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與當代頂尖名人暢談
近年來,我與國內外的名人,公開和私下的對談,已經有了許多的經驗,每次談過以後,都有不少的收穫。跟各界名人對談之前,必須要收集一些與主題相關的資料,對談時才不致於內容空泛,熟悉與談人士的生平及思想背景,對談時才有親切感。這都是一邊做一邊學,讓我的視野越來越開闊,使得佛法的觸角能夠伸展的範圍越來越深遠,佛法對現代社會的因應,也越來越靈活,所接引的層面,也越來越寬廣。
西元二○○○年開始之後,法鼓山安排了幾場我與名人對談的活動,共有兩波四場,第一波的三場是三月三日至五日,在台北市的國父紀念館,分別邀請到四位來賓:1.代表藝術界的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2.代表文化界的名作家侯文詠,3.代表演藝界的名歌手張學友,4.代表科技產業界的聯電董事長曹興誠。
第二波是四月十四日,法鼓大學假台北圓山大飯店國際會議廳,面對著一千多位高層社會的知識分子,舉辦了一場我和中央研究院院長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先生,就「跨越二○○○大師對談-追求卓越」為主題,而作了二個小時的高峯暢談,由台灣大學校長陳維昭擔任主持人。
另有交通大學及清華大學共同邀請我,赴交大跟該兩校校長作了一場三賢鼎談。
如果是在十年以前,像這般高峯層級的名人暢談,是輪不到我的,我也不敢接受的。但是這種活動,對於當代佛教向深廣面發揚,是有必要的,今天的我,還是卑微渺小,由於有了法鼓山全體僧俗的奉獻,使我成了宗教界的領袖層級,因此而被重視,並將佛法的利益,被二十一世紀的更多人來分享,我便既小心又大膽地接受了這些安排。
這四年多來,我在中國電視公司,有一個節目「不一樣的聲音」,每週播出一集,由達明傳播公司張光斗製作。也都是邀請各行各業、各種領域中的傑出人士,與我對談,因此,台灣的知名人士多半上過我的節目,所涉及的層面、所討論的範圍,相當寬廣。有些特別來賓是佛教徒,有些則沒有特定的宗教信仰,甚至是基督徒和天主教徒,以及其他宗教背景的人士,我總是一方面尊重他們的意見,聽聽他們的想法,同時用佛法回應。從佛法的角度,可以因應各種各樣的知見,但是還會回歸於佛法的中心思想。因此,收視這個節目的觀眾們,雖然多半是佛教徒,但也受到不同宗教信仰人士的喜歡,至少那些從來不願意接觸佛教的人士,因此而在他們的八識田中,撒下了佛法的種子,這就是跟名人對談的目的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