來即具備的覺悟性,被煩惱的塵垢所執,事物善惡的體相將心縛住,因而時有不自由的慨嗅!

覺悟之心,人們本來就已具備,為甚麼這樣地橫生偽許而隱沒了佛性之光呢?如今,徒自在迷惘的十字路口徬徨呢?

從前,有名男子,一天早晨攬鏡自照,驚異自己不見了頭和臉。其實並非他沒頭沒臉,而是他拿反了鏡子,以鏡背向臉,因此纔看不到自己的頭和臉。

想要達到覺悟,但沒做到,因而深以為苦,這是愚癡,且無必要。因為覺悟中沒有迷惘,在無限長時間中,被外界的混亂所動,描畫著妄想,由妄想而造成迷惘的世界。

因此,如能平息妄想,自然就可以恢復覺悟。要知道,覺悟之外是沒有妄想的。而且,不可思議的是,曾經覺悟過的人沒有妄想,而又念念於尚未覺悟者。

——首楞嚴經

(三)佛性是無盡無限,縱使生為畜生或作餓鬼之苦,或者墮落地獄,佛性還是沒有盡絕。

在骯髒的身體中、在污穢的煩惱之底,佛性之光被包藏或覆蔽著。

——大般涅槃經

(四)從前,有個人來到朋友家裏,醉酒之後倒頭便睡,朋友恰有急事忙於起程出外,友人為了擔心這人日後的生計,把一顆價值連城的寶石,縫進他的衣領之中。這件事他並不知道,酒醒之後,起而繼續流浪他鄉,仍為衣食所苦。後來,四出遊蕩再度與舊友見面,朋友教示他說:「如有必要,你可以用我為你縫在衣領中的寶石啊!」

這個比喻所示,喻為佛性的寶石,包藏在表示貪瞋的煩惱衣領中,不為所污染。

——法華經第七‧化城喻品、首楞嚴經

這是說,任何人沒有不具備佛的智慧。有見及此,於是均自讚揚說:真了不起!人人都具備了佛的智慧和功德。

——華嚴經第三二‧如來性起品

可是,人們被愚癡所矇蔽,對事物的所見是顛倒的,因為自己見不到佛性。佛便教導人們說:「遠離那妄想吧!要知道,你本來與佛沒有不同啊!」

——大般涅槃經

(五)這裏所說的佛,是已經成就了的佛,而人類則是將來要成的佛。除此之外,並無不同之處。

但是,雖然是將成之佛,因為還沒成佛,認為好像已經成了道,這種想法也就犯了大錯。

雖有佛性,不加以修行,還是無法顯現出來,不能顯現,就是尚未成就道業。

——梵網經

(六)往昔有位國王,召集很多盲人,叫他們摸摸大象,然後各自報告大象是甚麼樣子。摸到象牙的人說:「好像是一棵大人參。」摸到象耳的人說:「好像是一把大蒲扇。」摸到象鼻的人說:「好像是一根杵。」摸到象腳的人說:「好像是一盤小磨。」摸到象尾的人則回答說:「好像一根粗麻繩。」竟然無一人摸對這象的本體。

人們之所見亦復如斯,人們的一部分可以接觸得到,但是能夠說對他那本具的佛性,確非易事。

死而不失,想去尋找在煩惱中不為所污、而且永不泯滅的佛性,除了依循佛與教法之外,是永遠得不到的。

——大般涅槃經

第三節  超脫

(一)這樣一來,既說人有佛性,而認為這與外教所謂的「我」可能雷同,其實這是錯誤的。

認為是「我」,雖然是由執著心所思惟;但對覺悟者來說,「我」是必須否定的執著,佛性是必須開發的寶貝。佛性雖說近似於「我」,但不是所謂「我有」或屬「我」的我。

想到有「我」,是把沒有的東西想作是有,那是顛倒之見。不承認佛性,把有認為是無,也是顛倒的看法。

例如:幼兒生病去看大夫,醫師處方投藥,吩咐說:「服下藥後,在沒消化以前不要餵奶!」

於是母親在乳房上塗了苦味的物料,藉以使孩子厭惡。稍後,服藥被消化,洗淨乳房,纔繼續餵奶。母親這番作為,是出於疼愛孩子的慈育心所使。

正如此喻,祛除世間錯誤的想法,也為了祛除我的執著;雖說沒有我,但因已經捐棄這種錯誤想法,回過頭來再說有佛性。

「我」,是導向迷惘的;佛性,是通達覺悟的。

家裏本來存有整箱的黃金,因為不知道,貧女過的是困苦的生活,一經把黃金挖掘出來交給她,生命完全改觀;佛替每個人都開啟了佛性,使他們發現。

(二)這樣說來,人人都具備著佛性,何以還有貴賤貧富的差別,殘殺、欺詐等惹人發煩的事件發生呢?

