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日僧慧鍔
普陀山的命名,除於七四篇已有介紹之外,根據印順長老的〈觀世音菩薩的讚仰〉所說,是這樣的:「在這娑婆世界,南印度海邊的普陀落伽山,是觀世音菩薩的古道場,這如《華嚴經》等都如此說。梁貞元年,日僧慧鍔,在中國請了一尊觀音像,想帶回日本供養。誰知路經舟山群島(在浙江定海縣),卻被狂風惡浪阻止了歸程。被迫將聖像請上了海中的一個小島-梅岑,築一所茅蓬來供養。觀世音菩薩與此島有緣。日子久了,朝拜敬仰觀音聖像的人多起來,此島就成為觀音菩薩的道場,也就改名為『普陀山』。」
有關普陀山的名稱及其起源,大概就是如此。不過日僧慧鍔來華的年代,略有出入,印順長老所說的「梁貞元年」,可能是唐德宗貞元年間(西元七八五~八○四年)之誤。
根據近人左亞琳所編小冊《普陀山觀音傳說》(一九九三年三月初版),謂慧鍔是在唐懿宗咸通年間(西元八六○~八七三年)來華。
根據日本學者望月信亨所編《佛教大辭典》「慧萼」條所載,是於唐宣宗大中十二年(西元八五八年)奉觀音像從四明(浙江的寧波境內)出海回日本,經過海路補陀山邊不能行,便留觀音像於此處。
▲普陀山被擬為觀世音菩薩的應現地。
又根據望月氏《佛教大辭典》的「普陀山」條,依《佛祖統紀》卷四二的記載,說慧萼於五臺山得觀音像,帶回日本經普陀山留住的年代,也是唐宣宗大中十二年。茲錄《佛祖統紀》的原文如下:「大中十二年,日本國沙門慧鍔,禮五臺山得觀音像,取道四明將歸國,舟過補陀山,附著石上不得進。眾疑懼禱之卅:若尊像於海東機緣未熟,請留此山,舟即浮動。鍔哀慕不能去,乃結廬海上以奉之。」
根據日本的《本朝高僧傳》卷二三的記載,也說日僧慧萼於日本仁明天皇承和之初(西元八三四年),入唐求法,承和十四年東歸日本;文德天皇的齊衡之初(西元八五四年),那也是唐宣宗大中八年,慧萼第二度來華,四年之後,第二度東返日本時,便發生了觀音聖像不肯去的傳奇事蹟。
如果依照印順長老所說「梁貞元」是指後梁末帝貞明元年(西元九一五年),相差又有半個多世紀,且與日本的資料也不相應了。所以我是贊成慧鍔留住普陀山的年代是唐宣宗大中十二年的說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