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夏芬學院
從倫敦機場出發,行車經過四個半小時,抵達了英國南部叫作岱旺(Devon)的地方。我以為是已經到了禪修中心,看到克魯克以及一位女士正在路口恭候,似
乎他們就是這裡的主人一樣。下車後,克魯克告訴我,他昨天從威爾斯來到這裡,想讓我在這個地方住一晚上,讓我見見他的兩個朋友以及他們的學生。然後將我引
進一座古典型的建築物,同時向我介紹這兒是一座佛教學校,叫作夏芬學院(Sharpham
College)。它建築在丘陵的高地上,前邊有一條運河,可以通到英國北部大西洋,在院子裡有兩個銅雕,其中之一是名雕塑家亨利.摩爾的作品。這座建築
物的起源是一七七○
年代,一位皇家海軍的船長,從西班牙人的船上,搶到了大批的金銀,獻給英國的女皇,因女皇的封賜,在這個地方,建築了一座具有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特色的建築
物。這棟房子的用處,和英國向亞洲開發有一些關係,所以當年印度的大詩人泰戈爾訪問英國期間,就住在這兒。直到現在,泰戈爾住過的房間以及寫文章的客廳,
都還是讓目前的主人所津津樂道的事。
這棟房子經過幾個主人的轉手,到一九六二年就被現在的主人毛利斯.阿西(Maurice
Ash)先生買下。他對於東方的哲學很有興趣,偶爾會參加佛教的學術活動,有一次在一個聚會中,遇到了一對夫婦,他們曾在韓國的禪堂住過十二年,同時也曾
是曾經受過比丘、比丘尼戒的僧侶,不僅對韓國的禪宗很熟悉,對西藏的佛學及語文也能精通。他們既是學者也是修行人,離開了東方之後,他們就還俗結婚,以居
士身分在歐洲傳授佛法;那位先生史蒂芬.巴契勒(Stephen Barchelor)是英國人,太太瑪亭.巴契勒(Marting
Barchelor)則是法國人。特別的是,史蒂芬已經出版了十多本書,他送了我三本他的著作:1.Verses From The
Center,2.The Awakening Of The West,3.Buddhism Without
Beliefs。其中的第三本是他在歐美世界的暢銷書,所以被毛利斯請來主持夏芬學院。陪著克魯克迎接我的女士,就是他的太太瑪亭。由於他們在韓國住了很
久,所以能夠看得懂中文的書,並且用韓國的發音跟我講中國話。
這是一座農莊式的學院,在後院就是一個農場,學生們也要負擔整理、耕作的任務。我看到的學生只有九位,來自歐美各國,只修學分而無學位,是一個學期一個學
期的計算,收費不高,但是他們過得非常的快樂。由於克魯克跟巴契勒是在學術會議上認識的,又在禪修的場合相遇,他們夫婦倆很想見到我,所以就安排我到達英
國的第一個晚上住在此地。這使得瑪亭忙上忙下的張羅著我們的晚餐和第二天的早餐,但是他們忙得很歡喜。
第二天一早,我們參觀了這座農莊式的學院,從建築的內景,到前前後後的農院,和一片古木參天的私人公園。像這樣一個地方,一定需要相當數目的經費來維持,
聽說除了毛利斯出錢之外,也有一個董事會為這個學院募款。毛利斯對他的這棟建築物,非常自信,也非常自傲,特別是進門口玄關的石砌地面,好像是太陽圖形的
大理石鋪成,那是代表著航海家使用的指南針。那個玄關有八個角,八根柱子,代表著地球的四面八方。再往裡走,建築物的中庭是懸空的天井,頂上呈橢圓形,樓
梯就沿著天井的周圍旋轉而上,共有四層,天井的頂端,則是由透明的玻璃作頂蓋,象徵著宇宙之光。
當天晚上,我被安置在二樓的一間大客房,據說曾有許多歷史上的大人物住過,相當寬闊,內置一張高大的木床,上面木頭的框架,大概是古代用來張掛蚊帳用的,
有一點像中國古代的龍床。所有的臥具、枕頭、被子,都好像是特別為那張床鋪而備置的,非常氣派,但是因為年久無人使用,有一股濃厚的霉味,陰寒而潮溼。以
我的健康狀況而言,當然無法承受。所以作為貴賓,被招待到這樣高級的房間,也會有難言之痛,我相信這不是主人所能料想得到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