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春節慰問.寵物與野犬
一九九二年的二月四日,是本年度的農曆新年,如今稱為「春節」。我在農曆年前,還有幾樣重要的事情忙碌。第一件事,是一月二十一日及二十二日的冬令救濟,從一九五六年起,我們的中華佛教文化館,已經舉辦了三十六個年頭。從一九八四年起,改由農禪寺主導,去(一九九一)年開始,將冬賑改名春節慰問。目前的臺灣,不論是一級貧民的照顧戶和二級貧民的輔導戶,都已不像二十年前那樣的貧窮,不僅舊一點的衣物無人問津,就是質料差點的新品也興趣缺缺。尤其如今臺灣的米價相當便宜,一百數十元可買十斤,若光是發放食米,也會使他們失望,並且還增加他們在領取時搬運的麻煩。縱然我們備有車輛送他們回家,依舊頗感不便。但就他們物質生活的水平而言,還是低於臺灣一般的家庭,所以從七年前開始,我們就逐年以增發現金為主,以食品、食米、棉被、毛衣等為副。今年除了發放北投地區之外,還有其周邊地區如金山、石門、萬里、三芝等鄉鎮,以及大臺北區的各教養院、聾啞院、育幼院、聾啞福利協進會等二十餘所慈善機構,發放的總值額為新臺幣五百二十七萬元。
同時,由於一個一歲九個月大的小男孩,遭到三隻因為飼主死亡而被遺棄街頭的狼犬咬成重傷的消息傳出之後,民眾群起譁然,政府的環保單位,便雷厲風行地捕殺滿街走動的無主野犬,這為臺灣的狗類帶來了空前的殺劫。所以在一月二十一日下午,我代表農禪寺的全體信眾,攜帶一張新臺幣四十萬元的支票,訪問了淡水汪麗玲女士主持的「流浪動物之家」,表達我們對於野犬問題的關懷,並透過電視、報紙等媒體報導,呼籲全國同胞,若要養狗,即應愛狗,不要棄狗。同時呼籲政府及相關的民間團體,野狗該捕而不該殺。為了避免大量的繁殖,也呼籲民間及政府倡導為狗隻施行結紮的手術。
▲作者訪問「流浪動物之家」與其負責人汪麗玲女士(右二)及工作人員合影。
過去農村社會養狗,是為防盜,養貓是為退鼠,今人養狗、養貓,名為「寵物」,乃由於心靈空虛,或為尋求玩伴,所以飼養狗貓,已不是生活的必需,能不養最好不養。否則有興趣時乃係伴侶,無興趣時即感累贅,以是始養而終棄者不少,無節制地繁殖者也多,如果政府主管部門沒有一套辦法,無法約束民間的隨便繁殖和丟棄犬隻,野狗問題便永遠無從解決。在此過渡時期,也必須有民間的善心人士,來設置如「流浪動物之家」那樣的機構,收留被棄的犬隻,並予結紮處理後呼籲認領,以終牠們的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