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僧眼看台灣:寶島佛教六十日參學記 體恒法師

僧眼看台灣:寶島佛教六十日參學記 體恒法師

《僧眼看台灣》 台灣的素餐館

[日期:2011-04-18]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體恒法師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2007年11月6日星期二

  出去參觀訪問,難免在外面吃飯。來台的這些天,去過四家素餐館,它們有共同的地方,也有各自的特色。

  首次去的是台北市裏靠近“中國”佛教會的一家小素餐館,可惜名字我沒有記住。這個素餐館地方不大,只有兩層,一樓是大廳,二樓才是用餐的地方。它們的飯菜量比較小,但是種類比較多,每樣都只有一點兒,而且不怎么用大盤,盤子都是分好的,每人一份,倒是挺幹淨的。這裏的飯菜基本是本土化的素餐,除了一些日本特色的小吃外,台灣風味居多。要說特色,這裏的服務質量算得上上乘,服務員非常熱情、溫柔,不時地會問一問客人味道怎么樣,合適不合適,還會為客人詳細解說每一道菜的名字與成分、作用。臨走時還送每人一份小點心,以備餐後饑餓時用。

  第二次去的是桃園中壢圓光佛學院附近的一家素餐館,叫水來青舍。那天是去圓光佛學院拜訪,中午教務長性一法師請客安排的這個地方。它建在一個叫蓮花村的鄉間村莊裏,餐館前後栽竹種柳,四周都是農田、荷塘,一條小徑曲折延伸,通到門口。當時正值稻子將要成熟的季節,周圍都是金黃色,一片田園風光。

  這家餐館的飯菜記不得了,就是建築與裝飾給我留的印象最深。它的外面魚鱗灰瓦、馬頭山牆,四周壁飾白粉、柱塗赫紅,裏邊掛著詩聯、畫軸,上面建的雕梁、畫棟,下面用的是木桌、木凳。其中,所有的家具都由銀杏木做成,簡單結實,就像自家餐廳。餐館古樸、細致,怡人、實用,給人一種很熟悉的感覺,完全是明清時期山西的建築特色。後來一打聽才知道,原來它是一名台灣商人從安徽黃山整個拆遷運來的一座清代嘉慶年間晉商家宅的小花廳(客廳),已經有二百多年曆史了,一磚一瓦都沒有變,原樣安裝而成。難怪那么熟悉,我不得不感歎這個老板下的功夫,也不得不佩服台灣人的精明。

  第三次去的是台北北投的一家素餐館,餐館名字叫“素餐料理”,在一條老街道裏,之所以記得這么清楚,是因為它們那裏的飯菜最讓我難忘。

  進了這個餐館,首先入耳的不是服務員的招待聲,而是西洋音樂,內部裝修也有點兒像肯德基,座位一排排的,桌子小小的。餐館地方不大,不過蠻亮堂的。這裏也不共用餐盤,各人點各人的,基本都是套餐。

  我當時點的是西紅柿面,以為就是一碗西紅柿打鹵面,頂多配些鹹菜而已。沒有想到,過一會兒,端上來的是烤面包,接著是奶油水果粥,隨後又是水果沙拉,後來還來了個甜點,到最後才是面。而且,面竟然是意大利空心面。這東西我在《新概念英語》上見過,是什么通心粉做的,在西方還蠻有名的,想不到會在這裏吃上。味道挺好吃的,不過首次用西式素餐,不太適應,感覺有些膩。好在,飯後來了一杯咖啡,壓了一下,舒服多了!這家素餐館完全是西式的。

  最後去的是在台北市中山東路的春天素食。這是四家之中最大的一個,生意非常興旺,客人川流不息。它的位置在二樓,有近千平方米的面積。餐館采用自助式,蔬菜種類極多,小吃與湯也不少,而且多是中式居多。那天吃得非常舒服,聽說每人才花三百左右台幣,很值得!真有還想再去的感覺。

  這四家素餐館真各有千秋,各有特色,這是不相同的地方。若說相同,那就是它們的生意都很好,每一家都是顧客盈門。而且,飯店都很注意養生層面的開發,價格相對台灣一般的餐館來說,也不算昂貴。服務好、味道好、價格低,加之豐富的素食文化環境。我想,這可能是台灣素食業興旺的原因所在吧!

