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東南西北 聖嚴法師著

東南西北 聖嚴法師著

一○、洛磯山下的演講

[日期:2010-07-23]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一○、洛磯山下的演講

  五月五日,星期日。

  「洛磯山」是一個山脈的名字,它在美國的西北,從加拿大境內延伸到美國的西南,進入墨西哥境內,跨越美國五個州,包括從南到北的德克薩斯州、新墨西哥州、科羅拉多州、懷俄明州及蒙大拿州。在山脈之西就是美西,之東則是美國的中、東部,洛磯山脈是為分界線。它的東面是一片平原,幾乎找不到山脈,也就是美國的大平原,在它之西則處處有山。這座山脈在不同的地方,支脈起伏,各有它們不同的名稱,唯有在科羅拉多州稱為「洛磯山」。而它的最高峯稱為「雙峯」(Twin Peaks),高出海面一萬四千英尺。它的位置就在我們當天要去演講的Bouder的附近的西邊。我們從鍾費如的家,向西面看去,覆蓋著皚皚白雪的雙峯,在萬里無雲的晴空下,卓爾獨立,遙遙在望。雖距離遠在五十英里之外,卻像是在伸手可及的範圍之內。

  當天早上八點,當地的禪修團體「禪中心」的負責人,Hobart Bell先生來到鍾費如的家裡,和我們共進早餐,並向我說明該中心的歷史及現況︰八年前,在美國西部有一位弘揚禪法的日籍禪師佐佐木,他有一位學生叫作Richard Barski在丹佛巿,創立了一所禪中心,名叫Bouder Zen Center,就借用掘隆巴喇嘛所創的Karma Dzong。這是藏傳噶舉派在那兒所建的兩座房子之一,另外一座就是N a r o p aInstitute。他們同屬一個團體叫作金剛界(Vajradhātu)。自從一九八八年它的創始人掘隆巴過世之後,他的這個西藏團體就遇到了危機。掘隆巴本人娶了一個美國太太,生了幾個孩子,年紀都還很小;而他的傳承者,也是一位美國居士,在他去世不久,竟因愛滋病過世,弄得這個團體外面聲名狼藉,內部雞飛狗跳,短短兩年之間,幾乎是煙消雲散了。而這兩幢房子目前也幾乎瀕於無人接管的狀態。正好Richard Barski的「禪中心」便借用了他們的場地每天打坐共修。

  

  ▲在科州Bouder市的西藏中心為聽眾說三皈依後合影。

  

  ▲在西藏中心與兩位修學藏傳佛法的婦女合影。

  這一個禪中心的創始人Richard Barski去(一九九○)年離開此地前往紐約,現在就由Bell和另一位青年負責,輪流來召集禪坐的活動。他們的會員有六十多位,可是目前每天參加晨坐的只有七至十人,參加晚坐的只有六至十人,常來參加活動的只有二十來人。他們的分子,來源蠻複雜的,除了佐佐木老師的學生,也有DaininKatagiri老師(日本曹洞宗系,已於去年在明尼蘇達州過世)的學生,以及《禪門三柱》的作者菲律浦.凱普婁(Philip Kapleau)老師的學生,凱普婁亦於去年因年老退休了,尚有若干位就是西藏中心成員,從修密而改為學禪。目前他們雖非群龍無首,但是沒有老師。

  下午,我們從Longmont村驅車約半個小時到了Bouder的「西藏中心」,令人很意外的是當天到場的竟有八十多個人。我先和他們共同坐了四炷香,中間做一些簡短的開示,要他們首先放鬆身心,不管環境,然後專注於方法。這個團體的坐禪有個特色,就是在每坐完一炷香開靜之後,沒有運動,也不跑香,而讓大家站在各人坐墊的前方,兩手相疊,操於小腹之前,雙目下視,經過十分鐘之後,再就位繼續打坐。需要喝水洗手的人,可以趁這時段,輕聲離開,然後迅速歸位。

