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姑蘇城外寒山寺
四月二十九日,星期一,陰後晴。
上午八點三十分,從蘇州竹輝飯店上車,前往姑蘇城外的寒山寺,此寺創建於南朝梁武帝天監年間(西元五○二~五一九年),迄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原來舊名妙利普明塔院,唐朝時因寒山、拾得兩位傳奇性的高僧曾經於此掛單,所以被後人稱為寒山寺。又因為此寺就在有名的楓橋下,故也被稱為楓橋寺。由於唐玄宗天寶十二年(西元七五三年)中了進士的詩人張繼,寫了一首〈楓橋夜泊〉七言絕句的第三句,介紹了寒山寺,好詩千古傳誦,詩中古寺也因好詩而享名於世。那首詩共二十八個字,寫景述情,卻美到極點: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有人認為寒山寺大概是在山上,其實是在蘇州閶門外向西十華里處的平地上。它的規模並不大,但是十分精緻,造景布局、建築物的構思,都富有高度的藝術氣息。由於凡是讀過唐詩〈楓橋夜泊〉的人,不論是誰都會想去附庸風雅一番,到了蘇州遊覽,多半會去寒山寺盤桓一遭,所以寒山寺總得有些詩情畫意的氣質。
目前雖已經看不到「江楓漁火」,尚可看到寒山寺外鐵嶺關前的楓橋,此橋經過歷代的重新修建,還靜靜的躺在一條小河上,河面不寬,河水算得乾淨,只能行遊船畫舫,不是交通用的航道。我們此行的目的是造訪寒山寺,所以也未去近在咫尺的楓橋憑弔,倒是經過了形狀類似楓橋的江村橋。
至於寒山寺的鐘,也因張繼的這首詩而名留千古,可惜據說於八年抗戰期間,日軍佔領蘇州時,把寒山寺的那口鐘,悄悄的運回了日本。戰後不論是中國人或日本人都關心這口鐘,但已不知下落。也許還被隱藏在日本某一位收藏家的倉庫裡吧!不過現在寒山寺大殿有一口小小的鐘,是戰後日本友人贈送的,而且刻上了年月日。直到現在,每年都有大量的日本訪客來參訪寒山寺,尤其是到了陽曆過年,許多日本訪客都要到寒山寺,守著舊年的最後一秒鐘,傾聽方丈和尚在鐘樓上扣大鐘一百零八下,祈求平安。
我到寒山寺是因為有一位從未謀面的師兄,聖智性空法師,就是寒山寺的住持。他寫得一手好字,遊客多半會求了他的書法,回家做紀念;特別是日本訪客,非常歡喜爭購他的墨寶〈楓橋夜泊〉詩軸。我的僧俗弟子到大陸訪問,經過寒山寺,他偶爾會帶一幅字、一樣紀念品,或者一封信,向我問候,並邀我回去看看。因為先師東初老人在世時,我聽他說過,另外在大陸也有一、兩位出家弟子,但不知道名字,倒是性空法師先來相認,而且累次帶信,所以此番經過蘇州的主要目的,就是拜訪這位師兄了。
我們到達寒山寺別院的門前,於大停車場下車之後,通過稱為「別院」的寒山寺公園,欣賞茂林修竹之外,人行的步道,均用不同顏色的卵石,砌成各類不同的幾何及動物圖形,相當別致,值得欣賞。由別院中即可遙望寺內的五層四角木塔,相當古樸,但是重建落成後還沒有幾年,材料及技術都是新的。
別院的盡頭就是和楓橋接鄰的江村橋,再向右轉便是寒山寺大門前的照壁。性空法師率領二十多位青年僧眾,合掌分列於山門前,也就是天王殿前的兩側,一律穿著黃色的海青。性空法師精神相當健朗,性格也很隨和,雖然初見,已像是數十年前的舊識,讓我覺得是回到了自家的道場。性空法師一見到我,第一句稱我「聖嚴法師」;第二句稱我「賢師弟」,並且一再的感謝我:先師東初老人的晚年,是由我照顧,善後由我料理。他一再的提起先師對他的栽培很多。他是在鎮江附近一個丹陽地方的小廟剃度出家,當時東初老人就在那兒擔任住持,後又幫助他到鎮江焦山佛學院接受栽培,所以師恩難報。他也知道我在焦山為先師建了一座舍利塔,他已回去掃過塔,巡禮致敬。目前一心一意要把寒山寺修建的更好,把年輕弟子們培養成佛門龍象。
▲作者率農禪寺常住法師和寒山寺住持性空法師(左八)合影。
▲性空法師當場揮毫。作者聖嚴法師在旁為他提起袖襬,以免沾濡到墨漬。師兄弟的情誼溢於言表。
寒山寺環境不大,我們參觀了大殿、鐘樓、楓江樓,在會客室用茶後,又到性空法師的書房,看他當場揮毫,他要送我一幅字,我要求他寫「慈悲喜捨」四個字,上款寫聖嚴師弟補壁,同時他也要我留幾個字;然而在他的面前,我就不必獻醜了!之後我們看了寒山、拾得像,以及寺內的各項設施,便匆匆的離開了寒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