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一個誤稱?
不 幸的是,「前行」的詞義會有些誤導,而且常被錯誤地解讀。修行者常會認為所謂「前行」,就意味著這些修習只不過是一系列需要儘快處理掉的障礙而已。就如學 會了閱讀就無須再想到字母一般,他們認為一旦完成了前行的累積,就終於能沉浸到「真正」的修行裡了,這是很遺憾的。對許多其他修行而言,前行雖然是必要的 先修功課,但倘若我們低估它,就會錯失它真正的意義與目的。
前行是一系列需要大量重複的修持,每項修持至少重複做十萬遍已經成為慣例,而且對於各個修持應該如何進行、需要何種素材與法器、應該如何做供養等,都有許 多非常特定的教導。累積修持的數量是重要且有效的方法,特別是對於像我這種既懶散又缺乏紀律的人而言,有個預設的目標能幫我克服怠惰,因而終能完成一些有 價值的事——這正是設定這種目標的初衷。做為修行者,我們必須用盡各種可能的方法,來嘗試訓練自己的紀律;而對於能夠閉關修行的人,把一天分成三或四個時 段來修持,也是很好的方法。
不 幸的是,「前行」的詞義會有些誤導,而且常被錯誤地解讀。修行者常會認為所謂「前行」,就意味著這些修習只不過是一系列需要儘快處理掉的障礙而已。就如學 會了閱讀就無須再想到字母一般,他們認為一旦完成了前行的累積,就終於能沉浸到「真正」的修行裡了,這是很遺憾的。對許多其他修行而言,前行雖然是必要的 先修功課,但倘若我們低估它,就會錯失它真正的意義與目的。
前行是一系列需要大量重複的修持,每項修持至少重複做十萬遍已經成為慣例,而且對於各個修持應該如何進行、需要何種素材與法器、應該如何做供養等,都有許 多非常特定的教導。累積修持的數量是重要且有效的方法,特別是對於像我這種既懶散又缺乏紀律的人而言,有個預設的目標能幫我克服怠惰,因而終能完成一些有 價值的事——這正是設定這種目標的初衷。做為修行者,我們必須用盡各種可能的方法,來嘗試訓練自己的紀律;而對於能夠閉關修行的人,把一天分成三或四個時 段來修持,也是很好的方法。
巴楚仁波切告訴 我們,由於前行是所有金剛乘修持的基礎,因此,它比所謂的「正行」甚至更為重要。如果前行只不過是通往更重要修持的一本護照,那麼一旦完成了必要的累積, 偉大的上師們就不會再去修它了,但他們還是繼續這麼做。在怙主頂果·欽哲仁波切的晚年,當我跟他在一起時,我親眼看見他還是規律地修持《龍欽心髓前行》。 由此可見,這是多麼重要的修持。
「金剛薩埵」(Vajrasattva)、「供養曼達」(mandala offering)與「上師瑜伽」都是金剛乘的修持法,而「皈依」與「生起菩提心」則通常被歸為聲聞乘與菩薩乘的修持。在這些修持中,你認為哪一項是不必 要的?你會略去哪一項?答案當然是「沒有」。每項修持都同等重要,因為前行集結了諸乘的精華,囊括了修行者所有需要的修持,以及心靈之道上所需要的一切。
前行的結構
「皈依」是前行 的第一步,而其目的是把我們從錯誤之道轉至正確之道上。一旦安全立足於正確之道,我們再以「生起菩薩心」——整個菩薩道的體現,把自己從小道引導至大道 上。接著,在佛法的甘露(梵 amrita)傾注於我們身、語、意的容器之前,必須先將它清潔與凈化,因此我們修持觀想上師為金剛薩埵。然後,為了增強對修持的領悟力與持續力,特別是 要去完成它,我們必須積聚無量的福德,因此要「供養曼達」。最後,是修持「上師瑜伽」。
唯一能夠迅速成就解脫的方式,就是證得心性,而這種領悟只能由心本身來證得。由於我們現在的心僵硬、散亂又迷惑,需要加以訓練;但是追隨比較一般的方法, 會花費長達數劫的時間,而且光是生起必要的熱情來踏上這麼長遠的路途,就需要極大的努力。因此,對於那些急著想要在此生證得心性的人而言,唯一真正有效而 可行方法,就是接受上師的加持。也因此,我們要修持一切道中最深奧的「上師瑜伽」。
