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悉達多和車匿都馬不停蹄,但抵達釋迦國邊境的時候,已是天亮。他們沿著橫跨面前的阿陸瑪河,向下游而去,直至找到淺水之處,才騎著馬越過河流。再走一段路,他們便來到一個森林旁邊。一隻花鹿在樹叢中穿插著。鳥兒在附近飛來飛去,一點也沒有被人跡騷擾。悉達多從馬上跳下來。他撫摸著金蹄的鬃毛,微微笑著。
「金蹄,你真了不起。你幫忙我來到這裡。我為此很是感謝你。」
馬兒抬起頭來,親切的望著主人。悉達多從馬鞍下抽出一把短劍來。跟著,他左手拿起自己長長的頭髮,右手則揮劍把頭髮割了下來。車匿也從馬上跳下。悉達多把頭髮和短劍都交給了車匿。然後他又除下頸上的寶石項鏈。
「車匿,帶著我的項鏈、短劍和頭髮回去交給我的父親。請你轉告他,對我要有信心。我並不是因為自私或想逃避責任才離開家庭。我現在出來是為了所有眾生。請代我勸慰大王和王后,安慰耶輸陀羅。我懇請你這樣做。」
當車匿伸手去接那項鏈時,淚水從眼淚裡湧出來。「王太子,每人都將會十分傷心。我不知道應該對大王、王后和耶輸陀羅王妃說些什麼。太子,你有生以來都是睡慣高床軟枕,又怎可以像個苦行者般在樹下呢?」
悉達多笑笑。「別擔心,車匿。我可以像他們一般生活。你回去後一定要告訴他們我的抉擇,以免他們為我的失蹤而擔憂。現在就讓我單獨留在這裡吧。」
車匿抹去眼淚。「太子,請你讓我留下來照顧你。請你大發慈悲,因為我實在不想帶如此傷痛的消息,給我所愛戴的人!」
悉達多拍了拍他的肩膊,用很認真的語氣說道:「車匿,我是需要你回去報訊給我的家人的。如果你是真的關心我,請你照我說的去做。車匿,我不需要你在這裡。沒有一個苦行者需要隨從!請你立刻回去吧!」
車匿雖然很不情願,但只能遵照太子的吩咐去做。他小心翼翼的把頭髮和項鏈放到他的外衣裡,又把短劍插放在馬鞍內。他緊握悉達多的手臂在他的雙手裡,牢牢的拉著他,說:「我會如你所吩咐去做的。但請太子你一定要記著我,記著我們所有人。你找到大道時,請千萬別忘記回家。」
悉達多點頭,給車匿一個表示肯定的笑容。他又再輕撫金蹄的頭。「金蹄,我的好朋友,回家去。」
手執金蹄的彊繩。車匿騎上自己的馬匹。金蹄轉過頭來最後一次看悉達多,他眼中的淚水不比車匿的少。
悉達多一直望著車匿和兩匹馬消失蹤影,才轉向森林那邊,開始走進他生命的新一頁。從此,天幕將是他的屋蓋,樹林就是他的家。一股舒泰滿足的感覺冒起。就在這時,一個男人從森林中行出來。因為這人穿著一件當時沙門慣穿插的披搭,驟看過去,悉達多還以為他是一個修道者。但細看之下,悉達多發覺他手執一把弓,後面還背著一筒箭。
「你是個打獵的,對嗎?」悉達多問道。
「沒錯。」那人答道。
「既然你是獵人,為什麼你穿得像個沙門?」
獵人笑著說:「就是全靠這件道袍,動物才對我全不防犯,使我可以容易射中他們。」
悉達多搖頭。「那你就妄用了真正修道者的慈悲了。你同意把你的道袍和我的衣服交換嗎?」
獵人看見悉達多的王服,知道是無價之寶。
「你真的想與我交換?」那獵人問。
「當然啦,」悉達多說。「如果把這些衣服賣了,你一定有足夠金錢做些小買賣,不用再打獵了。至於我,我有需要有一件道袍,因為我要做個沙門。」
獵人歡喜若狂,交換完衣服之後,便立刻拿著悉達多的華服匆匆離去。悉達多現在有著真正沙門的相了。他行入森林,在一棵樹下坐了下來。作為一個出家人後,他第一次禪坐。經過在王宮中漫長的最後一日,和在馬背上渡過的整個秋夜,悉達多現在體驗到安然的舒暢。他靜坐著,細心地欣賞和倍養那份初踏入森林便已察覺到的自由解放感覺。
