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馬尼拉的風土民情
五月六日,星期二。
上午打算在旅館好好休息,好好睡一覺,所以沒有安排外出訪問。本來楊居士建議我去看看馬尼拉附近的小碧瑤火山景觀,我說還是在旅館休息的好。想不到因為他們知道我在旅館休息,楊聯洛就把佛學社的十來位幹部,帶到旅館相見;普濟寺的廣學法師也帶著幾位僧俗弟子,來到旅館,請求說法。
這一天的午餐,還是由陳珠貴居士送來。到了下午一點,我們必須要向櫃臺結帳,離開房間。只好跟著楊居士和普濟寺的人員,登上他們所準備的車輛,通過市區去參觀郊區的一座美軍陣亡將士紀念園,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留下的歷史遺跡。
先經過華人的公墓,聽說有錢的華人在祖先的墓園建造一幢幢的別墅,裡邊有廚房、廁所、臥室、客廳,亡者的家屬來到墓園,就像回到家裡一樣的舒適方便;因此,引起菲律賓當地窮人的嫉妒和仇恨,以致引起排華的心理,所以目前公墓的四周,已築起了高牆,免得引起菲律賓人的忿忿不平。
一般人認為菲律賓的華僑很有錢、很會享受,但是楊聯洛居士告訴我,在馬尼拉最高級的住宅區,住的不是華人而是菲律賓人;上層社會的有錢人也不多是華人,而是菲律賓人;最善於享受生活的不是華人,而是菲律賓人。
▲聖嚴法師遊馬尼拉市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軍在菲律賓的陣亡戰士紀念。
當然,菲律賓當地人的社會,貧富懸殊很大,儘管有很多富豪,卻有更多的窮人,我們在今天的臺灣,可以看到許多菲勞菲傭,便顯示出這個國家的經濟狀況有待改善,但不是沒有發展的潛力,他們也正在努力中。
當天傍晚,我們都得離開馬尼拉,回臺灣的團體是搭乘七點鐘的班機。我及果谷師,還有張光斗與郭重光兩位居士,搭乘八點四十五分的班機。
由美軍陣亡將士紀念公園穿過市區,趕赴國際機場,正好是下班的時間,一路上交通擁塞。到了將近八點,明明機場在望,就是無法前進,幸好,我們還是趕上了登機的時間。那是一家德國航空公司Lufthansa的班機,從馬尼拉起飛,經過泰國的曼谷,停留半小時,再飛越印度的新德里上空,直達德國的法蘭克福(Frankfurt)。全部的航程十一個小時,讓我好好的睡了一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