開始修持前的幾句建言
要有耐心:你會犯錯
我
經常告訴修行者,特別是初學者,沒有任何人能夠先完全正確地學會了修持前行所該知道的每件事之後,才開始修行。若要完全地知道每件事,包括如何正確修持所
有的儀軌,那只有在圓滿修持並獲得成就時才有可能。因此,無可避免的,你必定會經常犯下大小不等的錯誤;然而,正是經由這些錯誤,你才能學會。沒有任何學
習語言的學生會想要一次就把新的字彙與文法全都學會,然後立刻說得毫無瑕疵。我們都是邊說邊學,會用錯語詞、結結巴巴、拼拼湊湊地說,但是到最後,一切都
通了,突然之間我們發現自己說得很流利。佛法修持也不離這種模式,而大部分我們所學到的,都是經由修持時所犯的錯誤而得來的。大家要知道,從你開始修行一
直到初嘗真正佛法滋味的成就之間,需要有長期而密集的努力。但是,一旦體驗到第一次的法味之後,不論你身處於世界上的任何角落、任何情況或伴隨著各種可能
的人,你都能修行。你不但能自我放鬆,而且也不再會評判別人未「正確」地修行了。
提問
現
代的修行者總覺得需要一遍又一遍地詢問最細節的問題,但這真的沒有必要,特別是因為絕大多數修行者所想出來的所謂「問題」,幾乎都不是問題。對於這種問
題,有些比較沒有勇氣的上師會有必須回應的壓力,因而努力地給出聽起來令人印象深刻的回應。弟子們會忠實地寫下他們所說的每句話,然後第二天帶著幾乎與老
問題相同的新問題回來。
我們接受教法的主要理由,是先加以思惟,然後用它來修持。諸如「何時該吃飯」、「早上修持或晚上修持較好」的這類問題,無須在每次開始新的修持時都提出 來。然而,在這年頭,問太多的問題已經成為另一種相當微細形式的怠惰。這就有如你要別人幫自己做完所有的一切——修行、回答所有問題、做好一切必要的安 排、搞定所有的麻煩,而你只需要去體驗證悟就好。
對於想要以「前行」做閉關的人,有關前行中各部分的指導,都與它做為日常修持是相同的。因此,這些紙張上所說的訊息就已足夠了。
我們接受教法的主要理由,是先加以思惟,然後用它來修持。諸如「何時該吃飯」、「早上修持或晚上修持較好」的這類問題,無須在每次開始新的修持時都提出 來。然而,在這年頭,問太多的問題已經成為另一種相當微細形式的怠惰。這就有如你要別人幫自己做完所有的一切——修行、回答所有問題、做好一切必要的安 排、搞定所有的麻煩,而你只需要去體驗證悟就好。
對於想要以「前行」做閉關的人,有關前行中各部分的指導,都與它做為日常修持是相同的。因此,這些紙張上所說的訊息就已足夠了。
修行的時間與場所
修
行的場所在哪裡都無妨,所以試著不要過分挑剔。否則,你會為了安排正確的修行條件,而把所有的時間與精力都花在枝微末節上,卻沒有時間修持。龍欽巴
(Longchenpa)曾說,在山頂上,我們的心自然而然會較為清晰,因此較容易平息心理上的昏沉。所以,如果你有機會在山上修行,而且接受過觀想、
「止觀」的教授,那麼就應該做這些修持。他還說,在岩石崎嶇的地方思惟無常是有益的,因為它能幫助我們在心中生起對「輪回是苦」的悲傷感。因此,岩洞是修
持「止」、「觀」的好地方。安坐在流水邊上,能夠對激發出離心與厭離輪回的修持,培養出迫切感;在墓地修行,則會非常迅速地帶來許多加持與大成就。
因此,如果你很容易就能在岩洞、河邊或墓地修行的話,那一定要遵從龍欽巴的建議,但若無法做到,也不必花費太多時間去嘗試。佛法修持最重要的先決條件是全 然的孤立,因為當我們獨處時,受到散亂的影響就會較少,因而能創造出完美的條件,讓悲傷感在心中增長。「悲傷」是一片活土,對於那些知道如何善用它的人, 無須費力就能從其中湧現各種善念。吉美·林巴形容「悲傷」是最無價的聖財,而且在佛經中,佛陀也讚歎「悲傷」是引導一切善德能接踵而來的開拓者。
