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年,你耕種了什麼?
「讓孩子學會做個人」。要逐漸培養孩子的完善的人格,讓他們學著有善心,胸襟廣闊,心中裝有天地,做一個有信仰的人。
有這樣一則小故事,大概是說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當他領獎的時候,主持人問他:「對您來講,您認為得這個獎,什麼年齡的經歷是起到關鍵作用的?」科學家毫不猶豫地說:「童年。」
大概很多人和我一樣,在看到這則故事的開頭時,都以為他會說遇到了一個好老師啊,結婚以後有了好的家庭,從而讓他安心工作啊等等。
科學家解釋道:「在我的童年,我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這讓我直至現在還在受益,我所有的成績,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
我們可以想像,他所說的「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是早睡早起不偷懶,可以是遵守計劃一絲不苟,也可以是保持心情愉悅不緊張,甚至,可以是團結、友愛、積極、胸懷廣闊。這些,都是良好的生活習慣。
而這些生活習慣,確實都是在兒童時期就可以養成的,至少,是在這個期間打下的基礎。
這樣說來,童年,對一個人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了。
現在的父母,有沒有認識到童年的重要呢?除了在生活方面的習慣外,很多做父母的,要求孩子有學習的能力、競爭的意識以及很多中華民族的優良品德,這些,是十分重要的。可是,僅僅是這些嗎?
還有信仰!我們不要忽視信仰對一個人的人生產生的重要作用。很多人依然將信仰當成滿足精神需求的那一層次的東西,認為孩子還小,還不能理解那些,就不必教育這方面的知識了。其實,這是很錯誤的觀點。第一,信仰不是精神產品,它不是文學藝術,不是為了心的愉悅而產生的產品,而是引導一個人理解生活和世界的基礎。第二,信仰說得通俗些,就是人生觀,就是一個人的胸懷,這不是需要從小就養成的嗎?父母教孩子團結、尊重、胸襟要豁達,我看,這就是信仰的基礎。至於將信仰當成迷信,則是愚昧的想法了,更不可取了。
其實,每一個做父母的,又何嘗不知道童年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有個比方說得好:一個人成年後的事業,基本就是童年時想像的心願。仔細想想,這話有一定的道理。成年人所做的事,其實都有兒時理想的影子,或者,都是與兒時的某一個想法、經歷相對應的。
佛家講求因果,我們認為,兒童的心底是一片未被污染的淨土,而童年的經歷,就容易讓兒童在沒有辨別能力的情況下,受到世俗社會的一些不好的現象的影響,從而很多孩子都有了貪嗔癡等惡趣,比如小小年紀就口出髒言、不尊敬師長、甚至以暴力去解決矛盾。這就種下了惡的「因」,那麼,這樣的孩子長大後,能夠得到什麼「果」,我想不只是佛家弟子能夠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社會上絕大多數的人都能想像得到。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上是不夠完美的。比如,我看到兒童學會了說髒話後,家長採取的方式是狠狠地呵斥,孩子做了錯事,動輒打一頓。這是不對的,家長要和兒童說清楚這樣做為什麼是不對的,用潛移默化的方式,讓孩子的內心中,逐漸培育出信仰的輪廓,讓他明白,發善心、做善事,不是父母的紀律,也不是社會的規範,而是自己成為一個「人」 必要的要求。不然,很多孩子完全可以反問:「別的人這麼做,我為什麼不能?」這個問題,只有信仰能解釋清楚。
如果說,童年是人生的「因」,那麼,老年就是人生的「果」。每一個人都希望在老年的時候能自問實現了人生價值,有所收穫。但是,大多數人認為這個「果」是靠著青年時的學習,靠中年時的拚搏,而忽視了童年的重要。「讓孩子像個孩子。」這是現在的社會對兒童教育的一個觀念,說的是給孩子減輕負擔,恢復他們天真快樂的本性,而且,不讓成人社會的不良影響污染了孩子純淨的心靈。
但是我要補充一點,「讓孩子學會做個人」。這就是要逐漸培養孩子的完善的人格,讓他們學著有善心,胸襟廣闊,心中裝有天地,做一個有信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