陽光從林樹中透入,直射到悉達多的眼睫毛皮。他打開眼睛,看到一個沙門站在他前面。這個沙門的面容和身體都很瘦,而且更像備受生活上的折磨似的。悉達多站立起來,合掌作禮。他告訴沙門他才剛剛離開家庭,所以還未有機會求得導師。他表示準備前往南面阿羅羅迦羅摩大師的修道中心,問問那裡可否收他為徒。
僧人告訴悉達多他也曾跟阿羅羅迦羅摩大師修習,並且知道大師現在已在吠捨離城以北開設了修道中心,超過四百人在那裡雲集受教。他還表示知道怎樣前往,而又可以親自帶悉達多去那裡。
悉達多跟著他穿過森林到一條小徑。這條小徑繞過一座小山後,又進了另一個森林。他們一直行至中午,而僧人就在這時,開始教悉達多怎樣去搜集野果和可吃的青蔬。他告訴悉達多如果找不到這些的時候,是需要挖掘根莖來充飢的。悉達多知道自己將會長時間住在森林裡,所以他問清楚所有可吃的食物名稱,然後小心的把它們都記下來。他知道原來僧人是個只靠這些食物維生活的苦行者。他的名字叫巴咖衛。他也是告訴悉達多阿羅羅迦羅摩大師並不是修苦行的。除了採集山林裡的食物,他跟他的門徒都會乞食或接受附近村民的供養。
九天之後,他們終於到達阿魯毗耶附近阿羅羅迦羅摩大師的叢林道院。他們抵達時,阿羅羅大師正在為四百多個門徒開示。他看上去大概七十多歲。雖然似很瘦弱,便他卻目光炯炯,聲音宏亮如鼓。悉達多和他的同伴坐在大師弟子的外圍,細心聆聽著大師的講教。開示完畢後,所有的弟子便自自走入林中,繼續修習。悉達多走過去跟大師見面,很恭敬地自我介紹:「尊敬的導師,我懇請你收我為徒。我希望在你的引導之下生活和修學。」
大師聽他這樣說,便把悉達多仔細端詳,然後表示接納他的要求。「悉達多,我很高興收你為徒。你可以在這裡住下來。你照著我的方法和教導去做,很快便應可悟道。」
悉達多俯伏地上,以表示感激和高興。
阿羅羅大師居住在一間門徒為他建成的茅房。樹林的四周都布了其他弟子自住的茅舍。當夜,悉達多找到一處平坦的地面躺睡,以樹根作枕。因為日間長途中跋涉,他疲勞得躺下來便熟睡,直至天亮。當他醒來時,太陽早已出來,而整個森林都充斥著鳥兒的歌唱聲。他坐起來。其他的僧人已經做完早課的禪坐,正準備進城裡乞食。他們給悉達多一體缽,又教他怎樣行乞。
他跟著其他的僧人,持著缽進入吠捨離城。第一次持缽乞食,悉達多才恍然明白到出家人與在家人的生活原來是如此密切一僧人是依賴在家眾供應食物的。他學會持缽的正確方法,又學會怎樣行路、站立、接受食物、以及誦經來答謝供養。當天,悉達多獲得一些有咖哩汁的飯。
與他新相識的同修回到林中,他們一起坐下進食。他吃完後,便往阿羅羅大師那裡接受修行上的指導。阿羅羅正深入禪定的坐著,因此悉達多便靜默的坐在師前面,也盡量把自己的心收攝起來。過了很久,阿羅羅張開眼睛。悉達多急忙伏在地上求教於大師。
阿羅羅替這個新來的弟子開示有關信念和精勤的重要,並示範教他怎樣呼吸以達到定境。他解釋說:「我的教儀並不只是理論。知識是從親自體驗和證悟得來的,而並不是從思想上的爭辨所得。為了要達到不同層次的定境,你必需把一切以往及未來的念頭全部清除。你必定要只專註解脫。」
悉達多再問完有關對身體感官的控制後,便恭敬的多謝老師,然後慢慢的行往樹林裡找一處適當的地方自修。他收集了一些乾枝樹葉,在一顆婆羅樹下造了一間小房子,以便使禪修得以成就。他很勒力修習,大概每五至六日,他便會再往請教阿羅羅有關他修行時所遇到的各種難題。在短短的時間內,悉達多已有很多可觀的進步了。
