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普世博愛運動.大使晚宴
當天下午,我們去參觀了「普世博愛運動」(Mary-Focolare Movement)的總會。因為今(一九九七)年春天,這個組織的創始人羅嘉勒女士,曾經訪問過臺灣,並在輔仁大學有一場盛大的歡迎會,我未能親自參與,派了弟子代表出席。這是一個已有五十年歷史的天主教在家信眾教會組織,目前在世界各地擁有五百萬會員的義工。他們推動的工作,就是對落後、貧窮、戰亂中的難民,未受教育的族群,給予種種照顧。
這個組織深受現任教宗的重視,所以在十五年前,撥出教廷夏宮的一部分房屋和土地,提供該教會使用,也就是我們參觀的總會所在。它坐落在路邊的山坡上,一塊長條形的坡地,一幢二層樓的建築物,作為訓練集會之用,並且可以同時容納三千人開會,也可以把活動分成上下兩層,個別使用。它的設計相當巧妙,合起來是同一幢兩個樓層的一個禮堂,分開來則是上下兩層兩個個別的演講廳。
他們對於我的訪問,非常重視,雖然羅嘉勒女士沒有出現,但是總會的兩位重要幹部和幾位東方人,非常親切的接待我們。除了茶點招待,也為我們放了一卷錄影帶,而且特別由香港籍的招婉玲女士預先用中文錄音,介紹該會的歷史及活動的現狀;更難得的是,那位接待我們的負責人,用中文寫了歡迎詞,念給我們聽,臨走還送了幾本關於該教會各項資料的書籍。
▲聖嚴法師訪問普世博愛運動總會。
這使我發現,西方的天主教會,在今天也需要漸漸發動在家信眾的力量,來傳遞他們的信仰,所以現任的教宗,正在支持這個普世教會及聖埃吉迪奧教會,而我們佛教也應該參考他們新的運作方式,才能配合今天這個時代和環境。
十月八日的晚上,戴大使在羅馬市區的一家中國餐館「龍鳳樓」,設宴歡迎。為了接受梵諦岡電臺中文部主播蕭曉玲女士的訪問,我提前到達。訪問的內容,是對於「宗教的衝突與交流」的這個主題,站在佛教徒的立場,應該怎樣看待?如何推動?還有對於這次和平會議的印象如何?有什麼建議?
我對這項和平會議的印象,覺得天主教已能包容天主教以外的其他教派,也不再以為非天主教徒都是魔鬼,不信天主定下地獄,這是非常值得讚歎的。第二項則是建議應當重視中國系的佛教,並且主張邀請中國臺海兩岸的佛教代表參加。
第三項是大會給我的印象,與回教及基督新教各派之間,尚未做好溝通交流的工作。主題用「和平是天父的名」,當然很好,如果考慮到東方佛教的立場,是不是也可以用更具有共通性的主題名目更好一些?事實上佛教各系的代表,為數極少,是不是這個主辦團體的主要目的是在團結天主、基督的各派各系,比較不在乎佛教,就不得而知了。
當天出席宴會的人員,除了我們幾位法師,以及邱錫勳先生之外,還有主人戴大使夫婦、王克祿蒙席、施省三神父、曹自強神父、中央社特派員鍾海泰、中華民國駐義大利代表處許組長德明、曹組長泗洋及其夫人許美珠、大使館參事黃誠及其夫人張淑爾、秘書羅鎮營及其夫人江貽芬,還有一位吳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