隨著悲傷,我們自然會生起信心與虔敬心。培養出這兩者之後,「止」和「觀」的修持就無須太費力。修「止」能讓心變得柔順、可塑;有了一顆柔軟的心,「觀」 就相對地容易達成。一如佛陀在教授戒律時對僧眾所做的開示;戒律能幫助我們保持於「定」(梵 samadhi,三摩地),習慣於「定」能延長我們清明的時間,而清明與智慧兩者無異。證得智慧,我們就不會再被貪、瞋、癡所困,而能如實地感知一切現 象。
但在這年頭,光是想找時間全然獨處都極有問題,特別是對那些有家室的人而言;也因此,要安排一個「理想的修行場所」更是無法想像的奢侈品。所以就單純一 點,讓自己每天儘量有一、兩個小時完全獨處。如同吉美·林巴所說,最大的福德就是能維持獨處,而且除了修持佛法之外,什麼也不做;供養整個世界與其中的一 切,也積聚不了足夠的福報來擁有獨處修行的機會。他還說,只有在孤獨中,我們才能看到輪回的過患與涅槃的利益。因此,我們要從心底祈禱,願自己有一天能遇 上如此的機會。
因此,如果你很容易就能在岩洞、河邊或墓地修行的話,那一定要遵從龍欽巴的建議,但若無法做到,也不必花費太多時間去嘗試。佛法修持最重要的先決條件是全 然的孤立,因為當我們獨處時,受到散亂的影響就會較少,因而能創造出完美的條件,讓悲傷感在心中增長。「悲傷」是一片活土,對於那些知道如何善用它的人, 無須費力就能從其中湧現各種善念。吉美·林巴形容「悲傷」是最無價的聖財,而且在佛經中,佛陀也讚歎「悲傷」是引導一切善德能接踵而來的開拓者。
隨著悲傷,我們自然會生起信心與虔敬心。培養出這兩者之後,「止」和「觀」的修持就無須太費力。修「止」能讓心變得柔順、可塑;有了一顆柔軟的心,「觀」 就相對地容易達成。一如佛陀在教授戒律時對僧眾所做的開示;戒律能幫助我們保持於「定」(梵 samadhi,三摩地),習慣於「定」能延長我們清明的時間,而清明與智慧兩者無異。證得智慧,我們就不會再被貪、瞋、癡所困,而能如實地感知一切現 象。
但在這年頭,光是想找時間全然獨處都極有問題,特別是對那些有家室的人而言;也因此,要安排一個「理想的修行場所」更是無法想像的奢侈品。所以就單純一 點,讓自己每天儘量有一、兩個小時完全獨處。如同吉美·林巴所說,最大的福德就是能維持獨處,而且除了修持佛法之外,什麼也不做;供養整個世界與其中的一 切,也積聚不了足夠的福報來擁有獨處修行的機會。他還說,只有在孤獨中,我們才能看到輪回的過患與涅槃的利益。因此,我們要從心底祈禱,願自己有一天能遇 上如此的機會。
另外一個維持獨處很好的理由是,要遇見沒有偏見、能尊崇佛法而不心懷嫉妒的人,是非常稀少的。
如果我們還是很難創造獨自生活的機會與助緣的話,至少試著讓自己的心遠離迷惑。如同康楚仁波切所說,在所有獨處的經驗中,將心與迷惑分離是最殊勝的閉關、 最殊勝的孤獨、最殊勝的僻靜處所。因此,當你置身于人群,例如聚會或足球賽時,試著做做看,讓自己有一小段時間不融入於身邊正在發生的事情之中。
你應該感到挫折
修持佛法必定是 一件令人感到挫折的事。修行者——特別是初學者——常常不瞭解挫折感其實是成功的路標。對自己缺乏專注力、虔敬心或感應而引起的惱怒與沮喪,可能正是促使 你更努力來完全融入修持之所需。當然,在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將你推到另一個方向,讓你停止修持——這是你必須不計一切代價都要抵擋你誘惑。但是,一定要記 住,你對心靈之道感到挫折,往往是正在成為真正佛法修行者的徵兆。
好時光與壞時光
我們修行的狀 態,會因為自己是否在閉關或日修而有所改變。就如我們的身體構造完全受制於不斷改變的宇宙構成元素,人類可說只不過是這些相互作用的副產品而已。因此之 故,我們的色身與心永遠都在改變。前一天,由於專注較容易、觀想較清晰,我們對自己的禪修情況既振奮又鼓舞;而隔天,修持卻變成麻木又令人挫折的災難。但 是,我們絕對不能讓這些經驗影響自己對修持的期待。當修持進行得順利時,不要過度興奮,也別把這種專注與感應的強度當作日後修持的參考點。策列·那措·讓 卓(Tsele Natsok Rangdrol)[1]說,佛法修行者不應像兒童在擺滿玩具的遊戲場般過度興奮,以至於無法選定一種玩具,到最後什麼都沒玩到。而當你的修持進行得不順利時,別讓它破壞或侵蝕你修持的決心。吉美·林巴所給的建議是,在突然面臨惡緣與障礙時,視它們全是上師與佛法慈悲的加持,以及修持的成果。
