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鹿野苑博物館
▲鹿野苑前五比丘迎佛塔。
我們進入鹿野苑的廢墟之前,先參觀鹿野苑博物館。該館完工於西元一九一○年,大廳所陳列的雕像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獅子柱頭。它曾是阿育王石柱的頂冠,高達二點三一公尺,包括四部分。底座是鐘形,覆以內捲的蓮葉雕刻。上面是圓形的柱頭板,刻有四種奔跑的動物,包括象、鹿、馬和獅子,每一動物之間以法輪隔開。接著是從一根石柱雕出的四隻獅子坐像,獅子刻得栩栩如生,眼皮上甚至有小孔,可以插入針去調整獅子的眼球。頂端是個法輪,原有三十二個輻條,目前只剩四條。獅子柱頭的象徵意義有許多說法,最簡單的一個解釋是︰頂端的法輪象徵佛法,四隻獅子代表佛面對四方在說法。
▲阿育王石柱已斷的柱身,如今被保護在石亭中。
在阿育王石柱柱頭之左,是個由紅色砂岩雕成的巨大菩薩像。此外有一排從西元第一世紀留下來的三根石柱,上面刻有一些神聖的象徵,比如菩提樹、窣堵波、法輪等。大廳的南半部陳列有佛陀的立像和坐像,大廳之外的陳列室則有一些淺浮雕和其他雕像。其中有一個石碑,由四塊石板組成,上面刻有佛陀從出生、成道、轉法輪到涅槃的情況。另一個石碑則是佛陀八相成道圖,其中四個圖與上面所述類似,另外四個圖分別是弟子以蜜供養佛陀、佛陀降服狂象、佛陀從三十三天下降人間及佛陀在舍衛城顯神通化身千萬。
在此博物館內,我們同時也看到僧團在寺院中所用的各式各樣的器皿鉢盂。博物館還陳列有印度教的石雕,出土的物品也非常精美。然而我們是為朝禮佛教聖地而來,印度教的部分雖然收藏豐富,但我無心參觀,只是大略瀏覽。以此博物館收藏的內容來看,鹿野苑不僅曾為回教佔有,也曾被印度教佔為寺院之一。
▲阿育王石柱柱頂的四獅四獸法輪石雕。
▲佛陀一生八相圖石浮雕(笈多王朝時代作品)。
▲佛陀生平四相圖石浮雕的局部,此為笈多王朝時代作品。
▲法輪石雕殘片。
▲古式右旋卍字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