例如在宮廷中任職的力士,眉間裝飾著一顆小的金剛寶石,和人家作角力競技。交手拚鬥之間,額上挨了一拳,打得寶石陷進皮膚裏,日久發炎、生瘡,力士以為那顆寶石被打丟了,祇顧延醫治瘡。大夫一眼所見,就曉得這瘡是由陷沒的寶石所引起,於是開刀取出寶石,放在力士的眼前。

人們的佛性,也是陷沒在煩惱的塵埃中,久尋不獲,經過良師的指引,纔得以重新找出來。

到了這裏,佛性雖然有了,但被貪婪、瞋恨、愚癡等所覆蔽,又為業報所繫縛,各自接受他們迷惘的境遇。其實,佛性未曾遺失,亦未被破壞,把迷惘取出來丟掉,就會新發重現。

一如舉例中的力士,當他再度看到由醫師取出來的寶石,這就像人們依憑佛的光明纔重新見到了佛性。

(三)儘管有黑、白、赤各種不同毛色的乳牛在擠奶,但所擠出來的奶,卻同是白色。境遇雖有不同,生活亦各異,各種各姓的人類,不論其業報是如何的不同,但都具備著同樣的佛性。

譬如喜馬拉雅山上的貴重藥材,它是埋覆在深長的草叢之下,一般人很少能採得到。從前有一位賢人,在山上尋找一種香藥而有所獲,於是做了個引水管,把草藥裝在其中。後來那人死後,引水管裏的藥已經腐燜,由於藥液外溢,因而發出異香。

佛性也正如此喻,被深長的煩惱草叢埋覆於下,一般人很難找到,如今佛把草叢撥閉,顯示給大家。佛性的味道本是甘美,因受煩惱的影響而發出異味,蕩漾所至,使人們都有異樣的感受。

(四)佛性有如金剛石般的堅硬,固不可破,無法在金剛石上鑽孔。

身和心或可被戕傷,佛性則不可能被破壞。

佛性,實際就是最上乘人的特質。世界上常有男勝女劣的宿習,但在佛的教義上,男女之間是無差別的,祇有了解佛性者為尊。

把黃金的粗質熔化、去掉渣滓,精鍊之後成為黃金。心的粗金熔化後,把煩惱的渣滓除掉,任何人都能開顯出同一的佛性。

——大般涅槃經

第四章  煩惱

第一節  心的污穢

(一)包蔽佛性的有兩種煩惱:

一種是迷惑於道理的理性煩惱;另一種是實際接觸到的感情煩惱。

這兩種煩惱,是一切煩惱中的根本分類。如果想要探求一切煩惱的根本,其一是無明;其二就是愛欲。

這無明和愛欲,具有產生一切煩惱的自由力量,因此這兩種纔是一切煩惱的淵藪。無明就是無知、不通曉事物的道理。

愛欲是一種強烈的欲望,以對生的執著為根本,舉凡所見所聞,都具備佔有的意圖,進而構成欲望,甚至對死也有其欲望。

以無明和愛欲為基礎,產生貪婪、瞋恨、愚癡、邪見、仇恨、嫉妒、諂媚、欺誑、驕傲、悔恨等一切煩惱。

——勝鬘經

(二)起意貪婪,是因為見了中意之物,對它有了非分佔有的想法;起意瞋恨,是對事物看不順眼而蓄意駁正的想法;愚癡是因為無知,不曉得該做些甚麼事、不該做些甚麼事;邪見是接受不正當的啟發,進而興起不正確的觀念。

——巴利本增支部二‧一一

貪婪、瞋恨、愚癡,也被稱為世界上的三把火:貪婪之火是沈湎於欲、失去真實心而損及也人;瞋恨之火是激起盛怒、危害到生命或傷及別人;愚癡之火是心生迷惑、不明白佛教義理而損害他人。

——巴利本本事經九三

誠然如此,這世界上,有種種火正在燃燒:

貪婪之火、瞋恨之火、愚癡之火,生、老、病、死之火,還有憂、悲、苦、惱之火,種種火正在熊炎烈烈地燃燒。這些煩惱之火,並不祇燒自己,也會損及其他,甚至影響到人的身、口、意三種惡行為。這些由火致傷所流出的膿,一旦觸及人體,便將發毒,從而墮入到惡道之中。

——巴利本律藏大品

(三)貪婪是想要得到的心念;瞋恨是得不到滿足的心情;愚癡則是由不純正的想法所生。貪婪的罪污雖小,但很難脫離;瞋恨的罪污雖大,但想脫離則比較快;愚癡的罪污也大,想脫離亦非易事。

