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人間佛陀 于凌波居士著

人間佛陀 于凌波居士著

第九講 證得涅槃的大道——八正道

[日期:2010-12-0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于凌波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九講  證得涅槃的大道——八正道

一、  佛陀的中道思想

印度的傳統宗教婆羅門教,向來有以修行而達到身心苦惱之解脫的思想。奧義書哲學的最終目的,即在於以修行而求得解脫。該書中嘗曰

脫離住於彼胸一切之愛欲時,是時死為不死,而體現為梵。破壞胸中一切之繫縛時,是時死為不死——此實( 優波尼沙陀 )教旨也。奧義書中所列的修行德目,有真實苦行、梵行、不殺生、慈善、誠實語等。

耆那教立二諦說,建立精神原理的生命( 有命、靈魂 ),和物質原理的非生命( 無命,非靈魂 ),這是心物對立的二元論。自性清淨的生命被非生命所掩蔽——即微細物質流入生命,名之為業。此業繫縛生命,輪迴諸趣; 必修苦行,使舊業消滅,新業不生,生命完全和物質分離,上升到超世間,就是解脫——涅槃。

有耆那教的自苦派,亦有縱欲快樂的順世派。六師外道中,富蘭那、阿夷多等就是屬於快樂主義者,甚至於有謂愛欲之樂為人生最高理想,即是涅槃者。由古代印度的女神崇拜,到後來印度教的性力崇拜,都與這一思想有關。而苦行尤為外道普遍的修行方法。如當時的[ 六種苦行外道 ],修自餓、 投淵、赴火、自墜、寂坐,或持牛戒狗戒等修行方法。<本行集經>二十四稱:

[ 或有裸形,或臥棘上,或臥板上………或臥塚間,或蟻蛭內,猶如蛇居………或復有用沙土煙塵,以塗坌身,正立而住,或不梳洗頭首面目,發如螺髻,拳攣而住,或復拔發,或拔髭須………]。

以上種種修行方法,目的無非是求得生天或解脫。但這些苦行或欲樂,都是一些極端的行為,兩者對於達成人生的理想目的全無益處,皆非證道之因。佛陀在王宮為太子時 ,當有過欲樂經驗,出家之後,六年苦行,知兩者俱非真義,當摒去苦樂極端,行於中道。

所以佛陀證道之後,首次在鹿野苑為五侍者說法時,就為他們開示中道德目。這在南傳的中阿含<羅摩經>、和漢譯的<過去現在因果經>中都有記述。如<因果經>卷三記述,佛陀抵達鹿野苑時,五侍者以佛陀在苦行林中,接受農女的乳糜供養,似為退轉道心,五人不告而別,到鹿野苑修苦行。此際遙見佛陀抵達,相約互不起立禮敬。及至佛陀到達,五人不覺均從座起,禮拜奉迎,互為執事。佛陀教示五人曰:

爾時世尊,語喬陳如言: 汝等莫以小智輕量我道成與不成,何以故,形在苦者,心則惱亂,身在樂者,情則樂著,是以苦樂,兩非道因。譬如鑽火,澆之以水,則必無有破暗之照; 鑽智慧火,亦復如是。有苦樂水,慧光不生,以不生故,不能滅於生死黑障。今者若能棄捨苦樂,行於中道,心則寂定,堪能修彼八正聖道,離於生老病死之患。我已隨順中道之行,得成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陀的中道思想,首次是在此提出的。以後在大乘佛教中,發展為空宗以八不為中道,有宗以三性為中道,天臺以實相為中道,華嚴以法界為中道。而最初的中道,是指遠離苦行與欲樂兩種極端的修行行方式,以不苦不樂的中正穩健的態度,修持八正聖道。

二、  八正聖道新詮

八正道是八種正道,何以用[ 八正道 ]一詞而蓋括之? 因為在實踐修行上,八正道有其互相資助的關係,必須是齊頭並進,缺一不可,所以把八正道看成[ 單一名詞 ]。如<雜阿含 >七八七經謂:「 正見者能生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七八八經中亦有相似的教示。現在根據原始經典的教示,予以簡化及語譯如下:

