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寶華山隆昌律寺
下午由棲霞山出發,開車一小時,抵達句容縣的寶華山麓的停車場。因為徒步登山需要二十分鐘,旅行社人員見我的身體相當虛弱,中午也沒有休息,當全團的菩薩們逐步登山時,便請我上了一輛小型旅行車,繞道開往後山,從產業道路開上寶華山頂,聽說只有十五公里,結果開了二十五公里,讓全團步行的人員,先我而到了隆昌寺後,集合在寺前的廣場念佛,等了我十來分鐘。
隆昌律寺的現任方丈,也就是金山的方丈慈舟長老,很少來寶華山,故由現年七十歲的監院林祥法師接待我們,他很有威儀,只是有點高血壓,行動緩慢,也不主動開口說話,我請他為我們大眾開示,也客氣的推辭了。他原來是住在金山江天寺,來寶華山才一年,他也是在隆昌寺受的戒,因此就把他受戒時的陪堂戒師,現年已七十六歲的仁淵長老介紹給我。而這位長老的健康情況還蠻好的,現在他是寶華山上碩果僅存的原住老僧,雖然一九四九年之後,曾經離山三十年,看來還是一位很有修為的長老。
現在該寺的住眾只有二十多位,陪我參觀和說明的,是三十一歲的知客常敬法師,他來此也僅一年,他告訴我,是在廣東的南華寺受的戒,曾在江西廬山的東林寺,修行念佛法門多年。
我們參觀了大殿、銅殿、無量殿、愛道堂(新戒女眾寮)、齋堂、新戒男眾寮、大寮(廚房)以及客堂等。其中的女眾寮是一座四合院二層樓的獨立建築,就在無量殿的左側,位置相當隱密,男眾寮在大雄寶殿的左側廂房,而客堂則在大雄寶殿右側廂房。
▲從隆昌寺的觀可以看出民居形式,白牆青磚顯得十分清幽。
隆昌寺的建築,沒有飛簷銅瓦的雕龍畫鳳,都是民居形式的房舍,只是主殿比較高大,齋堂也非常寬敞,一律都是採用一般民居的青磚、青瓦、白牆的建築材料,在樸素簡單中顯出高雅的莊嚴。目前大雄寶殿所供的佛像,是香港大嶼山寶蓮寺所贈的天壇大佛模型,高五點二四米的銅像。
隆昌寺在寶華山的頂峯,可是到了山頂,寺院的殿宇是坐落在類似盆地的大平臺上,到了寺內好像是在平地。它的左右及後方卻被略微聳起的山脊所環抱,向前展望,是遼闊的山巒及平原,這真是一個非常清幽的修行道場。
從明末神宗萬曆年間(西元一五七三~一六一九年)到民國三十八年(西元一九四九年),大約三百五十年之間,寶華山每年都有春、秋兩期的傳授三壇大戒盛會,而在新戒戒期圓滿之後,還可以留下來參加該寺的結夏安居和結冬安居,實習如律而行的出家生活。民國初年以後,開辦學戒堂,讓年輕的新戒,留在山上專門研究戒律、實踐戒律、體驗持戒的生活。
到寶華山受戒的人數相當多,清末德宗光緒二十六年(西元一九○○年),男女二眾的新戒尚有一千二百人,到民國三十四年(西元一九四五年)的新戒也有一千多人。一九四九年之後,寶華山只傳過一次戒。已經好久沒有每年都傳戒了。
然而,在他們客堂前的牆壁上,還懸掛著各式各樣只有律宗道場才有的告示牌,在一塊一塊長方形的黑底木板上寫著金字:「懺摩」、「請戒」、「傳戒」、「說戒」、「背律」、「分衛」、「布薩」、「派坡」、「禱雨」、「安居」、「解居」、「自恣」、「受迦絺那衣」等。像這樣的告示牌,能夠讓我們感受到,在五十年前的寶華山,所有各項律制生活的風範;雖然它的靈魂已經暫時處於冬眠狀態,而它的規模洪範依稀猶在。因我研究戒律幾十年,在看到這些設施時,既感到親切又感到悲涼!不過佛說世事無常,佛教在印度已經滅亡好幾百年,在中國史上雖經三武一宗等的滅佛毀釋,佛教都還能夠屢仆屢起,而今天的中國大陸,依舊能夠看到許多出家人,以及許多經過重建重修的寺院,比起國民政府統治的時代,受到更多的保護,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