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風和日麗的一天
十一月一日,星期五。
在我這一次北美洲南部弘法旅行的途中,感覺到最輕鬆的一個時段,就是逗留在紐奧良的那兩天。雖然該地佛學會的會員人數不多,辦事的人手更少,前前後後,內內外外,負責接待、布置乃至飲食的準備,我只見丁鳳英、江穩吉、蘇太太,以及蘇太太的兒子,一共不過四人。但是安排得相當周到,除了兩天的兩場演講之外,既沒有安排信徒跟我談話,也沒有需要我去拜訪的對象。因此十月三十一日晚上睡得較早。十一月一日的早上,八點鐘才吃早餐。我有充分的時間可以休息打坐。
十一月一日的白天,原來沒有安排任何活動。丁會長問我準備做什麼?因為我知道,紐奧良是美國最長的一條河流密西西比的出海處,我曾於一九八九年和一九九○年,兩度訪問這條河的發源地明尼蘇達州,這使我很想看看紐奧良巿的風光。所以在九點鐘,由經營餐廳的蘇太太的兒子,駕著一輛旅行車,載著我和魏煜展以及她們三位,做紐奧良的一日之遊。
該巿的南端,就是我們投宿之地,是在密西西比河以南,是一大片沼澤地帶。現在已有部分沿海築堤,把水抽乾,建成了新的高級住宅社區。它的高度不僅低於密西西比河的河面,也低於海平面九英尺。從那兒要進出紐奧良巿區,必須通過一條紐奧良大橋(Great New Orleans Bridge)。我們過了紐奧良大橋,通過巿區的十號公路到達一條觀光大橋,它橫跨八百平方英里的龐洽麒麟湖(Pontchartrain Lake)之上。該橋長度是二十四英里,所以不叫什麼橋,而稱為堤道(causeway)。在湖的這一邊看不到那一邊,只有在湖的中間才可以看到兩岸。據說此湖並不很深,只要起風,湖底的泥沙就會泛出水面,所以經常是混濁濁的。這使我想到少年時代隨著父母及兄姊來回於長江的南北兩岸之時,也曾見到類似的風光。這一條堤道的作用是雙重的。除了提供觀光旅遊的風景區,也使得對岸的土地升值。許多人在巿區工作,就把住家置於湖的對岸。因為我們去的那天不是假日,而且又是上午十點多鐘,不在上下班的時間,所以車行堤道上半個小時之中,只遇到一輛不知為了什麼而跟住我們的公路警察巡邏車。我們到對岸的橋頭下車,拍了幾張照片,就返回了紐奧良巿區。
接著去參觀該巿開發最早的法國區(French Quarter)。顧名思義,那是最早從加拿大移民到美國的法裔公民所建的社區,直到現在,還有許多招牌是用法文。
▲紐奧良的法國區街景。
有十多條街,都是西元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之間的法國式建築,一排排三層的樓房。臨街的二樓,均有圍著鐵欄的前廊。我們在那裡盡情地欣賞了密西西比河的風光,唯其離開墨西哥灣的出海口,還有大約八十英里。就在這法國區裡邊,我們到一家名叫法國巿場(French Market)的飲食店午餐。那家食堂非常特別,是二十四小時營業的咖啡店,法國招牌叫Cafe Du Monde,僅僅出售牛奶、巧克力、茶、橙汁、熱咖啡,以及一種法國甜點叫beignets的油煎麵餅。年輕人可以吃上五、六個,對我而言,兩個就飽了。相當便宜,生意極好,要站著等位子,坐上桌之後,要等十來分鐘,才見飲食送到面前。
午餐之後,參觀近傍的一座叫作傑克森的公園廣場(Jackson Square)。那兒有好幾棟巨大的法國式古建築,以聖路易大教堂(St. Louis Ca-thedral)為中心,它的兩旁是博物館,左邊的叫Decatur,右邊的叫Presbytere Pedesi-rian,我們限於時間沒有入內參觀。
▲紐奧良法國區近傍晚的聖路易大教堂,其前有廣場公園,其左右為博物館。
然後駕車經過一條叫作Bourbon的街道,都是兩百多年前的一層樓舊式法國建築,他們每一家對於先民所留下的木門窗、土磚瓦,簡陋而又陳舊,看來已經腐朽的建築物的每一部分,都非常珍惜地盡量保持著原來的樣子。因為當時才是下午兩點多鐘,每一家的門面都還關得緊緊地,而且很少見到現代化的霓虹燈招牌。如果不是街上還有少數行人的話,很可能讓你覺得有點像是進入了鬼城那樣的感覺。但是,丁會長告訴我︰入夜之後,像我這樣的人,就不適宜到這種地方來了。因為那兒是一個有名的酒吧街、色情區,人潮洶湧,不許行車。
駛離Bourbon街之後,我們又參觀了一處非常有名的跳蚤巿場(FleaMarket),因為丁鳳英離開臺灣已快二十年,不知道臺北、高雄等地,也都有了類似的跳蚤巿場,所以要讓我去見識一下。
下午三點,回到丁府休息,準備晚餐之後,去赴另外一場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