因此,人們對愜意事物的感受,在見聞之下,須有正當的觀念。對於不如意事物的感受,須用仁慈心去含蓄包容。舉心動念經常都要有正大光明的想法,並致力於必須滅掉這三把火。如果人人都充滿正當、清淨、無私的心意,當不致為煩惱所困惑。

——巴利本增支部三‧六八

(四)貪婪、瞋恨、愚癡,就好比發高燒,任何人祇要一發高燒,縱使躺在再豪華的套房裏,身體為高燒所擾,也會陷入難以入眠的苦境。

沒有這三種煩惱的人,即使在寒冬之夜,以樹葉為被褥,睡在薄薄的板床上,也會倒頭逕入夢鄉;縱使在酷暑的夏夜、閉塞而侷促的蝸居,也會睡得很安祥。

上述三項,是這世界上悲傷而痛苦之物,杜絕這悲傷和病苦的,就是:戒律、定功和智慧。戒可以把貪婪的污濁祛除;正當的定功可把瞋恨的污濁消除;智慧可以把愚癡的污垢消除。

——巴利本增支部三‧三四

(五)人的欲望永無止境,正如渴飲鹽水的人,根本不能止渴,即使喝得再多也無法滿足渴欲,祇有愈加口渴罷了。

人雖然想要滿足欲望,但不滿的事實卻愈形尖銳,而徒自焦急。

——方廣大莊嚴經

人絕對無法使欲望獲得滿足,從而纔有企求而得不到的痛苦。在得不到滿足時,理智就失去正常。

——巴利本律藏大品一‧六‧轉法輪經

人,為欲望而爭執、為欲望而戰鬥,因此君和君、臣和臣、父和子、兄和弟、姊和妹、友人和同仁,為了欲望而喪失理智,相互爭執、互相殘殺。

人,為了欲望亦竟致身敗名裂,偷盜、詐欺、姦淫,時而也會被制裁,接受種種刑罰,痛苦備嚐。

而且,為了欲望,身口意的罪行重重疊疊,不但此世接受苦楚,既死的後世,亦將進入黑暗世界,再受種種痛苦。

——巴利本中部二‧一四‧苦蘊小經

(六)愛欲是煩惱之王,種種煩惱緊跟著它。愛欲把煩惱的芽散佈在濕地上,種種煩惱隨之即生。愛欲是食善的鬼女,把一切善事吞滅淨盡。

愛欲是隱身於花叢中的毒蛇,用毒去刺殺那貪婪於欲望花朵的人;愛欲是枯纏樹木的蔓草,糾纏人心,吸盡人心中的善汁;愛欲是惡魔投下的餌食,人一旦被沾上,就要永淪魔道。塗上一滴血在乾涸的骨頭上,丟給餓犬,狗緊緊地咬住骨頭,結果祇能得到疲倦和苦惱而已;愛欲之於人心毫無補益,完全與此同一理趣。

野獸為爭食一塊肉而相互殘傷;迎風擎著火炬的是愚人,因而終將自焚。像這樣的野獸乃至愚人,為了欲望而殘傷自身,甚至自焚其身。

——大般涅槃經

(七)縱有抵禦外間飛來毒箭的功夫,卻無法預防發自內心的毒箭。貪婪、瞋恨、愚癡和驕傲,好比四隻毒箭,予人們生起種種的病患。

心中如果有了貪、瞋、癡,口裏就會說出謊言、惡口和離間的話,身體也會犯殺生、竊盜和邪惡的愛欲。

意有三項、口有四項、身有三項,這稱之為十惡。

明知而故作虛偽的言語,可能任何壞事都做得出來。因為做了壞事,必須說虛偽的話;既說了謊話,索性肆無忌憚地去做一切壞事。

人的貪婪、愛欲、恐懼、瞋恨,都從愚癡而生;人的不幸、困苦也從愚癡而來。愚癡實在是這人世間的病毒。

(八)人由煩惱而造成業,由業纔招感到苦。煩惱、業、苦這三種就像車輪般循環到永無窮際。

車輪的迴轉,既無開始,亦無終了,而且人們從無方術可以從這輪迴中掙脫出離,卻是隨順著輪迴歸向於永劫。人們從現在世到次一生,永遠生死不止,輪迴不息。

無窮際的輪迴中間,一個人火化後遺棄的骨骸,如果堆積起來,比山還高;這中間所吃的母奶,如果匯聚起來,比海水還要多。

所以說,人是有佛性的,因為久陷於煩惱的泥沼太深,發芽甚為不易;不發芽的佛性,雖存在亦難稱之為有,因而人們在迷惘中混跡永世。

——巴利本本事經二四

 

