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利
壬午年七月初一
2002年8月9日
作為凡夫,盡心盡力利他的最好方法就是修慈悲菩提心。如果能在相續中生起菩提心,並且不失壞,則不會墮三惡趣,即使業障深重,不幸墮入,時間也短如彈指。
一位居士曾問種敦巴:「若不捨離菩提心,是直接或間接利益眾生的因嗎?」種敦巴回答說:「這是利益眾生最好的因。若不捨離菩提心,則不會墮三惡趣,並成為不退轉者。若因前世業力深厚等特殊原因而轉生惡趣,也會因一剎那憶念菩提心的威力立即得以解脫,獲得人天善趣果位。」
某些自詡為大乘佛子的人,雖然在表面上做了一些利益眾生的事,實際上只是為了自己不墮三惡趣,或僅僅考慮自己的成就。雖然他在修法之前也發所謂的菩提心,最後也將善根回向菩提,但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害怕如果不發菩提心,就不能成為大乘法;如果不回向,一旦生起瞋心,善根就會失壞,自己的功德就浪費了。這樣自己就不能成佛,就不能消除痛苦。這樣的發心,只是表面上的大乘法,實際與聲緣無異。
我們不能妄圖利用菩提心來達到個人的目的,這樣做的結果只能適得其反。無始以來,我們就是因為考慮自己太多,才會生生世世流轉輪迴。而諸佛菩薩卻將個人得失棄置於不顧,反而獲得了佛菩薩的果位。由此可見,所謂的二利是相輔相成的,僅僅考慮自利,不但不能利他,連自利也是癡心妄想。
所以,在作任何善事之前,我們都應該捫心自問,自己發的究竟是什麼樣的菩提心?是否能做到問心無愧?自己相續中是否真正具有菩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