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火宅清涼 聖嚴法師著

火宅清涼 聖嚴法師著

四六、天水

[日期:2010-07-23]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四六、天水
  
  四月二十五日,星期四。
  
  四月二十四日的上午,我們參觀了敦煌博物館,在該館見到了玉門關和陽關的古城遺址圖、漢長城的沙盤,以及保存了兩千年的邊塞舉烽火用的古蘆葦。蘆葦在敦煌的用途很廣,築牆、蓋屋、舉火、編睡蓆、製籮筐,用在千佛洞時,便可紮成泥塑像的胚胎。也見到了兩千年前的木質漢簡,都讓我們有走回古代和古人對面交談的感受。
  
  因為我們必須要搭乘上午十一點五十分的飛機返回蘭州,所以對於博物館的參觀,頗感意猶未盡。
  
  當我們登車駛離敦煌巿區之時,因為兩天來都是看著佛像、佛畫,思惟著佛經的故事,生活在古佛教文化的氣氛之中,一旦要離開之時,忽然發覺整個敦煌巿的環境,就像是佛國淨土般的可愛,感覺那兒的居民,心善人美,個個是藝術家,他們的用具也都像是藝術品,見到每個人,都想跟他們揮手招呼,說一聲「再見」。
  
  到了下午五點五十分,我們再度回到了蘭州巿的寧臥莊賓館。
  
  晚上又在我的房間集合,由陳清香教授介紹天水的麥積山。
  
  二十五日上午八點三十分,我們從蘭州乘車,向東南方向行駛,道經榆中縣、定西縣、通渭縣、秦安縣,翻越了車道嶺、華山嶺等四座大山,不是在嶺脊的稜線上行駛,便在群山縱谷中盤旋,滿眼是黃土高山,深溝交錯,僅僅兩、三個地方是石山,也僅僅幾個段落道旁有新植的楊樹苗。快要接近天水之時,才漸漸見到小麥遍山,綠茵如雲的景象。這段路程中,定西縣及其西北地區的耕地稀少,而秦安縣最為貧瘠。民家房屋,都用夯土築牆,土胚建屋。因為樹木稀少,民居盡量減少木料的樑柱結構,而用土牆支撐屋頂,屋頂是一邊蓋的形勢,就是人字坡缺一半,一高三矮四片牆的上部,架兩根橫木,鋪上樹枝山草,再覆以泥頂,足可以防風寒、遮太陽。好在雨量很少,否則經雨一沖,準會倒塌。我們在途中休息之際,有一位團員找到一座民房背後隱蔽所在方便,而後對我表示,他有很重的罪惡感,因為他小解,把人家的牆壁沖成一個洞。

  

  ▲小麥遍山綠茵如雲的天水山村。
  
  汽車行了三百四十公里,計八個小時,於下午四點半到達了天水巿區的「天水賓館」。
  
  天水巿位於甘肅的東南部,東接關中,南控巴蜀,西倚甘南,北扼隴坻,為古絲綢之路東段的一個重鎮。現在該巿有五縣兩區,總面積一萬四千零七十三平方公里。人口約有三百萬,城巿人口二十萬。海拔一千至二千米之間,屬暖帶半濕潤氣候,全年降雨量五百五十毫米。甘肅東南部有兩條主要河流,涇河及渭河,渭河經過天水,地理環境優裕,巿容非常繁榮。

  

  ▲作者在天水賓倌與覺華老和尚(右)及閰宗農道長合影。
  
  當地政府,正在借天水賓館召開政協會議,故在旅館見到了天水巿佛教協會會長,現年七十三歲的覺華老和尚,他說他的法名叫潤祥,是太虛大師的徒曾孫。他的師父叫廣同,師祖是心道,心道的師父就是太虛大師。至於心道其人,就是民國三十二年(西元一九四三年)將敦煌佛教居士林,改組為中國佛教會敦煌分會的總負責人。
  
  我們從覺華老和尚口中知道,如今的天水巿,共有二十多座寺院,兩百多位僧人;女眾寺院一座,尼師九人;受了三皈五戒的佛教徒有一千二百人。覺華老和尚出家已五十多年,他現住的小廟是瑞蓮寺,僅有四位出家眾,年紀最輕的也是四十歲以上,他曾經收過四、五位青年出家,送去讀書畢業之後,全部都還了俗。他又說:在天水巿南郊山上,政府已經修復了一座南郭寺,即將開放,其中有一半會交給佛教協會作為辦公之所,另一半屬於園林部門管理。
  
  二十五日的晚上,另有一個插曲,當我去覺華老和尚的房間探望之時,發現該巿道教協會的會長,也被安排著跟他同室而住,那是一位七十二歲的老道士,他是全真教龍門派的道長閻宗農,從他口中知道,天水只有道士二十多人。我對任何宗教都很尊重,特別看到這樣大年紀的道長,心中感到相當親切,所以在贈送紀念品時,也送了他一份。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一、建設法鼓山
第3頁:二、佛教協會與建設部 第4頁:三、先考察法鼓山
第5頁:四、三次預備會議 第6頁:五、啟程那天是大凶
第7頁:六、迎接的人員 第8頁:七、佛樂迎賓
第9頁:八、林子青居士 第10頁:九、全真教的白雲觀
第11頁:一○、中國佛學院 第12頁:一一、趙樸初居士
第13頁:一二、潭柘寺 第14頁:一三、戒壇寺
第15頁:一四、香山飯店 第16頁:一五、建設部談建設
第17頁:一六、雲居寺.石經山 第18頁:一七、頤和園的群賢會
第19頁:一八、北京的故宮 第20頁:一九、琉璃廠.王府井
第21頁:二○、太原的崇善寺 第22頁:二一、南禪寺
第23頁:二二、佛光寺 第24頁:二三、金閣寺
第25頁:二四、臺懷鎮 第26頁:二五、顯通寺
第27頁:二六、菩薩頂 第28頁:二七、殊像寺
第29頁:二八、廣濟茅蓬 第30頁:二九、普化寺
第31頁:三○、古建築與法鼓山 第32頁:三一、火宅清涼
第33頁:三二、鎮海寺 第34頁:三三、塞上行
第35頁:三四、大同在雲中 第36頁:三五、曇曜法師
第37頁:三六、雲岡石窟 第38頁:三七、善化寺
第39頁:三八、上下華嚴寺 第40頁:三九、飛到蘭州
第41頁:四○、五泉山濬源寺 第42頁:四一、敦煌
第43頁:四二、鳴沙山.月牙泉 第44頁:四三、莫高窟
第45頁:四四、敦煌的佛教 第46頁:四五、藝術的天堂
第47頁:四六、天水 第48頁:四七、麥積山
第49頁:四八、南郭寺 第50頁:四九、行行復行行
第51頁:五○、拉卜楞寺 第52頁:五一、六大學院
第53頁:五二、密教的特色 第54頁:五三、貢唐倉活佛
第55頁:五四、拉卜楞寺的建築 第56頁:五五、拉卜楞寺的佛像佛畫
第57頁:五六、酥油塑像館 第58頁:五七、西藏民族.西藏佛教
第59頁:五八、隴西風土 第60頁:五九、逢凶化吉
第61頁:六○、感謝.祝福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