第二節  人性的本質

(一)人的本質,一如門前不知名的雜草叢般,難以認識。與這相比較,反而野獸的個性易於了解。把難以了解的人性,加以區分,約有下列四種:

一是:自我痛苦的人。接受了錯誤的啟發,從而蓄意苦行。

二是:予別人痛苦的人。屠殺生物、偷竊乃至其他種種殘忍的行為。

三是:自我痛苦還不算,同時還把痛苦加在別人的身上。

四是:自己不痛苦,也不給別人痛苦。

人須遠離欲念,平安地生存著,拳拳服膺地謹守著佛的教導,不殺害生物、不偷竊、行為光明磊落。

——巴利本中部五一‧Kandaraka 經

(二)世界上的人,大概可分為三類,那是:岩石上刻字的人、沙礫上寫字的人、水上劃字的人。

岩石上刻字的人,是常常發脾氣,怒氣持續,良久不息,這種人的憤怒就像刻在岩石上的文字,歷久不消。

沙礫上寫字的人,是指雖然常發脾氣,但怒氣就像寫在沙礫上的文字,很快地就會消逝。

水上劃字的人,是說在水上劃字,水流之上,字不成形;即使聽到別人的惡口和怨言,不留些許痕跡在心,充滿了溫和氣度。

——巴利本增支部三‧一三○

並且另外也有三種人:第一種,個性多變、驕傲不馴、輕率、不夠穩重;第二種,個性難以捉摸、安祥、謙遜、深刻地留意於事物、能抑制衝動;第三種,他的性格令人莫測高深,本身的煩惱,已消滅淨盡。

人性雖可作種種區分,其實,人的個性仍然不易了解。祇有佛纔澈底洞悉這些個性,並能分別施以種種教化。

——巴利本增支部三‧一一三

第三節  現實的人生

(一)這裏有個比喻人生的故事:有個人在河流中浮舟而下,有人站在岸上大聲喊說:「想順流往下划嗎?趕快停止吧!下游起風浪了,有漩渦、有鱷魚、還有惡夜叉住的深淵;你要這樣下去,非死不可!」

這個比喻是說:「河流」是愛欲的生活,「順流往下划」是說執著於自己身體,「起風浪」是表示憤怒和苦惱的生活,「漩渦」是顯示欲望的刺激,「鱷魚和惡夜叉住的深淵」是指由罪行而瀕臨的滅亡生活,站在岸上的人就是佛。

——巴利本本事經一○○

在此還有另外一個比喻:有個男人犯了罪逃亡在外,追兵隨後苦苦相逼,他已走投無路,忽然瞥見腳底下有一口井,藤憂直垂井底,他正想沿著藤蔓下到井裏,可是看見腳底下一條毒蛇張開嘴巴等在那裏。無奈之餘,祇好以藤憂為保命準繩,弔懸在半空中。不久,兩手酸痛得幾乎要鬆脫,一時又出現黑白二隻老鼠,開始咬噬藤蔓,一旦藤蔓被咬斷而掉落下去,必將作為牠們的餌食無疑。這時候他抬頭往上一望,從蜂窩裏正有甘美的蜂蜜滲出,點點滴滴地滴進口中,此人,一時貪欲,渾忘自己正處身於險境中,不能出離。

這個比喻中,「一個人」是說生是一個人、死也是一個人的孤獨情形,「追兵」和「毒蛇」是表示欲望根本的自身,「古井的藤蔓」是代表人的性命,「黑白兩隻老鼠」是表示歲月,「蜂蜜點滴」是象徵眼前的欲樂。

——雜寶藏經

(二)再說一個譬喻:國王在一個箱子裏裝了四條毒蛇,命令一個男人飼養牠們,並且規定:「如果沒有善盡職守而觸怒任何一條蛇,那祇有拿你的性命是問。」這男子恐懼國王的命令和規定,索性丟棄蛇箱,而亡命異鄉。

國王聞悉,命令五名臣屬緊追在後,他們偽裝以便接近他,意欲將之緝捕歸案;可是那男子對他們心懷疑惑,旋又繼續流亡。隨後,來到一處村莊,想找個人家藏身。

此時,忽然間空中有聲音告訴他說:「這個村莊沒有人家,而且今晚將有六名賊人來襲。」男人聞聲驚慌,再度向前逃命。行走間,眼前一條湍流激浪的大河,心想橫渡過去實非易事,盱衡此岸的危機重重,當下做了一個筏子,好不容易地渡過河流,總算得到了平安。

