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喚著“本師釋迦牟尼佛”,營員們小心翼翼地捧著一盞盞蓮燈,隨著一聲聲空靈的鍾聲,緩緩地步出萬佛樓。每個人手裏的蓮燈散發出微弱的燭光,一點點一點點,慢慢連成兩條長長的、移動著的、光明的線條,漸漸彙集到巍峨的趙州塔前,彙聚成一片閃爍的星星之海……
傳燈法座,是每屆生活禪夏令營中最激動人心的一個活動。
傳燈法座包括三個部分:懺悔、發願、供燈。
懺悔,營員們念懺悔偈,“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並在懺悔卡上寫出要懺悔的罪業,經過禮拜之後,把它放進爐中燒掉,象征著從此罪業頓消,身心清淨。
發願,營員們念發願偈“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把心願寫在發願卡上,經過禮拜之後,再統一放在一個淨盆中,表示以清淨之身心荷擔如來家業,契入如來悲願之海。
供燈,每個營員從大殿裏領出一盞蓮燈,捧在手中,依次來到祖師塔前,供養趙州祖師,然後從淨盆中隨意取出一張發願卡,表示發心把佛法這盞智慧之燈永遠地承傳下去,用它來照破心中無始劫來的無明,用它來照亮整個法界的一切眾生。
傳燈前,神聖的靜默。七百多人的大殿前沒有一個人說話,只有一盞盞蓮燈搖曳著光芒。端坐,起立,前行,一切都靜默而有序地進行著,一盞燈滅了,馬上就有人靜靜地幫他(她)點燃。
整個傳燈法座莊嚴肅穆,真切感人,持續兩個多小時。
透過搖曳的燭光,從營員們臉上的表情,可以感受到他們內心深處激蕩著悲願之瀾,不少營員激動得熱淚盈眶。
點燃蓮燈,捧在手中,大家仿佛受了一次洗禮——每個人的面孔都被燭光照亮了,放出一種純潔真誠的光彩,輕安,祥和。蓮花燈照亮每個人的臉,也照亮了每一個人的心……
這時,很多人流了淚。這淚水裏面有一種對自己往昔以來罪業的懺悔,也有對諸佛菩薩的感恩,同時有一種深獲輕安的喜悅。這是悲欣交集的淚水。
所有的燈都供養到了祖師塔下,成為一片燈的河,燈的海。這燈,趙州禪師看到了,諸佛菩薩看到了,所有召喚幸福與安樂的生命,也都看到了。
淨慧老和尚在趙州塔前,做傳燈開示。
點燃了外在的燈,僅僅是表法的一種儀規而已,但我們要透過點燃外在的燈來點燃我們每個人的心燈。點燃了心燈,我們就可以把內心無始以來的黑暗照破,使智慧開朗,放大光明。‘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我們要用自己的心燈去點燃更多的心燈,以一燈傳百燈傳千燈,燈燈相傳,燈燈無盡,照亮大地一切眾生的心田,照破我們無始以來內心的無明和煩惱,照亮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道路,使我們從今以後在菩薩的智光和自己的慧光,光光相映之下,獲得安詳自在。
在懺悔、發願中,我想到,應把過去、未來都放下,立足於現在,著眼於現在,把全部的精神都集中於現在。
手捧蓮燈,走出大殿時,風一吹,初燃的燈苗便要滅。我試著把蠟油倒空些,讓燈苗更大些,這樣,它便無礙地燃了起來。
為了讓這盞燈不滅,我們也可以把心靈倒空一些,再空一些,放下,再放下,這樣,我們的心燈就不會滅了。
這是參加生活禪夏令營所要渡過的最後一個夜晚。
巍峨的古塔,千年的柏樹,莊嚴的廟宇,一盞盞心燈,莊嚴而靜穆。
搖曳的燭光裏,七天的時間,很快過去。
在寺院這個陌生的環境中,我們剛剛習慣了齋堂的素飯,剛剛讀熟了《華嚴經·淨行品》,剛剛熟悉了身邊的面孔,剛剛體悟了絲微的禪意時,離別就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