【書籍目錄】
第1頁:《僧眼看台灣》 目錄 第2頁:《僧眼看台灣》 自序
第3頁:《僧眼看台灣》 初來乍到 第4頁:《僧眼看台灣》 校長與校長的課
第5頁:《僧眼看台灣》 大氣又細致的法鼓山 第6頁:《僧眼看台灣》 念院訓的早課
第7頁:《僧眼看台灣》 拜見聖嚴長老 第8頁:《僧眼看台灣》 豈能不奮起直追?
第9頁:《僧眼看台灣》 高明道老師的《維摩經》課 第10頁:《僧眼看台灣》 軍事化生活
第11頁:《僧眼看台灣》 楊鬱文先生的《阿含》課 第12頁:《僧眼看台灣》 大仙寺裏“回娘家”
第13頁:《僧眼看台灣》 惠光印象 第14頁:《僧眼看台灣》 一片神奇的山水
第15頁:《僧眼看台灣》 阿裏山上《神木頌》 第16頁:《僧眼看台灣》 冰心玉壺淨良老
第17頁:《僧眼看台灣》 雨中法鼓賦 第18頁:《僧眼看台灣》 不練不知道
第19頁:《僧眼看台灣》 受戒歸來時 第20頁:《僧眼看台灣》 要進禪堂了
第21頁:《僧眼看台灣》 此非人間地 第22頁:《僧眼看台灣》 幹淨地難掃
第23頁:《僧眼看台灣》 八式動禪 第24頁:《僧眼看台灣》 台灣的素餐館
第25頁:《僧眼看台灣》 一樣的陋習 第26頁:《僧眼看台灣》 鷲山朝禮
第27頁:《僧眼看台灣》 華梵大學不簡單 第28頁:《僧眼看台灣》 放生新形式
第29頁:《僧眼看台灣》 遭遇國際化的困窘 第30頁:《僧眼看台灣》 佛學與世學
第31頁:《僧眼看台灣》 感動的一件事 第32頁:《僧眼看台灣》 有容乃大
第33頁:《僧眼看台灣》 誠信的佛具店 第34頁:《僧眼看台灣》 他們不容易
第35頁:《僧眼看台灣》 海會雲來集 第36頁:《僧眼看台灣》 關於佛事
第37頁:《僧眼看台灣》 台灣朋友看大陸 第38頁:《僧眼看台灣》 我們的地球兄弟
第39頁:《僧眼看台灣》 談點兒收獲 第40頁:《僧眼看台灣》 傳說中的昭慧法師
第41頁:《僧眼看台灣》 海上的霧 第42頁:《僧眼看台灣》 法鼓山的威儀
第43頁:《僧眼看台灣》 感冒不感冒 第44頁:《僧眼看台灣》 中港大排(溪)奠亡魂
第45頁:《僧眼看台灣》 無聊的民粹主義 第46頁:《僧眼看台灣》 可愛的“胡人”
第47頁:《僧眼看台灣》 率直的黃繹勳老師 第48頁:《僧眼看台灣》 惡鬼羅刹
第49頁:《僧眼看台灣》 台灣書店的大陸書 第50頁:《僧眼看台灣》 壯觀的玄奘大學
第51頁:《僧眼看台灣》 高雄不眠夜 第52頁:《僧眼看台灣》 隋唐風度
第53頁:《僧眼看台灣》 兩岸教育的困境 第54頁:《僧眼看台灣》 “拜謁”印順長老
第55頁:《僧眼看台灣》 法鼓山的居士培訓體系 第56頁:《僧眼看台灣》 繁忙的一天
第57頁:《僧眼看台灣》 大道無形 第58頁:《僧眼看台灣》 雷音尋幽
第59頁:《僧眼看台灣》 台灣南部的佛教信仰 第60頁:《僧眼看台灣》 慧律法師的開示
第61頁:《僧眼看台灣》 本來面目——閑論“方丈” 第62頁:《僧眼看台灣》 殷切叮嚀
第63頁:《僧眼看台灣》 法鼓山的水陸法會 第64頁:《僧眼看台灣》 監獄弘法
第65頁:《僧眼看台灣》 買票的娃娃 第66頁:《僧眼看台灣》 台灣農村粗淺認識
第67頁:《僧眼看台灣》 感恩與寄望 第68頁:《僧眼看台灣》 從環保看改革
第69頁:《僧眼看台灣》 法鼓山的路 第70頁:《僧眼看台灣》 “傻傻”的李志夫先生
第71頁:《僧眼看台灣》 別了,法鼓山 第72頁:《僧眼看台灣》 黑水灣
第73頁:《僧眼看台灣》 不再怕英文 第74頁:《僧眼看台灣》 顏色形成之謎
第75頁:《僧眼看台灣》 天下慈濟 第76頁:《僧眼看台灣》 最佳寺院“擴建”法
第77頁:《僧眼看台灣》 佛光掠影 第78頁:《僧眼看台灣》 台灣佛教的幾個基本特征
第79頁:《僧眼看台灣》 僧眼看兩岸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3)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3 楼
山羊居 发表于 2015-2-28 2:13:39
回台灣買書後, 都打包成數箱, 用水陸航空寄運, 送到家門口, 比行李超重費用便宜, 又不必提, 輕鬆登機, 下次試試看
第 2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3-3-1 21:53:46
搞清楚你姓釋不姓毛馬列,你是法師不是幹部,你要為眾生而不是為政黨。北京蠢牛牽到臺灣還是頭蠢牛,還自以為很牛~~不值一顧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2-1-26 11:19:46
體恆不知為何許人也, 但看來他可能有點自戀!像他說:「因為聊到她的文章與她的書,她特別高興,就贈送我們每人兩本她最近才出版的書,還親自簽名。」就投射了自戀的心情在其中, 否則法師送書並簽名的法布施是很正常的, 難不成聽了以後教客人自己買是嗎?就我曾親近法師的經驗, 昭慧法師的贈書都是自己掏腰包買的, 她哪有什麼「特別高興」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