「四條毒蛇的箱子」是表示地、水、火、風四種成分所組成的身體。此身就是欲之本、心之敵,所以那男子厭棄此身,逃亡而去。

「五名從屬偽裝接近」表示同是心、身等所構成的五大要項。

「藏身人家」是寓意人的六種感覺器官,「六名賊人」是因應感覺器官的六種對象;由於所有的感官機能都亮起了紅燈,所以更須逃命;「湍流激浪的大河」是表示煩惱的奢靡生活。

這條深不可測的煩惱之河,乘用佛教之筏,可以漂渡到安全的彼岸。

——大般涅槃經

(三)世界上有母親救不了孩子、兒子不能救母親的三種情況,就是:大火災、大水災和大盜難的時候。偶爾,也有出現母親和孩子互相救助的境況。

但是,這裏所說的母親絕對救不了兒子、兒子絕對救不了母親的三種情況,那就是:當老的威脅和病的恐慌以及死的畏懼來襲之時。當母親漸漸衰老,兒子可有辦法能代替嗎?眼見兒子病體憔悴,母親泣憐之下,可有方法代替兒子的病痛嗎?孩子的死或母親的死,任你是母子至親,怎樣想辦法也代替不了,任你親愛之情如母子,遇上了這種情況,絕對是幫不上忙的。

——巴利本增支部三‧六二

(四)一個在世間做了壞事,死後來到地獄的罪人,閻羅王審問他:

「你在人間的時候,可曾遇到三名天使?」

「閻王爺!我從未見過像天使那樣的人啊!」

「那麼你該見過一位彎著腰、拄著拐杖,蹣跚著腳步的老人了吧?」

「閻王爺,像那樣的老人,見過的可多著呢!」

「你雖然遇見過天使——老人,自己卻不想想,總有一天也會衰老,還不趕緊做些善事;以致纔有像眼前這樣的報應。」

「你難道沒生過病嗎?痛苦得沒法起床,人見人憐!你沒見到貧病潦倒的人嗎?」

「那樣的病人,見過的可多著呢!」

「你雖然見到了天使——病人,卻不想想自己,一樣是會生病的;你也太糊塗了,不然,怎會來到這地獄裏?」

「還有,你難道沒看見,你周遭死去的人嗎?」

「閻王爺!死人,我看的可多著呢!」

「你雖然見過警告你死訊的天使,卻從不想到死,而又懶得做善事,所以纔接受今天的報應。」

「你自身所做的行為,必須自己去接受後果報應!」

——巴利本增支部三‧三五

(五)富家的年輕媳婦祇莎拘它彌 Kisagotami 有個年幼的獨生子,不幸夭折;她瘋狂地抱著冰冷的屍骸跑到大街上到處打聽,可有人能救活她的孩子?這瘋狂般的女人,此刻的心情萬念俱灰,滿街上的人祇以哀憐的眼光佇望著。世尊的信徒看到這種情形於心不忍,勸那女人不妨到祇園精舍去求見世尊,女人連忙抱起孩子來到世尊的面前。

世尊安祥地看過情況說:「婦人啊!救活這孩子需要芥菜的籽,你去街上想法找四、五粒來;但這芥菜籽,必須是向從未死過人的家裏找來纔可以!」

發了瘋的母親,立即前往大街小巷去搜求。芥菜籽雖然易得,但是,向來沒死過人的家庭,卻遍尋不著,總也找不到這種條件的芥菜籽,於是又回到佛的跟前。女人這時仰望世尊那慈祥的儀容,恍然體悟到世尊先前說話的寓意,當下儆覺如夢初醒,於是把孩子的遺骸送往墓園,自己回到世尊的座前,成了佛的弟子。

——巴利本長老尼偈註

第四節  迷惘的狀況

(一)世界上的人們,人情薄,不曉得應該親近和愛惜,而且常為無聊的事體爭執,在激烈的惡和苦的中間,孜孜於各人的工作,勉勉強強地過日子。

不論身分的尊卑,也不管財富的或多或少,一切人都為金錢而苦惱。富有的人,有富裕的苦;貧窮的人,有沒錢的苦。徒自為欲望而勞心役神,永日不得安寧。

富有的人,有了田地為田地發愁,有了家業為家業操心,執著所有存在的事物而憂心忡忡,恐怕會碰上天災、遇上苦難;一時又擔心會遭搶劫,又怕突如其來的火災被燒得精光,苦惱得像是即將喪失生命。而且,死時祇有獨自走向幽冥之路,沒有任何人陪伴。