他禪坐的時候,已能夠把念頭放下,甚至對過去和未來都全無牽掛。雖然他感到思想和執著的種子仍然存在,但他已達到一種平靜和喜悅的妙境。數星期後,悉達多的定境進展到連思想和執著的種都化解了。跟著,他再進一步達到禪悅和非禪悅兩者皆亡的境界。他只覺得五樣感官的門道都已閉上,而他的心境就寂靜平和得像風平浪靜的湖水。
當他報告他的成果給阿羅羅大師時,大師訝異。他告訴悉達多,在這短短的時問而有此成績,他的進展實在難得。於是,他再教悉達多怎樣達至『空無邊處』的定境。這是自心和太虛合而為一的境界。在這個境界裡,所有法界現象都湛然不生,因而了悟到空虛乃萬法之源。
悉達多遵照大師的指導去做。雖然不到三天,他己證得此境,但悉達多遠未覺得『空無邊處』的境界,能把他從最深的憂慮悲哀中解脫出來。察覺這些的存在,對他的修行構成了障礙,因此他又去請教阿羅羅了。大師對他說:「那你應該再上一個層次了。『空無邊處』與你的自心本體相同。它並非意識上產生的客體,而是意識本體。你現在需要體證『識無邊處』的境界了。」
悉達多回到林中他修行的地點,靜修了兩夭,便已證得『識無邊處』的定境。他體悟到自心實存於宇宙每一法之中。但雖然如此,他仍感到受壓於最深的悲憂煩惱。他再一次問教於阿羅羅大師,以釋疑難。大師用深感敬佩的眼神望著悉達多說:「你已很接近目標了。回到你的茅舍去靜思萬法虛妄的性體吧。宇宙萬物皆是自心所造。我們的心乃萬法之源。色、聲、香、味、以及觸感的、辨別冷熱、軟硬等,全都是唯心所造。它們的存在並非如我們一向想像之中。我們的意識就如畫師一般,把萬事萬物描繪創造出來。如你一旦達到『無所有處』的境界,你便已成功得道了。這就是了悟到自心以外,一無所有的境界。」
這個年輕的僧人合掌表示他對老師的感謝,然後回到森林裡。
悉達多跟阿羅羅迦羅摩修學時,同時認識到很多其他同修。他們都被悉達多的慈和親切態度所吸引。很多時,悉達多未有時間尋食,已發覺茅房外放著食物。當他禪坐起來,通常都會有其他僧人留住了香蕉或飯團在門外給他。很多僧人都親近悉達多以便向他學習,因為他們曾聽大師讚賞他的進展和成就。
阿羅羅大師曾問及悉達多的背景,因而知道他是王子出身。但若被其他人問及此事,他只會笑而不答,或謙遜的說:「這不重要。我們最好只是談有關修行大道的經驗。」
不到一個月,悉達多便證得『無所有處』的定境。喜獲此境,他在跟著的數個星期裡潛心用它來擺脫心識探處的障礙。雖然這個禪定層次已非常之高,但他仍覺幫不了他解決問題。最後,他又回去見阿羅羅大師了。
阿羅羅迦羅摩坐著,細聽悉達多要說的。他雙目發亮,表示著極度恭敬和讚歎地說:「悉達多,你極有天份。你已達到我可以教的最高境界了。我所做到的,你都已徑做到了。我們不如起來教導這群僧人吧。」
悉達多默默地考慮大師的邀請。『無所有處』的境界的確是寶貴的禪果。但既然它仍未可以解決生死和擺脫苦惱,它便仍不是究竟全面的解脫。悉達多的目標不是在於領導僧眾,而是在找到真正解脫之道。
他合掌答值:「我尊敬的老師,『無所有處』不是我的最終目標。對於你這段日子裡給我的關懷和照顧,請你接納我的衷心感謝。我現在求你允許,讓我離開大家到別處繼續尋道。這幾個月來你對我的悉心教導,我實在萬分感謝,並必定銘記於心。」
阿羅羅迦羅摩大師有點失望,但悉達多的去意已決。第二天,他又再次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