修持可能會擾動我們的生活,甚至會引來障礙,一如釋迦牟尼佛在證悟之前引來魔羅的憤怒一般。因此,障難是你修持奏效的標誌,你應該為此感到高興。在此,關 鍵是要能持續而連貫。修行者經常發生的狀況是,在受到激勵時過度修持,而當一場好夢都經歷不到、無法專注或無法控制脾氣時,就會深陷挫折。在一段「大口吞 食」的修持之後,他們會停止好幾個月;當他們終於又要修持時,才發覺一切又回到了原點。以這種速度修持,進展會非常緩慢。比較好的是烏龜的方法,每一步看 起來都極為緩慢,但不論士氣如何低落,你都持續地遵循自己的修持進程,不中斷也不減少。這是我們利用自己最大的敵人——習氣,來對付它自己。習氣就像會吸 血的螞蟥(水蛭)般緊緊地黏著我們,而且隨著時間變得愈來愈僵硬而頑固;即使我們設法撣掉牠,也會發癢而留下牠存在過的痕跡。然而,藉由建立有規律的佛法 修持習慣,我們將壞習慣轉為修持的好習慣,用自己的敵人來對付它自己。就如寂天所指出的,一旦你習慣於它,就沒有什麼是困難的了。[2]
修行的助緣
如果你有居所, 安排一個佛堂會是個好主意。佈置可以很簡單,但記得要有一尊釋迦牟尼佛像。如同龍樹在《親友書翰》中所提到的,即便是如來的木雕像也應被視為是如來本人。 龍欽巴也持相同的看法,他說所有佛陀的造像,都應視為佛陀的化現,一個塑像被雕成佛陀形相的這個事實,就代表它自動被佛陀加持了,因此是珍貴的,不應該把 它看成只是個無生命之物。但是,金剛乘的弟子經常將佛堂佈滿了金剛乘本尊的圖像,卻完全忽略了佛陀,讓人很難判斷他們是否真的是佛教徒。當你修持前行時, 準備一幅唐卡、圖畫或白描,描繪著你所修持的皈依境,對你的修持會有所幫助。並請切記,佛堂的目的是做你修持的助緣,令你憶念佛、法、僧,也提醒你的正念 之用。
佛堂應該要乾淨且具有啟發性,不要像個壁爐架,上面堆滿了不知道要擺在何處的東西。上師們的照片能令人生起歡喜,但記住,別拿它們像獎牌或證書一般,來炫耀自己與上師的關係。
佛陀曾親口說過,未來他會以文字的形式出現,因此,在碰觸神聖法本之前都應洗手。我們也應對佛陀的造像表達最大的敬意,無論它們在哪裡——或遠或近,或高 或低。另外一個很好的方法是,訓練自己有意識地不要跨過聖物,例如法本或僧袍。這是千年前印度音樂家所建立的習慣,他們視尊重並禮敬樂器為理所當然,而且 絕對不會從上面跨過。
現今,法本經常影印得相當粗劣。然而,在那些髒汙粗劣紙張上的文字,卻具有強大的力量將我們從幻相中解脫出來;而不跨越或踩踏法本的用心,本身就能積聚大 量的福報。如果你這麼做,下次研讀法本時,就會發現自己更能清晰地理解佛陀的話語。所以,當你將行持的福德回向給所有眾生的證悟時,記得要加上這句:「願 所有的佛法修行者不要踩踏他們的法本。」這可能需要一些重新的訓練,但它是個應該培養的好習慣。
[1] [譯注]策列·那措·讓卓(Tsele Natsok Rangdrol,1608~),為噶舉派與寧瑪派的重要上師。著作包括:《正念之鏡》(Mirror of Mindfulness)、《大手印之燈》(Lamp of Mahamudra)、
《太陽的迴圈》(Cycle of the Sun)等。
《太陽的迴圈》(Cycle of the Sun)等。
[2] [譯注]《入菩薩行》,第六品〈安忍〉,第十四頌:「久習不成易,此事定非有;漸習小害故,大難亦能忍。」(《入菩薩行譯注》,頁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