貧窮的人,經常都為缺東少西而苦惱,需要家業、需要田產。被需要這個、需要那個的思緒所驅使,心身交瘁,為此而擔憂生命的安全,到頭來終於中道殂謝。

世界上的一切,看起來都像是敵對的,「黃泉路上」祇有一個人,不得不走向那遙遠漫長的路程。

(二)世界上有五種惡:一者,從一切人類直到地上的爬蟲類,一切都是互相仇視的。強者制伏弱者、弱者欺凌強者,互相傷害、仇視。

二者,父子、兄弟、夫婦、親族等一切人際關係,各自不循本分,各自以一己為中心,為所欲為、相互欺詐,心與口不一致,了無真誠。

三者,不管對象是誰,都懷以邪念、淫亂之思,使心焦灼。男女之間不守本分,乃至為此結夥滋事,暴行橫施,時有所聞。

四者,不謀求互相勉勵或與人為善,卻共同教習惡行,慣用虛謊、巧言、惡口、挑唆互相傷害。不知應該互相尊敬,事事唯我獨尊,設計凌人,傷害於他,不留餘地。

五者,一向疏懶成性,更不知銳意善行,不知報恩、不知盡義務,祇有唯欲是行,連累了別人,亦觸犯了罪行。

(三)人應該互相敬愛,施惠與人。為了一點小的利害,互相憎恨,甚至發生爭執,雖然爭執的起端事體很小,但經過時間的演變,事體愈來愈大,說不定就此成為仇恨。

世界上的一切爭執都是兩敗俱傷,雖不致於立即身敗名裂,但總是銜毒在心。怨怒積之一久,憤恨則在心版上刻下了記痕,終致造成生死存亡的創傷。

人,混跡在愛欲的世界,獨自生下來,曾幾何時又各自死去。對那未來的後果,沒有誰肯代為接受,必須由自己去承當。

行善與為惡各自的報應不同,為善得福、做惡獲殃,亙古不易的道理是肯定的。而且,各自須擔負業力,獨自趨赴受報所招感的地方。

(四)封閉被恩愛羈絆所繫縛的憂慮,經過漫長的歲月,還是不能化解那沉痛的思念。同時陷入激烈的貪婪,含有惡意,胡亂鬧事、與人爭執,完全遠離安分之道。壽命未盡就急趨死路,去接受那長劫不復的痛苦。

這種人的行為,違逆了自然之道,與天地之理背道而馳,其招致災禍是必然的。不論今生、後生,同受苦上加苦。

誠然,世俗間的事匆匆忙忙地稍縱即逝,沒有一件事體靠得住,沒有一個人能幫得上忙。在這中間,完全都作了享樂的俘虜,到頭來,徒興無限的慨嘆罷了!

(五)像這樣的情形就是世間的本色。人們在苦境中生存,凡所作為,唯惡而已;有益於人的事,卻不知從何處做起。衡之以自然之道,其感受痛苦的報應,一定在所難免。

祇有待己惟恐不厚,不知施惠與人,而且為欲所逼,輾轉於一切煩惱,為此焦灼,並且為這後果而痛苦。

榮華的境遇無法繼續到永遠,一晃即過。世間的享樂亦復如斯,沒有一項能繼續到永遠。

(六)因此,人們應放棄俗事,趁著健壯慕道修行。期願永遠的健在,除了修道之外,還能有更值得信賴,更快樂的嗎?

可是,人們都不相信:有善的行為就會得到善的回報,做事合乎道理就會得道多助。還有,人也不了解雖死猶生、不相信施惠得福;一切與善惡禍福有關的事情,都不相信。

祇顧抱持著錯誤的想法,既不明理、也不知善;心地昏闇,不明白吉凶禍福之所以發生,是有其井然有序的道理,一味地祇對眼前發生的不幸憂傷怨恨。

因為任何事物沒有永久不變的,一切都在變遷。祇曉得對此痛苦、悲傷,不知聽聞教法,心靈深處無所思惟;祇顧耽湎於眼前的亮樂,對於財貨色欲貪得無厭。

(七)人們從遠古就經歷了迷惘的世界,沉陷於憂悲苦惱之中,當非言語能盡。時至今日,猶自迷惘不息。所幸,現在見到了佛的教法、聽到了佛的名號,而又啟發了信仰,實在值得慶幸。

所以,須要深加思惟,遠離惡事、抉擇善行,必須加緊修道。

如今,所幸領會到佛的教法,無論任何人,相信佛的教法,必須發顯往生於佛的國度。曉得了教法,就不致於盲從別人,甘為煩惱、罪惡的俘虜。同時,不要把佛的教法據為己有,應該以身實踐,並且以之去教化別人。

