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傅偉勳教授紀念座談會
我是七月六日早上到達臺北,下午就在農禪寺主持了千人的皈依大典,並且做了一個小時的主題演說「信佛與學佛的好處」。
接下來就是密集的活動行程:我到了嘉義、臺南、臺中,接見各地的勸募會員以及主持中型及大型的通俗佛學演講。同時,也因農禪寺及研究所等的各種活動,佔據了我許多的時間。
在七月份,有一項大活動,那是由我們中華佛學研究所主辦的「第三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在這項大會之前的七月十六日,也為去(一九九六)年因淋巴腺癌而過世的傅偉勳教授,藉法鼓山臺北市安和分院,舉辦了一場紀念座談會。
因為他首先在臺灣大學開了生死學的課,而且他也寫了一本著作名為《死亡的尊嚴和生命的尊嚴》,故被臺灣的學術界譽為「臺灣生死學之父」。我們為了紀念他對臺灣學術文化的貢獻,替他請到他的遺孀,美籍的華珊嘉(Sandra A.Wawrytko)教授,以及他生前好友楊惠南、藍吉富、游祥洲、鄭振煌、林光明及他的學生慧開法師等共同主持。同時也請到為他出書的主編簡志忠、鍾惠民,暢談有關於傅教授的治學和為人。為了討論生死學,接著舉辦了第二場學術發表會,由李志夫教授主持,臺大醫院癌症合作病房主任陳敏鋑醫師、政治大學心理系黃國彥教授、臺大醫院副院長兼蓮花基金會董事長陳榮基教授,以及《慧炬》雜誌社發行人鄭振煌教授等主講。
▲傅偉勳教授對生死學的研究,以及在佛學、哲學的智慧,不斷啟發後人思考。
我之所以要為他舉辦這次紀念性的座談會,除了感謝他對臺灣文化教育的貢獻,也是感謝他多年來對我們中華佛學研究所召開歷屆國際佛學會議的指導和協助,每次在會議籌備期間,他都會給我們很多很好的建言,會議之後,又為我們大會所發表的論文,分成中文和英文,在臺北的東大圖書公司以及紐約綠木(Green Wood)出版公司出版,由他及他的夫人擔任編輯以及接洽出版任務。同時,對於我們的中華佛學研究所關懷備至,他答應如果他在臺灣,一定會為我們所裡的學生擔任論文指導及授課的老師。
由於傅教授對我邀稿的鼓勵,在一九九三年,使我完成了一本自傳《聖嚴法師學思歷程》,編入正中書局「當代學人學思歷程」的系列叢書之一。他把我跟當代世界級的華人學者,像余英時、杜維明、李亦園、何懷碩、金耀基、胡佛、傅偉勳、楊國樞、韋政通、劉述先、李歐梵、嚴家其、湯一介等二十位學者齊名。對一位出家人來講,我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會有資格被列入當代傑出學人的名單。不僅如此,我還以這本書榮獲一九九三年中山文藝傳記文學創作獎。由此可見,他真是我的一位知音。而且對於他所提倡的生死學這一門學問,也是我們法鼓山正在推展的活動,對人間的生與死的關懷,正是我們的中心工作,所以在舉辦第三屆中華佛學會議之前的兩天,我們為傅教授舉辦了這樣性質的紀念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