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國之旅 聖嚴法師著

佛國之旅 聖嚴法師著

四一、印度的宗教

[日期:2010-07-23]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四一、印度的宗教

  從恆河邊登岸,再回到巿區,是通過一條據說已有兩千年或更久歷史的古街道,只容兩人對面通過,或者牽著兩頭牛對面通過。也許是兩邊的房子很高,而街道很窄,行人很多,牛隻雜在人群中漫步,所以顯得很狹隘。印度導遊為了讓我們認識印度的古文明和古宗教,所以進入這樣的街道。我以為是個巷子,導遊告訴我 ︰「不,這是大街。」在婆羅奈斯有三百多條這樣的街道,兩邊的確都是商店,每個店前面多半只能容納一個人橫睡的寬度。因為還很早,好多人都還在店門前呼呼大睡,也有一些早起的人,在打掃店面門口的街道。道旁有牛屎也有人糞,大概這些人家的室內都沒有衛生設備,為了早巿,所以用水沖洗打掃。我們經過時雖然濕漉漉的,還好沒有踩到糞便。我問︰「為什麼街道那麼小,而且轉彎抹角地曲曲折折?不像是房屋,倒像是城牆,因為有兩三層的高度。」導遊告訴我︰「這是為了防衛外力的入侵,故當回教軍隊進攻印度時,這是所遭破壞最小的都巿,因為進城後有如甕中鱉,不知道道路的出口,而且街道太小,不便作戰,看來連巷戰都有困難,這可說是該城的特色。」街道兩旁,幾乎三四家就有一個神祠和神像,早起的居民都在神祠神像前獻供祈禱;而早巿的許多店鋪和攤子,多半也是賣供神用的香花等祭品。

  我們的印度導遊之中,有一位三十來歲的青年,就是婆羅奈斯當地出生的居民,他對於印度教和當地的風俗習慣如數家珍。我利用在走路及在車上的時間向他請教了許多關於印度教的宗教問題。他說印度教有三個大神:第一是濕婆(Siva),是個毀滅之神,因為他很可怕,所以特別受到尊敬,他的坐騎就是牛,所以印度人把牛視為神聖;第二是毘濕笯(Vishnu),是保護神;第三是布拉瑪(Brahmā),是創造神。這三位大神另有不同的名稱,比如大自在天是創造神,大梵天、克里斯納(Krishna)是生之神,都是他們的異名,而釋迦牟尼佛被他們視作保護神,為毘濕笯的第九次化身。其實這些都是同一個神以不同的性格出現,表現出不同的功能,所以給他不同的名字。

  另外在女神中,有杜爾嘉(Durgā),還有帕娃蒂(Parvati),都是濕婆的妻子,其實是同一個神而顯現不同的形態。他們有兩個兒子,一個是智慧之神加尼沙(Ganesa),另一個是戰神卡提基亞(Kartikeya)。智慧之神是象頭人身,戰神是騎孔雀的英俊少年,另外一位女神叫卡利(Kali),是位兇悍的破壞女神,黑臉蓬髮裸體。她口吐舌頭,一手拿刀,另一手拿巨人的頭,身上掛的全是人頭,耳環是兩具死屍。其實印度教用不同的神名來表達同一個神的不同功能,女神只有一個,男神也只有一個,用男神和女神來代表剛和柔、生和滅、陽和陰的不同。但宇宙的形成,是在和諧之中,如果男神和女神能合而為一,就是宇宙最高的境界,所以濕婆的信仰後來轉變為性的崇拜。

  我們可以在印度教的許多神廟中,看到濕婆和杜爾嘉的雙身交抱的神像。在不懂印度教教理的人看來,是一種淫猥的姿態,但在他們的信仰中,這是和平安定圓滿究竟的一種象徵。後來西藏的密教,也有同樣的信仰,即無上瑜伽以男女雙身的修行為最高法門,並把象頭人身的智慧神吸收為密教的本尊之一。所以從印度教可以看到一些西藏密教源頭的蛛絲馬跡;凡四臂和六臂的本尊信仰,也可以從印度教得到消息。當然,西藏密教的信仰可以找到自己的理論,跟印度教並不盡同。

  我問印度人對佛教的觀點如何?知識分子會說,佛教的思想非常豐富,所以印度教把佛教的思想當成智慧的一部分。一般的民間信仰則把釋迦牟尼佛當作毘濕笯的化身,所以在印度可看到禮品店出售佛像。但是印度教徒不會在印度神廟供奉佛像,也不會在家裡崇拜佛陀,倒是會到佛教聖地參拜。比如印度教徒會到佛陀伽耶參訪,事實上該處即有印度教的毘濕笯派的廟宇。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一、朝聖與旅遊
第3頁:二、印度朝聖的因緣 第4頁:三、準備工作
第5頁:四、好不容易上了路 第6頁:五、臺北.香港.尼泊爾
第7頁:六、朝聖的首站─尼泊爾 第8頁:七、加德滿都
第9頁:八、阿育王塔 第10頁:九、四眼天神廟
第11頁:一○、活女神 第12頁:一一、巴丹
第13頁:一二、西藏難民營 第14頁:一三、尼泊爾手工藝中心
第15頁:一四、萬佛寺 第16頁:一五、巴德崗
第17頁:一六、恆河上游的虎河 第18頁:一七、西藏難民的喇嘛寺
第19頁:一八、虔慶寺 第20頁:一九、塔里寺
第21頁:二○、意外事件 第22頁:二一、好大的三顆舍利
第23頁:二二、召開護法會幹部會議 第24頁:二三、進入印度之前
第25頁:二四、選購佛書 第26頁:二五、印度的第一站
第27頁:二六、步步生蓮 第28頁:二七、那爛陀大學
第29頁:二八、中國廟和日本旅館 第30頁:二九、迦蘭陀竹園
第31頁:三○、王舍城 第32頁:三一、靈鷲山
第33頁:三二、悟謙法師的大覺寺 第34頁:三三、尼連禪河
第35頁:三四、菩提樹 第36頁:三五、正覺道場
第37頁:三六、佛陀伽耶 第38頁:三七、覺音論師
第39頁:三八、婆羅奈斯 第40頁:三九、恆河沐浴及火葬的宗教信仰
第41頁:四○、恆河日出 第42頁:四一、印度的宗教
第43頁:四二、鹿野苑 第44頁:四三、鹿野苑博物館
第45頁:四四、初轉法輪 第46頁:四五、拘尸那羅
第47頁:四六、涅槃場 第48頁:四七、火化場
第49頁:四八、科拉坡的旅館 第50頁:四九、藍昆尼園
第51頁:五○、舍衛城 第52頁:五一、歷史的祇園精舍
第53頁:五二、今日的祇園精舍 第54頁:五三、印度的中國寺
第55頁:五四、華光寺 第56頁:五五、我是中國比丘
第57頁:五六、斯利那加的動亂 第58頁:五七、朝聖檢討會
第59頁:五八、印度的回教王朝 第60頁:五九、新德里
第61頁:六○、阿格拉的國王套房 第62頁:六一、泰姬瑪哈陵與阿格拉堡
第63頁:六二、德里車站 第64頁:六三、揮別印度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0-12-22 0:10:51
师公悟谦老法师,已于2010年12月8日在香港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