[一]、正見:正見的意思是:正確的見解,正確的人生觀。自世間法來說,做為一個佛教信徒,要正確的認識善惡業報,三世因果。並且崇信三寶,孝順父母,守五戒,行十善,這是世間正見; 以出世間正見來說,就是徹見緣起法、四聖諦的智慧,用正覺去觀察,用正思維去抉擇,向涅槃之路精勤修持。

與正見相反的是邪見,就是一切錯誤的見解。諸如懷疑因果,否定業報,不知緣起法、四聖諦,執著於身見、邊見、戒禁取見等等。正是因為當時印度社會邪說充斥,所以佛陀說八正道,首先以正見總其綱領。

[二]、正思維: 思維是思量分別,正思維、是由正見所引起的正確的思量分別,這是指三業中的意業而言。自世間法及出世間法來說,都是指無欲、無嗔、無害心三種想法。即是說在思維上遠離一切貪、嗔、癡、慢、疑等煩惱,而保持心理上的純正。這種無貪、無嗔、無害之心的純正意志,表現出的行動就是正語、正業與正命。

[三]、正語: 是正確的、如法的語言。這是指三業中的語業而說的。經典上說,妄語、綺語、兩舌、惡口,是十惡業中的四種語業。妄語就是虛偽不實的慌話,綺語就是有挑逗性的輕薄話,兩舌是挑撥離間、破壞他人感情或從中謀取利益的假話,惡口是粗暴鄙俗、或尖刻惡毒的的罵人話。修道的人,遠離以上四種口業,以誠實語、質直語,柔軟語和諍語對待他人,以啟發他人的向道之心。

[四]、正業: 是正當的、如法的行為,這是三業中的身業而說的。經典上說,殺生、偷盜、邪淫是身體的三種惡業,殺生不僅指殺人,包括故意殺害一切生命; 偷盜是竊取他人財物,雖一針一線之微,不告而取即謂之偷; 邪淫,是不正當的性行為。熹離以上三種惡業,進一步愛護生物,布施資財,宣揚正法,保持夫婦的正常關係( 出世間法要完全斷絕愛欲 ),這就是正業。

[五]、正命: 正命是正當的生計,也即是遠離邪命,佛陀住世時代。社會上有[ 五邪命 ]——五種以詐欺為手段謀生的職業,是:「 詐現異相、自說功德、占相吉凶、高聲現威、說得供養 ]。這就像現在的江湖術士,看相算命,風水地理,以至於乩童神棍,自稱通靈,或自稱有神通,有鬼神附體等等,來謀取錢財。

正當的資命生計,不但不開賭場、開妓院、販買毒品,同時也不從事屠宰、捕魚、打獵等傷害生命的行業。更進一步說,間接傷害生命如販買獵槍漁具,也是義不當為。

[六]、正精進: 正當的努力。依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來修行,相續無間,勇猛策進,是正精進。<大智度論>中以[ 四正勤 ]為精進目標,即已生惡為斷除,未生惡使不生,未生善為生起,已生善使增長。不僅修道上努力精進,在世間法上說,或研究學問,或經營事業,或從事任何職業,都應該精進不懈,始能有所成就。如果遊手好閒,懈怠墮落,虛度一生,與草木同朽,實在可憫。

[七]、正念、正念是正淨的憶念,修道的人以[ 四念處 ]為正念,即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以世間法來說,時時提高警覺,保持冷靜清醒,以免因疏忽而造成重錯誤。如攀高失足,駕車肇禍,都是不能保持正念所致。

[八]、正定: 正定,是精神集中、與心境平靜。這在出世間法說,是正確的,正統的禪定。禪定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明白,留在後面再說。在世間來說,一個有修養、或擔大任的人,亦必有相當的定力。<大學>一書謂:「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由此可見,定力是一種精神修養。如果遇事驚慌失措,六神無主,如何能擔當重任呢?