  晚餐之後,七點到九點之間,他們安排我在同一個地方,做了一次公開的演講。聽眾竟達一百三十多人,據說這是自掘隆巴去世以來,在這地方所舉辦活動之中參加人數最多的一次。事實上是除了他們原有會員之外,還到了藏密系的人員與五十多位華裔的佛教徒,使得主辦的Bell先生及聯絡人鍾費如夫婦,感到非常歡喜。當晚的講題是︰「從禪的立場看自我」,英文的題目是「Ch'an and the View of Self」。我以六個子題向他們介紹︰1.「我」的定義,2.世俗的「我」,3.宗教的「我」,4.禪定的「我」,5.禪宗的「無我」,6.《六祖壇經》所說的「無念」、「無相」、「無住」和《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們聽得非常愉快,好像每一個人都得到了六祖惠能聽聞《金剛經》所得到的利益那樣地歡喜。演講結束之後,有十五位東西方的聽眾,要求給他們舉行皈依儀式。其中包括陳奕亮、翁春華、謝典豐博士等,其中最使我感動的是林瑞淵和劉智惠兩位男女青年居士,為了見我一面和聽我演講,特別從美國中北方的北達科塔州飛到該地而接受皈依。他們告訴我,這樣子要比飛到紐約近一些。可見,對於希求佛法的人來說,聞法的機會實在難得,親近三寶的因緣真不容易。

  皈依儀式結束之後,還是坐著鍾費如夫婦的車子,回到他們的府上投宿,已是午夜十二點多了。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一、從香港到夏威夷
第3頁:二、火奴魯魯 第4頁:三、獎學金與合作契約
第5頁:四、黃金客棧的晚宴 第6頁:五、訪問寺院
第7頁:六、夏威夷大學和電臺訪問 第8頁:七、夏大座談
第9頁:八、夏大公開演講 第10頁:九、飛往丹佛
第11頁:一○、洛磯山下的演講 第12頁:一一、神學院中講佛法
第13頁:一二、紅石公園與佛學社 第14頁:一三、第三度到香港弘法
第15頁:一四、以《心經》結「香港」緣 第16頁:一五、臺灣及香港的居士與記者
第17頁:一六、三皈儀式及皈依詞 第18頁:一七、東蓮覺苑
第19頁:一八、書店和佛書 第20頁:一九、永惺法師和星雲法師
第21頁:二○、臺北到紐約 第22頁:二一、禪.酒.麻藥
第23頁:二二、加拿大的兩位法師 第24頁:二三、麥克馬斯特大學
第25頁:二四、多倫多大學 第26頁:二五、禪定智慧.禪悟經驗
第27頁:二六、中美洲的行前 第28頁:二七、哥斯大黎加的公開演講
第29頁:二八、聖荷西的福慧精舍 第30頁:二九、拜訪邵學錕大使
第31頁:三○、無憂的高原 第32頁:三一、泛美航空的麻煩
第33頁:三二、佛州的邁阿密 第34頁:三三、紐奧良大學
第35頁:三四、風和日麗的一天 第36頁:三五、杜蘭大學
第37頁:三六、達拉斯的兩大學三校區 第38頁:三七、奧斯汀的德州大學
第39頁:三八、休士頓的玉佛寺 第40頁:三九、亞特蘭大
第41頁:四○、湖光山色與叮嚀 第42頁:四一、我被提名為國大代表候選人
第43頁:四二、又進哥倫比亞大學 第44頁:四三、初次傳授菩薩戒
第45頁:四四、農禪寺的《金剛經》講座 第46頁:四五、新聞媒體邀請演講
第47頁:四六、陳履安部長 第48頁:四七、蔡念生老居士
第49頁:四八、春節慰問.寵物與野犬 第50頁:四九、錢的哲學
第51頁:五○、錄音訪問.法鼓山文教基金會 第52頁:五一、新春.社會菁英禪修營
第53頁:五二、新春園遊會 第54頁:五三、六場大型演講
第55頁:五四、老馬拉破車 第56頁:五五、佛七之外的還債及受報
第57頁:五六、弘法的喜悅.靈藥失靈 第58頁:五七、從紐約到倫敦
第59頁:五八、開往威爾斯途中的故事 第60頁:五九、牧場的禪修精舍
第61頁:六○、禪修人員和禪七環境 第62頁:六一、室內室外.餐飲特色
第63頁:六二、請病假.溪邊坐.恭喜 第64頁:六三、拋了漁具的漁夫
第65頁:六四、幸運狗.也是馬.趕快車 第66頁:六五、大英圖書館的敦煌抄卷
第67頁:六六、大英博物館的敦煌絹畫 第68頁:六七、晚宴.東西方的居士請法
第69頁:六八、耶魯大學講禪.九百萬冊圖書館 第70頁:六九、禪山叢林指導禪修
第71頁:七○、法門龍象眾 第72頁:七一、幹部.時間.健康
第73頁:附錄 -- 渺小後的感悟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