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斯眺和朗加哲
現在,我要略略形容一下我所居住的寺院和附近的環境狀況。
地主阿道沙魯賓送給修曼寺兩座城堡,除此而外,還包括很多土地,總面積大概有一百方里之多。
這一個地區有很多農民,那屬於高原民族。
這一帶的主要產品是鹽和木材,木材出自生長在曲水(Tzichu)和基河(Kechu)附近的精壯樅樹。農產不多,穀類只有薏米和少數麥;蔬菜只有菠菜、蘿蔔和一種很細小的韭菜。
這裡的山坡上長滿了短草,足夠供給人們所馴養的羊和犛牛食用。山坡下面的低地有很多小溪,溪旁長著一排排楊柳樹,還有帶著香氣的杜松。在短促的夏天,美麗的野花到處盛開。
阿道沙魯賓所贈的大城堡,位於甘露山上,被一座較小的城堡保護著,這兩座建築物都成了德斯眺的寺院。
小城堡的用處很大,集會堂和主要的圖畫館都在裡邊,總方丈的房間就在集會堂的上面。其他的房間,有些用來貯藏食物,有些用來存放寺院珍藏的東西。
當我在德斯眺的時候,寺院裡約有三百多個僧人。其中一百七十個是守全戒的出家僧人,其餘的一百三十多個是守部分戒律和新進入的僧人,當中還有些是僧人的弟子。這些僧人的弟子,都已經受了禁慾的戒律。他們都住在兩或三層高的狹小建築物中,這些狹小的建築物,位於斜斜的山坡上,一路向下,直伸展到河邊。
在較低平的土地上,另外還建有一座集會堂,這座較小的集會堂分成兩個部分,其中一部分是給八歲到十四歲的小僧人用的,另外一部分則是大眾共用。
這座集會堂的進口處設有一個寶座,這個寶座是給格裡(geko)——一個年長的僧人用來視察和管理四周紀律所用。
在格果的寶座之後,建有更多的寶座。幾位資格頗高的僧人,盤著腿坐成一排,兩旁更坐有他們的侍從,那些高僧的責任是替方丈管理一切事務。
方丈的寶座設在最裡面,在方丈寶座的前面設有三個寶座:一個是當方丈不在的時候,給接替方丈執行任務的僧人坐的;另一個是給管理和編排集會時間表的年長僧人坐的;還有一個是給指揮音樂和領導唱經的僧人坐的。在這三個寶座的後面,供奉三尊十二尺高的佛像——第一尊佛像,代表過去世的佛陀;第二尊佛像,代表現在世的佛陀;第三尊佛像,代表未來世的佛陀。
這三尊佛像都塗上金粉,額頭上有一粒閃耀的水藍寶石,這粒水藍寶石像徵著通曉宇宙真理的「第三眼」。
三尊佛像都坐在寶座上,寶座上鑲有很多珍貴的寶石,看上去非常富麗莊嚴。
寺外山坡上,另外還有一座集會堂,主要是給學者作高深的佛教哲學研究所用,也給僧人結夏安居時居住。
當第十世創巴祖古任職該處的時候,德斯眺曾經發生過邊界的糾紛,寺院因此被侵襲,寺院中舊有的壁畫也全部被損毀。幸而,這些壁畫後來被多位藝術家僧人重新修補,終歸完好。
這間寺院的露台上掛有多采多姿的佛教旗幟,迎風飄揚,寺院的四周點著幾百盞酥油燈,把寺院照得閃閃生光。寺院中的柱子塗滿紅色的天然漆,還畫有彩色的圖案。
在寺院被侵襲的時候,幾千幅畫在絲綢上面的畫,僥倖獲得保存,這一大批絲綢畫,其中有許多是積辛祖古當年在監牢中畫的,也有部分是第八世創巴祖古傑作。
山坡上另有一間舊屋,遠在第五世創巴祖古時代便已建成,它是專為僧人們閉關時所用的。僧人在他們一生之中都要有兩次閉關,每次長達一整年。這間屋子名叫「依怙殿(gonkhang)」,意思是神聖的護衛者之屋。
