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這是我的第七冊遊記,當第六冊《春夏秋冬》尚未付梓流通,本書即已寫成。
本書是賡續《春夏秋冬》來寫的,記述我自一九九三年元旦,以迄同年七月三日之間的一段幻遊過程。其中包括了我在臺灣及美國兩地的弘化活動,重點則在敍述我對於第三度率團訪問中國大陸的見聞及隨感。
因為我去中國大陸訪問,前後雖已三趟,訪問的目的,訪問的地區,隨行的成員,均不盡相同,所以每次都有新鮮的體驗,學到不少有用的東西。
這一回的中國大陸之行,隨行者有臺灣及紐約兩處的僧俗四眾,共計一百一十三人,是我生平所帶人數最多的一次旅行。目的地是中國大陸西南隅的雲南、四川、西藏,到了雞足山、峨嵋山、拉薩等三個高原的頂峯,也是我生平所遇最艱難的一個行程。以我這副病弱之身,尚能活著回來,實在要感恩三寶及護法龍天的加被。
本書的命名,是由於在大陸之行的所見所思,有兩處使我觸景生心。一是雞足山的金頂,我於本書第二十五篇〈觀景修心〉中有云:「雲不留定處,水不住定相。」「所以出家僧侶把遊化生活,稱為雲水。」另一是拉薩的哲蚌寺,我於本書第五十一篇〈行雲流水是共識〉中有云:「山高水自流,不為什麼;無心雲出岫,如來如去。」「只要眾生得益,管它是雲是水。」「法鼓山的共識,就是天下人的共識,沒有時空的限制,不受人為的影響,就像行雲流水那樣。」「以智慧的行雲,提倡全面的教育,用慈悲的流水,落實全面的關懷。」
本書內容所經的時間,共計一百八十四天,所經的空間,則跨東西兩個半球的東亞及北美;我的行程及弘化活動,非常緊密,因我主張「忙人時間最多」,故在本年六月九日至七月二日的二十五天之間,於紐約東初禪寺利用主持禪七與授課之餘,在江果華及姚果莊兩位女居士的協助下完成了本書。
本書的內容,雖係自敍實錄及遊記的體裁,我卻盡量引用相關的佛教義理及佛教史實,配合貫串著寫,以期為今日的佛教宣揚正信與正行,為後世的佛教留下歷史的記錄。
一九九三年七月十九日釋聖嚴自序於臺北北投農禪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