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篇 慈悲的海洋
選擇佛像先考慮材質
在法鼓山工程起步之期,另一個佛像專案也同時展開。這個專案是由中國文化大學陳清香教授擔任顧問,同時,我也親自到中國大陸看了許多佛像,蒐集相關資料;並且去了香港志蓮淨苑和日本的奈良、京都等地,觀摩當地的各種佛像造型及風格。
佛像的種類,依其材質可有石雕、泥塑、木雕、銅塑和玻璃纖維之別。木雕,我始終沒考慮過;因為要有一塊完整的木頭並不容易,例如日本法隆寺的木雕佛像,便是好幾塊木頭組成,但經過外觀的粉飾處理,一般人不容易察覺其接痕。再者,這種接合技術,目前在台灣尚未成熟,因此一開始我就不考慮木雕,尤其是木像不耐火,也不耐潮濕。
我倒是一度考慮泥塑。在中國大陸甘肅省的天水麥積山,我看到的佛像大多是泥塑材質;有的年代甚遠,如北魏、唐朝,在當地乾燥的天候條件之下,至今仍保存完好。那裡的泥塑師傅告訴我,在相同條件下,泥塑像絕對可保存幾千年。如果是在台灣呢?他們說,如果放在室內妥善保護,也不成問題;如果是室外的露天環境,他們可就不敢保證了。
天水麥積山的佛像,雖然安座於戶外,因有石窟的保護,儘管仍有潮氣,卻能不受日曬雨淋,所以保存良好。我們曾經請了麥積山專門複製佛像的師傅來台灣一個月,他們雖已備妥相關的製作材料,卻仍然無法有所成果;因為泥塑的主要成分是「泥」,這在台灣不容易取得,只好作罷。此外,我也向一些專家請教,得到的回答是:台灣雖有泥塑佛像,但以金山多雨潮濕的氣候,實在無法保證有效之期。因此,泥塑材質我也放棄了。
至於玻璃纖維,是一種當代廣為應用的強化複合性材質,它的特質是質輕、強韌、耐腐蝕,卻也有一大缺點:質地脆弱且耐磨性不佳。原來全度法師留下的觀音聖像即是玻璃纖維做的,這尊像經過十多年之後,已開始出現磨損的裂痕。其實,農禪寺、北投中華佛教文化館和美國東初禪寺的佛像也都是玻璃纖維材質,所幸都供奉於大殿室內,由此降低了環境的損害因素。而玻璃纖維受限於脆弱的材質特性,以及會隨著時間產生風化分解,讓黏合之處出現鬆裂等反應,這對於以千年道場為期的法鼓山並不適合,因此也就不予考慮了。
再來是石雕。石雕的呈現,主要取決於雕刻手法。經由陳清香教授推薦,我們先後曾與好幾位雕塑師接觸,最後確定的合作對象是寓居花蓮的林聰惠大師。林大師當時已具有相當高的知名度,雖然不是專門創作佛像,卻也不乏雕塑佛像的經歷。林大師為了法鼓山佛像專案全心投入,並且長時間的四處覓尋石材;其間曾三度造訪緬甸,僧團也有幾位法師隨行前往緬甸。
那陣子,林大師整個人曬得很黑很黑。在緬甸找到石頭以後,又費了一番功夫,才把石頭運回台灣。總共運回了五塊,因為我們期待的就是五尊佛像。林大師所挑選的石頭在尚未雕刻之前,隱隱然就有佛像的樣子,這是很有意思的事。石頭運回台灣以後,林大師以全副精神投入雕塑,沒想到在第一尊佛像接近完成之際,竟因罹癌而往生了。
林大師的往生讓我們訝異之餘,更感不捨。而原來期待於林大師的五尊石像,只有一尊幾近完成。這尊緬甸白玉佛像,後續由林大師的學生:魏永賢、向光華、鄧善琪、陳宗吾等幾位菩薩整修完成,目前供於法鼓山禪堂,稱為「玉佛」。此像高三公尺,基座有七十二‧五公分,總重量含佛像、背光與須彌座共有六噸。林大師另外留下兩塊石頭,雖已著手雕刻,還看不出佛像的輪廓;至二○○五年,也由魏永賢、向光華與鄧善琪菩薩整修完成。
法鼓山即景觀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