寺院廚房和食物貯藏室,位於主要集會堂的東翼,食物是在一個巨大的火爐上煮的,這個巨大的火爐用石和泥所砌成;火爐的燃料是犛牛糞和木材,從火爐邊的洞裡送入。
由於火爐非常巨大,所以用來煮食的鍋子也很巨大,直徑九尺,以鐵和銅的合金製成。
大鍋子就放在最大的火洞上,另外還有幾個較小的火洞,上面放在較小的鍋子,大鍋子一般用來煮湯煮茶;茶是用茶磚放入沸水中煮成後,先把茶水倒入一個桶裡,然後加上鹽、牛油。奶茶可以單喝,也可以混入糌粑一起食用。
廚房裡的水缸更是非常巨大,那些水來自附近的河流,取之不盡。
廚房上一層有貯物室,放著很多寶貴的東西,如絲綢畫、佛壇祭品、旗幟、佛教舞蹈者的舞衣等等,所有這些東西,都是舉行佛教儀式時所必用的。舉行佛教儀式設有專門部門,由年長僧人「格果」管理。
修曼寺隨時都被整理得非常清潔,非常有規律。
這就是德斯眺的修曼寺。我——第十一世創巴祖古——就是此寺的最高方丈。
至於朗加哲,它與德斯眺相距約四十五里,要經大概三天的旅程才能到達。朗加哲的修曼寺,比德斯眺的修曼寺還要更大一些。
阿道沙魯賓的城堡位於一座小山的山頂,離村落有一里半遠;一條從別的山邊伸展過來的河流,就在城堡的旁邊。當年,聰馬斯曾在山腳建了一間小屋居住,他所創立的寺院便很快變得很擁擠。聰馬斯去世以後,僧人們在東北面的一座山上建造房舍,山上還有一個洞穴,是一名僧人用來練習靜坐的,那間新建的房子,後來一直給僧人們作為閉關的地方。
聰馬斯的後繼人嘉汪方丈和他的弟子們,都沒有住過聰馬斯所建的小屋,他們選擇城堡的一部分地方居住,城堡中的另一些房間保留給最高方丈使用。
很多很多僧人來到朗加哲的寺院中,他們被分派到三個部門,每一個部門都有不同的工作和特別的教導。
當第五世創巴祖古住世的時候,他在山腳建了一座很大的集會堂,這座集會堂是給所有的僧人們用的。集會堂的牆上,裝飾著非常特別的剌繡畫,牆壁刻有很多圖案和佛像。三尊用陶土塑成的佛像都漆上金色,它們象徵過去世、現在世和未來世的佛陀;另外還有四十幅噶舉學派的聖人像掛在會堂的盡頭。
在較高的山坡上,建有一座德行派大學堂,可以容納四百五十個僧人聚集,它的主要目的,是使對佛學理論有研究興趣的僧人可以聚會一處,大家一起積極研究。大學堂也有它的方丈,管理堂裡面的一切。
另一座建築物矗立在較低的山坡上面,它是寧瑪派大學堂,這裡有三百五十位僧人,他們的職務是專門管理修曼寺的行政事務。
大學堂的喇嘛和他的三百個弟子住在寺院的最低層,負責管理朗加哲修曼寺的行政,其中年齡較長的僧人,負責管理修曼寺外所有區域的事務。
每間大學堂都另有他們自己的禮堂、圖書館、廚房和辦公室。
眾僧人的住所都建築在山坡上,是一排排很整齊的小屋。山坡的上面還有一間專門管理印刷的建築物,寺院中所有的經典都從那裡印製出來。
緊鄰印刷所的「依怙殿」,由聰馬斯八個得意的弟子之一轉生——擅長於雕塑的祖古天津仁波切(Tulku Tendzin Rinpoche)——創造了很多美妙的雕像;這些雕像用陶士和帶有神聖力量的藥草混合製成,他塑出佛教學說的各個護法形態,那些雕像使寺院更充滿神聖的氣氛。
在第十世創巴祖古時代,修曼寺有多位方丈在近山腳處創建了第一座佛教學院。
僧人們的力量是宏大無比的,當我在朗加哲修曼寺被任為寺院最高方丈的時候,那裡總共有一千多位僧人,其中包括五位再世的喇嘛,他們都是發揚佛教的中堅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