——無量壽經卷下

第五章  佛的救生

第一節  佛的願力

(一)人類的生存狀態既如上述,要斷除煩惱談何容易?從無始的遠古以來,積下的罪業如山之大;迷上加迷,重重疊疊。因此,縱使具備佛性之寶,想要讓它開顯出來亦非易事。

佛,洞澈人間狀態,在遙遠的往昔曾作菩薩,憐憫人類,抱著誠惶誠恐的態度,一心想做大慈悲者,立下為數眾多的願望,此身無論在任何苦楚之中,誓必奮勉努力,以達成目的。即如:

一、若我得成佛道,發心要生到我國的人,即已具備可能成佛的身分,若不能使其如願,誓不覺悟。

二、若我得成佛道,我的光明有限量,不能普遍照到任何角落,誓不覺悟。

三、若我得成佛道,我的壽命有限量,不能有無量數,誓不覺悟。

四、若我得成佛道,十方世界一切佛,若不同聲稱讚我的名號,勢不覺悟。

五、若我得成佛道,十方所有人類興起真實心,深摯信仰,求生我的國度,甚至稱念十聲名號,如不能得生者,誓不覺悟。

六、若我得成佛道,十方一切人類生起修道心,修行眾多功德,以真實心發願,往生我國,其人臨命終時,偉大的菩薩們如不圍繞在他的面前者,誓不覺悟。

七、若我得成佛道,十方一切人類聞我名號,思念我的國土,並已種植眾多功德,誠心回向,欲生我國,若不能如其所願,接引生我國者,誓不覺悟。

八、已生我國之人,必能達到「次生成佛」,並且可以自在地去教導人類,都能如他們所願,引導更多的人類入於覺悟,修行大悲功德。若我成佛,不如此者,誓不覺悟。

九、若我得成佛道,十方世界一切人類接觸到我的光明,身心柔和,比此世的聖者更為優越,若不如此者,誓不覺悟。

十、若我得成佛道,十方世界一切人類聞我名號,以深切的信念不計較生死,如不能得到無障礙的高深智慧者,誓不覺悟。

如今,我已立下這些誓願,如果不能圓滿達成這些願望,誓不覺悟。這無限光明的聖者照注所有國家,救度此世中的痛苦,為了一切人類,開啟了教法的寶藏,布施出廣大的功德之寶。

(二)立下這等願望,經過長不可計的時間,積聚功德,成立清淨國土,已在遠古之前成佛,目前正在安樂的世界演說教法。

那個國度清淨安樂,脫離苦惱,充滿覺悟之樂。衣著、食物乃至一切,均屬上乘,都按照彼國人類心中的想像,如願地顯現在面前。清爽的涼風徐徐吹動著寶樹,教法的聲音響動四方,聽到的人,心中的積垢一掃而空。

——無量壽經卷上

而且,彼國有各種不同顏色的蓮花開放,散佈著異香。每朵蓮花有數不可計的花瓣,每一片花瓣都閃爍著光輝,光輝中都是在演說佛智慧的教法,聆聞的人都能安住在佛道之中。

(三)現在,十方各處的一切佛都在讚美這尊佛的聖德。

任何人,聽到這尊佛的名號,祇憑那信仰、歡喜的一念,即可得生彼佛的國土。

到達彼佛國土的人類壽命無量,而且發起去救度其他人類的願望,積極從事而勤奮不懈。

從所立的這些願望中,可以體認到,那是已經脫離執著,覺悟了無常,一方面為自己,同時也去實踐利益別人的行為,與人類同時生起慈悲,不為這世俗生活的累贅所執著。

人們一方面知道這世界中的苦惱,同時也了解佛陀慈悲無量的可能性。在人的心目中,沒有執著,也沒有自己與別人的區別,對於來、去、行、止都無拘束,心情完全解脫自由,而且佛陀的垂賜慈悲,亦以這樣的人為其對象。

因此,如果有人聽到佛的名號,歡喜興奮,祇要一念稱佛名號,其人必將獲致莫大利益。縱然跌進充滿火焰的世界中,得能聽聞教法,亦當信受歡喜,依照教理去奉行。

如果人們誠懇地希望得到覺悟,無論怎樣,不依仗佛的力量是辦不到的。沒有佛的力量,而能得到覺悟的,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無量壽經卷下

