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大嶼山
這次在香港逗留的時間共有五天,做了三晚的演講之後,還餘下一天。接待人員問我要去那裡參觀或就在旅館休息,經過考慮之後,我選擇了香港的離島大嶼山。
香港的大小島嶼有幾十個,其中最大的是大嶼山,面積比香港還大,所以香港政府正計畫把國際機場從現在的啟德機場移到大嶼山去,然後再把各島嶼以橋樑連接起來,完成一條高速公路,直達香港。聽說要費十多年的時間,幾千億的港幣才能完成。我知道香港本島的佛教道場規模非常小,多半是公寓大樓中的一層就算一個精舍;能有獨立門戶或庭院的道場,沒有幾家。倒是大嶼山上有兩百多座寺院,星羅棋布,錯落在起伏的山巒間。最大的一個道場是寶蓮寺,該寺從一九七四年開始籌建一座青銅大佛,現在已經完成,所以我想去參訪。
二十日早晨七點鐘從旅社出發,袁文忠、郭永安、林錦瑞、林玉定和我們臺灣去的五個人分乘兩輛「的士」,從沙田出發到香港中環的渡船碼頭,搭上九點鐘開往大嶼山梅窩碼頭的船。經過一個小時的航程,飽覽維多利亞港以及海灣列島的風光,景色非常優美,不像是在海上,倒像是在湖內。船上擠了五、六百名遊客,多半是中小學學生和一些結隊旅遊的團體,其中不少是日本遊客。當天是星期六,我們到了大嶼山差一點叫不到上山的汽車,得擠在大批的遊客群中,搭乘上山的巴士。原來新華社駐香港負責人周南預定當天帶幾個團體上山訪問,包了大嶼山全山的汽車。後來由於大陸訪問團的一位高幹因意外從樓梯摔下腦部重傷,住進醫院,所以放棄了當天上山的計畫。有一位居士對我說笑:「法師有福,所以我們有車坐了。」我倒不敢做如此想。可能也會有人說,因為我去訪問大嶼山,而使得大陸的一位高幹摔倒重傷,我的罪過就大了。這應該歸為因緣,而不是誰有福、誰無福的關係。
▲大嶼山是香港離島中最大的島嶼,寶蓮寺是島上最大的道場。
▲先到的客人(右:果如法師,中:道海法師,左:傳平法師)歡迎後到的客人(作者)。
大嶼山顧名思義,是香港離島中最大的島嶼,島上有不少佛教道場,據說早在一百年前就有一座鹿湖精舍,寶蓮是第二古老的道場,其開山祖師是從鎮江金山的江天寺去的紀修和尚,那是距今七十多年前的事。後來經過兩位住持的增建而到了聖一法師,在聖一之前是筏可老和尚。聖一法師擔任該寺住持已近二十年,對寶蓮寺的經營增建及開創海外十方叢林制度的規模,厥功甚偉。他把舊有的大殿翻新、增大、加高,兩旁的廂房擴建、整修、增建。現在還可以看到最初的規模,那是在大殿之後的幾棟規模較小的殿宇,現已成了祖師紀念堂和法師寮。現年六十九歲的聖一法師,繼承筏可和尚的遺志,在寶蓮寺前的木魚峯籌建了天壇大佛,更是一樁偉構。
聖一法師現在已經退居,由筏可和尚的弟子初慧法師接任方丈。當天我上山時,沒有見到方丈,倒是遇到了聖一法師,他正在寺中主持傳授三壇大戒的法會。雖然我們第一天晚上已經通知了寶蓮寺,而該寺也預定派一輛小型巴士到碼頭迎接我們,但我們到達該寺大殿時,卻不見有人迎接。當我們登上大殿前邊的石級,發現有三位一老兩少的法師站在殿前右側,向我們含笑相迎。走近之後發現他們也是客人,一位是道海老法師,他經常在香港和臺灣兩地弘揚戒律;另外兩位分別是傳平及果如兩位年輕的法師。他們說不期而遇,真是有緣。又告訴我說,他們剛從大陸朝完四大名山來到香港,比我先到一個小時,才擺下行李到大殿禮佛就遇到了我,算是由先到的客人接待後到的客人。我們到大殿樓下一層,參觀聖一法師為七十多名新戒開示。其中只有二十多人是男眾,而聖一法師今(一九九○)年剃度的男眾弟子就有十多人,可見外來的人數不多,當我們從法堂出來,遇到了他們的知客智鴻法師,他手上拿著無線電對講機,像是一個巡邏全寺的警官,只不過身上穿的是海青,可見他非常忙碌,見面就問:「我們另一位知客智慧法師到山下接你們,遇到了沒有?」我們說,大概時間弄錯了,沒有見到。該寺現有住眾三十多人,其中七位是女眾,但大嶼山的大法會都能動員全山乃至全香港的出家眾前來參與,可以說寶蓮寺是香港的首剎,第一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