三、  三十七助道品

佛陀在菩提樹下所證悟的真理,是澈見緣起法。而四聖諦是體悟緣起的方便法門。所以佛陀一生教化,以四聖諦為教法綱要。而四聖諦中尤為重要的,是道之實踐,由修八正道而達於涅槃。所以原始佛教經典中,曾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地方討論這個問題。後來部派佛教以八正道為基礎,組織成[ 三十七助道品 ],作為實踐的綱領,茲略述如下:

三十七助道品,亦名三十七支,或三十七菩提分法。簡分為七科,名目如下

[一]、四念住:亦有譯為四念處者。念是憶念,住是安住,即憶念安住於以下四者:

(1)觀身不淨。(2)觀受是苦。(3)觀心無常。(4)觀法無我。

[二]、四正勤: 亦有譯為四正斷者。正勤是以正見的基礎上勤求精進。四正勤即:

(1)已生善令得增長。(2)未生善令得生起。

(3)已生惡令得斷除。(4)未生惡令不生起。

[三]、四如意足:亦有譯為四神足者。足為所依之義,如意為所願皆隨。四如意足是:

(1)欲如意足。(2)勤如意足。(3)念神足。(4)思神足。

[四]、五根: 根有生長及護持兩種意義,如樹之有根,能開花結果; 修道者依此五根,能成道果; 樹根能護持其枝葉鮮潤,此五根能護持道念不令喪失。五根是:

(1)信根。(2)進根。(3)念根。(4)定根。(5)慧根。

[五]、五力: 力者,於前五根,有增長發生之力量,能排除一切障礙,不為他法所伏,而能摧折他法。五力是:

(1)信力。(2)進力。(3)念力。(4)定力。(5)慧力。   

[六]、七菩提分: 菩提譯為覺,故又名七覺支。這是由前之根力既固,由慧力發出正智,善能覺了。這七覺支是:

(1)擇法覺支。(2)精進覺支。(3)喜覺支。(4)除覺支。(5)舍覺支 。(6)定覺支。(7)念覺支。   

[七]、八正道分: 此即(1)正見。(2)正思維。(3)正語。(4)正業。(5)正命。(6)正精進。(7)正念。(8)正定。

其實,三十七道品前面的二十九品,部分仍是自八正道開展而來。如四念住,就與八道中的正念相同。四正勤,也就是八正道中的正精進。七覺支中的精進覺支,與四正勤全部,五根中的精進根,五力中的精進力,以及八正道中的正精遁進全都相同。四念處又與五根中的念根,五力中的念力,七覺支中的念覺支,八正道中的正念重復。八正道中的正定,又見之於四如意足中的定如意足、五根中的定根、五力中的定力等等,認真對照,不重復的不過十二三個專案而已。

四、  戒定慧三學

實踐修行的德目,基本上仍是以八正道為基礎。八正道可攝入戒、定、慧三學,所以修戒、定、慧,也就是修八正道。其統攝的情形是

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四支即是戒學。

正念、正定二支即是定學。

正見、正思維二支即是慧學。

<翻譯名義集 >中,為戒、定、慧三學下界說是:

道安法師云: 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二者禪定,三者智慧。斯之三者,至道之由戶,泥洹之關要………羅什法師云: 持戒能摧伏煩惱,令其勢微;禪定能遮煩惱,如石山斷流; 智慧能滅煩惱,畢竟無餘。

一般說來,戒是止惡修善,依此資定; 定者息緣靜慮,依此發慧; 慧可破惑證真,依

此證果。茲再分述如下

[一]、戒學: 戒學依律而立,佛陀住世時,訂下種種戒律。佛涅槃後,大迦葉主持結集,由優波離以八十次誦出,稱為八十誦律,後來分為五部,就是三藏中的律藏。

戒有在家戒與出家戒之分。在家正信士持五戒,出家沙彌持十戒,比丘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持三百四十八戒,不能一一細述。戒的目的,在於除惡向善,改正惡習。所謂修行,無非是修正我人不當的行為、習性。我們在家信眾,如果能認真的守五戒,行十善,先在社會上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公民,繼而進解脫之道。

[二]、定學: 定即禪定,原語禪那,原意是從思考而來,所以漢譯為靜慮、或思維修。思維修是指[ 思維教法 ],即是冥想; 靜慮是[ 息慮凝心 ],使精神集注。佛陀住世時代,印度的婆羅門教和外道都修習禪定,佛陀初出家時,即隨阿邏邏伽羅摩和郁陀伽羅摩學習禪定。禪定是獲得涅槃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當時修禪定者,有[四禪八定]的層次。即是色界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及無色界四禪——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的八種定。限於時間,不能細述。

