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今天的靈隱寺
臨走時,我問當家師:「現在每天有多少客人來靈隱寺?」
他說:「平常一萬人次,假日四萬人次。」
因為我們到訪的第二天就是五一勞動節,所以三十日的今天,正是遊客、香客,人潮沸騰的日子。
現在的靈隱寺,是一個綜合性的旅遊重點,它是公園、博物館、寺院及餐廳的結合體。進入靈隱寺至少要買三張票:一是園林的門票;二是寺院的門票;三是參觀重要文物的門票。寺院的門票稱為香花券,每一人次八元。他們經營的餐廳,同時容納三百個席次,最低的消費額是每份三元人民幣。因為到靈隱寺進香的香客不少,遊客也很多;來欣賞園林之美、旅遊之樂的人潮,已經到了摩肩接踵的程度。
除了寺院經營的餐廳外,也有不少飲食店及紀念品的攤販小店。
我在大陸各道場巡禮過程中,發現在寺院的內外環境中,有葷食買賣的只有靈隱寺。雖然他們是在寺外的公園區內,但也有拿著雞頭及雞腿進入靈隱寺大門的年輕人。大概是無法管制他們吧。
在寺內見到許多在家身分的服務人員,對出家人還算恭敬,聽說多半是退休以後的志願義工。至於專職的服務人員,每月薪水是人民幣一百五十至二百五十元之間,折合美金的比率是一比八。到靈隱寺參觀的人,一定會去遊「飛來峯」的七十二洞。目前七十二洞只有幾個洞開放,其他的因年代久遠已被淹沒了。最有名的是青林洞,洞口有一張石床,傳說開山祖師在此休息過,濟顛禪師也在此睡過覺。還有玉乳洞、螺螄洞、香林洞、千里洞,以及飛來峯的摩崖造像,最早的石像完成於後周太祖廣順元年(西元九五一年),其次還有宋朝及元朝的作品。今天我因為身體不是很爽快,腸胃不太舒服,頭腦也不太清楚,所以大家去參觀摩崖造像時,我就坐在靈隱寺的前院,俯瞰人群熙來攘往。
我坐在那兒,卻想起了白居易的一首詩,題為〈靈隱寺〉:「一山門作兩山門,兩寺元從一寺生;東澗水流西澗水,南山雲起北山雲。前臺花發後臺見,上界鐘聲下界聞;遙想吾師行道處,天香桂子落紛紛。」
詩中的「吾師」是指當時靈隱寺的住持,名詩僧韜光禪師,這時的白居易,是在杭州擔任刺史,他與韜光禪師亦師亦友,以佛為師,以詩為友,直到現在,靈隱寺後的北高峯下,還有韜光庵的遺址。
從詩中的景色來看,當時的靈隱寺真是一個仙境。現在已經看不到那樣的情景了。也許透過詩人的想像力,還可以描寫成人間仙境,用菩薩的心境也可以將靈隱寺看成是人間的佛國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