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現代藝術的災區感恩
在九二一大地震之後,我們法鼓山為了人心重建,策畫了好幾個案子。其中有一個是由護法總會副會長葉榮嘉建築師接下的,是如何使用現代的裝置藝術及爆破藝術,為大地震留下幾件不朽的作品,以資對大地震作永久的紀念,因為葉建築師是一位非常務實的現代台灣藝術品的收藏家和鑑賞家。不過這個提案,首先讓人感覺到,這和救災以及災後的人心重建,怎麼能夠搭得上關係呢?
一般人總認為,創作藝術、欣賞藝術以及收藏藝術品,是有錢及有閒階級的專利,跟救災似乎不容易聯想在一起。我卻當下就同意了這樣的構思,因為藝術的創作和當時的環境狀況應該是密切不可分的,所以才有不同的時代背景,留下了不同風格的作品。
這是項大工程,葉榮嘉和他的藝術助理洪致美,忙了三個多月,總算結合了幾位揚名國際的現代藝術家,提供了他們的作品。在一月十五日,借台中國立國家美術館正門前的室外廣場,舉辦了一場別具風格的感恩大活動。這是因為我在九二一大地震之後,重複地發表了我的看法和感受:「感恩所有在九二一大地震之中罹難受災的人士,都是菩薩的現身說法,是來救我們的,是代表著我們大家受苦受難的,所以必須要對他們感恩。」因此這項活動就叫作感恩大會。當天由林知美和璩美鳳擔任大會司儀,應邀參加的藝術創作,除了種籽藝術室、童言安心樹、裝置藝術、行動藝術、爆破藝術之外,還有原住民鄒族的祭典舞、台北音樂盒室內樂集、以及台北打擊樂團等的節目表演。
其中爆破藝術的爆破鏡頭,是全程活動中最具震撼性的,這是由大陸現代旅美藝術家蔡國強提供的作品「九二一的烙印」,它是以九二一大地震當天凌晨一點四十六分起,在震央日月潭測得的九十秒震波圖為藍本,用火藥引信在長九百二十一公分、寬二百公分的十二片屏風組成的紙幕上,繪出一幅特製的震波圖。當點燃火藥的一瞬間,便將九二一大地震在台灣所留下的烙印,形成了一幅不朽的藝術品,爆破當時呈現在畫面上的火焰及飛灰,留下了點與線的焦黑,好像把九二一大地震的實況重現在觀眾的面前,所以稱它為「九二一的烙印」。
▲爆破藝術「九二一的烙印」。
當時本來有一點小雨,而且天色陰沈,好像隨時都有傾盆的大雨降臨,惟當這幅作品裝置完成點燃爆炸之時,突然天空顯現出一方雲洞,陽光直射會場,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如果真的下起大雨,這幅藝術品就無法完成了。這件作品就由佳士得藝術中心當場拍賣,自四十萬元起價,最後以二百三十萬元成交,由一位陳姓善士標得,藝術家以及拍賣公司立即就將所得款項,捐作災後人心重建之用。
如何使得這幅作品跟宗教信仰結合呢?蔡國強先生非常用心,他把我所說的三句話,抄在他的筆記本上,然後拿著毛筆墨汁徵求我的意見,要我將之寫在他作品的左上角。我說我的字很醜,可能會破壞了他的畫面,最好請蔡先生自己寫上,那就是「救災救難的是菩薩;受災受難的是大菩薩,是我們的老師-聖嚴法師語」。這樣一來,一件能夠保存三千到五千年的藝術品,就跟佛教的精神結合了。
▲薛保瑕的作品「問」。
第二件作品,是台南藝術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所長薛保瑕,和她的創作群提供的「問」。它是以二十七片木材和鐵板構成的整體結構,豎立螺旋排列成高七公尺的「危機意識中重塑精神的向度」的心靈經驗場域,加上一片七公尺長的透明材質從中貫穿,在夜間的昏黃燈光中,透出一種神祕、不安的不確定感,正是大地震後許多人的心情寫照,而指向天空的主體在風中輕輕搖曳,卻在危險中展現出無限遼闊的新希望。這是一件龐然大物的作品,豎立在國美館廣場的草坪上,看來很有震撼人心的氣勢,我給它的解釋說:「在薛保瑕的作品『問』中,富有『禪』的精神,就如話頭禪的問『為什麼?』『為什麼?』螺旋木片結構,象徵著人類彼此連結,並且向無限的天空發問,問什麼呢?問大地震為什麼發生在台灣?為什麼死傷這麼多人?為什麼是讓我們受災?但是沒有人知道!也問不出來!因為因緣不可思議,因果不可思議。」