(四)現在,這尊佛,不是在遙遠的未知處,彼佛的國土雖然相隔得很遙遠,但想佛、念佛的人,佛就在你的心中。

首先,把佛的印象映現在心中,見那千萬道金光閃爍,有八萬四千種特徵,每一種儀態和特徵都有八萬四千道光芒,每一道光都照注著念佛的人,而一無遺漏,盡行含攝不棄。

拜見這尊佛,等於是拜見佛的心。佛心是最大的慈念,具有信心的人,當然可得救度。他們即使不知道或是忘記了佛的慈悲,也同樣可以得到救度。

有信心的人,佛給他與佛同在的機會。如能念佛想佛,彼佛的印象是普遍存在於一切處的,即可入於一切人的心中。

所以說,此心想佛時,實際上他的心就具備圓滿的儀態和特徵的佛;此心就等於是佛心,此心當下即可成佛。

具有清淨正當信心的人,必須勾畫出「我心即佛心」的想法。

(五)佛身有很多表相,因應各人的心力所及而顯現,充滿世界而無限量,不是人心的思考所能達到。宇宙大自然以及人類種種的形相中,都可以仰望得到。

但是,念佛名號的人,必定可以瞻禮到他的表相。這尊佛經常有兩位菩薩所陪伴,應念佛人的迎請,來到他們的面前。佛的化身雖然遍滿一切世界,但祇有具信心的人,纔能瞻望到。

即使你所想的是佛的假相,也可以得到無量的幸福,何況拜見到真實的佛,其功德更不可限量。

(六)因為這尊佛的心,是大慈大悲,智慧無量,任何人都可以得到救度。

人,由於愚癡,纔犯下嚴重的罪行,心裏經常懷著貪婪、瞋恨和愚癡的想法。口說虛謊、巧言、廢話、惡口、挑唆等語;身犯殺生、竊盜、邪惡的愛欲等十項惡行的人,為了這些罪惡的行為,要去永遠接受那未來的痛苦。

此人當臨命終時,道友們懇切地教導他說:「你現在為苦所逼,很難發起念佛之心,那麼,趕緊振作,一心稱念佛的名號吧!」

這人心意專一地稱念佛號,一聲聲,深入到迷惘、幻妄之境,將一切罪業消除,得到解脫。

人如能稱念佛的名號,即可把永無盡際的迷惘世界中的罪業消除。況且,如能達到一心專念的境界,功德將更為殊勝。

誠懇念佛的人,猶如白蓮花般的莊潔,代表慈悲與智慧的二位菩薩為其道友,經常不離於正道,終將得生淨土。

因此,人們必須學習這種言語,這言語就是稱念佛的名號。

——觀無量壽經

第二節  清淨的國土

(一)如今此佛正在演說教法,彼國的人類都不知苦惱為何物,祇是快樂地過活,因而被稱為極樂。

彼國有座七種寶物造成的水池,其中淨水澄瀅,池底舖著黃金的砂礫,盛開著車輪般的大蓮花。那蓮花,燦放著青色的、赤色的、白色的光芒,清香飄盪於四際。

而且,水池周圍有用金、銀、青玉、水晶四種寶物建成的樓閣,用寶石作的臺階。在別處也有突出池面的欄干,用裝飾寶玉的幕帘圍繞著,茂密清香的花朵開滿在這中間。莊嚴而神聖的音樂在空中鳴奏,大地映照黃金色的光輝,晝夜不停地降落天花,彼國人類用花盤接盛著,持往其他的佛國,供養無數的佛。

(二)在彼國的園中,有白鶴、孔雀、鸚鵡、百舌鳥等,經常歌唱著優雅的聲音,瀰漫著善與德,宣布教法。

彼國的人們聽了這聲音,都曉得念佛、思惟教義、想念人們的和合。不管是誰聽了這聲音,都猶如聽到佛音,振奮了對佛的信心、振奮了聽聞教法的欣喜、振奮了與一切國土接受佛教人們的友情。

微風起處,吹過珍寶的行樹,觸動燦爛的鈴網,發出微妙的音響,一時之間,百千種音樂都交響起來。

聽到這種聲音的人,自然會念佛、思惟教義、想念人際間的和合。彼佛的國土,具備了如此的功德和美的裝飾。

(三)何以此國的佛被稱為無量光、無量壽呢?這是因為此佛的光明不可稱量,照徹十方各國而無障礙,而且彼佛的壽命也無限量,因而得名。

而且,往生到彼國的人們,都不會再度沉淪到迷惘世界,其數量無有盡際。

復次,仰仗此佛之光,覺醒於創新生命的人類,其數亦復無量。

如能經常把此佛名號保持在心中,經過一天乃至七天,心意專一、不稍淆亂,此人在臨命終時,彼佛將率同許多聖者,出現在此人面前,他的心不作顛倒之想,即刻往生彼國。

如果有人聽聞到彼佛的名號,並信受其教法、守持佛道,必將獲致無上的正覺。

—阿彌陀經

【書籍目錄】
第1頁:佛教聖典(佛陀篇) 第2頁:佛教聖典(教法篇)
第3頁:佛教聖典(修道篇) 第4頁:佛教聖典(道友篇)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