[三]、慧學: 慧學之慧,即智慧之慧。而此智慧,不是世智辯聰,而是般若正智,即澈見緣起法、四聖諦的智慧。學佛的目的就是求得智慧,因為智慧能破煩惱,證涅槃。

五、  修道之過程與證果

佛陀住世時代,佛弟子循八正道實踐修行,就可建立阿羅漢的解脫知見和一切勝行,而證入阿羅漢果。據原始經典所載,僧團中出家比丘修行,除乞食傳道外,主要是打坐修定。比丘共住之時,尚有所謂[ 法談 ]——共同討論佛法義理。所以僧伽生活,言則[ 法談 ],行則寂默——即是修定。比丘捨親割愛,剃度出家,目的就在於開悟證果。

在修習的進程中,在形式上證果分為四個階段,稱為羅漢道四果。這四果是

[一]、須陀洹: 是梵語須陀槃那 Srotapauna 的音譯,義譯預流,是預入聖賢之流的的意思。得此果者,長則七次輪迴於人間天上,即得涅槃。

[二]、斯陀含: 是梵語 Sakkadagami 的音譯,義譯為一來,以其尚須一度入人道或天受生,故名為一來。

[三]、阿那含: 是梵語 Anagami 的音譯,義譯為不還,以其死後不再來人間受生,即於天界得涅槃,故名不還。

[四]、阿羅漢: 是梵語 Arahan 的音譯,義譯為應供,此為最高解脫果位,適應於人間天上的供養,故得應供之名。即所謂[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我已經從煩惱、生死中解脫出來; 清淨的梵行已經建立,一切義務職守都已做完,自己證知不會再入輪迴中接受果報。

以上四果,前三者尚為有學果,故稱為有學聖者,阿羅漢則所作已辦,亦無所學,故稱為無學聖者。

涅槃是可以當生成就的,即所謂[ 有餘涅槃 ]。但證得阿羅漢果的聖者,與常人有何不同之處呢? 由經典上探索,主要在於其精神境界。這就是情執解脫的結果,如其心境開朗,超越於苦樂、毀譽、得失,即所謂[ 八風吹不動 ]的境界。尤其是當遭遇變故、拂逆的時侯,則可看出與常人不同之處。如佛陀涅槃時,多數弟子悲泣哀痛,失其常態; 而少數證果的弟子,則默念佛陀遺教,[ 生者必死,成者必壞,盛者必衰,合者必離 ]。雖佛亦不能逾此緣起法則,而在籌謀遺教相續之計。

有兩則小故事,可以看出證果者的境界。佛弟子中有一個名叫沙彌底崛多的,在修行中患了癩病,四肢潰爛,十分痛苦。佛陀到病寮中去看他,為他說受為苦感,五蘊非我。沙彌底崛多精進修行,獲得解脫,他死前自作偈曰

[ 前生所為業,今生受此苦,他生之苦因,今則已滅盡 ]。

另有一位已證果的優婆先那比丘,一日在山洞中坐禪,為毒蛇所咬,毒氣立即周遍全身,他自知不免於死,喊同修比丘把他移到洞外。這時舍利弗見到了,見他面部表情溫和,與平常無異,問其原因,優婆先那說

[ 因悟五根六界,一切均非我及我所,肉體之死,殆無所關 。]

遂從容死去。舍利弗作偈讚歎曰

[ 久殖諸梵行,善修八正道,歡喜捨壽命,如人愈重病 ]。

這種於瀕死之際,容色如常,高談法義,從容而逝,真是置身於物外了。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講 佛教誕生的背景 第2頁:第二講 百家爭鳴——思想混亂的時代
第3頁:第三講 長夜中的真理之光——佛陀證道 第4頁:第四講 僧伽——僧團的成立與發展
第5頁:第五講 佛陀證悟的真理——緣起 第6頁:第六講 生命流轉的連鎖環——十二緣生觀
第7頁:第七講 緣起的組成架構——三法印 第8頁:第八講 緣起說的具體表達——四聖諦
第9頁:第九講 證得涅槃的大道——八正道 第10頁:第十講 四十五年遊行教化
第11頁:十一講 佛陀的遺教——以己為洲、以法為洲 第12頁:第十二講 佛經結集與佛教流傳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