第三件作品,是青年藝術家李明維的「菩提計畫」。當天並沒有看到他的作品,他要到印度去請回佛陀成道的菩提樹分株,種植到被地震破壞的埔里國中,再作一些裝置和說明。因為他的父親和他自己,都是出身於埔里國中,為了感恩和紀念,把象徵著佛陀慈悲和智慧的菩提樹,作為對於大地震的感恩紀念,這雖然是要在兩年以後,於埔里國中重建復校時,才能見到他的這件作品,但也使得這場感恩活動延續到兩年之後,乃至隨著這棵菩提樹的成長,而持續地感恩下去,這是跟時間、空間結合的一項感恩紀念。
第四件作品,是楊茂林的「百合星座」。他分作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透過行腳的方式走遍全台灣;受到母親和妹妹學佛的影響,楊茂林將裝有《阿彌陀經》所記載的七寶和五穀裝罐,當作象徵性的「紀念碑」,埋入三十多個有罹難者的災區鄉鎮,雖然在地面上沒有留下標記或印記,但已深埋在每個人的心中。第二部分則是將台灣所有受災的鄉鎮構成座標,將三月十五日國美館當作時間和空間的起點,以雷射光束形成百合星座,在牆面上映出,投入太空,永遠護佑著台灣。第三部分為「百合星座」網站,從元月開始標示出十二個月的星座位置,當這個虛擬的星座透過藝術的方式,成為眾生心靈中的燦爛光點、透出慈悲的光芒,映照出所有人的感恩心。
第五件作品,是台南藝術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教授陳建北的「祈福」。因為他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所以用兩千四百盞燭火,代表兩千四百位震災中罹難的菩薩,由現場參加感恩大會的法師、義工菩薩以及現場觀眾們,一人取一盞燭火,在晚上星空之下的會場地面上,裝置成一朵盛開的蓮花。彷彿這兩千四百位罹難的菩薩,已經化現為慈悲和智慧的光明,照耀著受創的大地,溫馨遍滿了人間,大眾在整齊、莊嚴、祥和的「南無觀世音菩薩」的聖號聲中,許多人流下了感恩的熱淚,這也是配合著我所說的:「受災受難的人,都是現身說法的大菩薩。」這是一種以思考的模式,而得到的創作靈感。
種籽藝術學堂,是由朱銘文教基金會邀請了災區及非災區的一百多位小朋友,參加彩繪及剪貼等兒童藝術創作,非常熱鬧。十二棵「童言安心樹」是由嶺東技術學院提供,樹上掛滿了由全國各地小朋友們寄來的安心祝福卡。
今後,凡是能夠長久保存的作品,都集中暫時保管,於適當的時機分送到適當的場所,作為永久紀念。我為這次的感恩活動,也有一篇短文發表在《法鼓雜誌》一二二期,題為「藝術感恩-佛教與現代藝術結合」,我說:
「藝術創作常與宗教信仰,或對宇宙的體驗、對大地的觀察,以及時代的社會變動有很大的關係。」
「所以,過去的佛教藝術,一般表現在繪畫、雕像以及音樂上,但是在現代藝術中,除雕塑與繪畫之外,也宜表現在裝置藝術和行動藝術上。例如在這次為『九二一災後人心重建』在台中國立美術館所舉辦的『感恩』活動中,邀請到幾位國際知名的傑出藝術家,他們以現代藝術的表現手法,使時間和空間在藝術的表現中,留下了永恆與無限。
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是永恆不變的,都會無常變化的,唯有不存在的東西,才是永恆的,唯有不佔空間的,才是無限的,行動藝術及觀念藝術,便是以無常表現無限。」
另外的一個收穫,是由於辦這項活動,接引了好多位頂尖的現代藝術家們接受了佛法,皈依了三寶。我就這樣在病中,被大家帶過來走過去,還因此在媒體上連續出現了幾天。一月十三日,在台北舉行記者會,說明十五日的藝術感恩與十六日灑淨行腳的內容和意義,有幾十種媒體爭相報導,因為它是跨宗教、藝術、社會三種領域的活動,而且是很有創意、很有水準的活動,讓媒體耳目一新。佛教給社會大眾一般人的印象,就是講經、消災、超度、做法會,很難想像到會跟高品質的現代藝術相結合,這不僅提高了佛教形象,也推廣了大眾文化的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