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尼連禪河
從大覺寺出來經過正覺大塔左側,車行三、四分鐘即抵尼連禪河(Nairañjanā)。該河發源於本格(Bengal)州的哈札里巴(Hazaribagh)地方,向北流經佛陀伽耶之北,在華氏城東方與莫哈那(Mohanā)河合流,而後注入恆河。
根據記載說︰在佛陀時代的尼連禪河,其水清冷湍洄皎潔,涯岸平正,林木扶疏,種種花果鮮榮,河邊的村邑處處豐饒,棟宇相接,人民殷盛。
再根據《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三、卷四記載︰釋尊出家後,曾在尼連禪河岸,靜坐思惟,修苦行六年而未得道,因此起座,入尼連禪河沐浴,由於身體羸瘠,浴後不能自出,當時有天神下來按以樹枝使之攀以出水,在河邊接受牧牛女難陀波羅的乳糜供養,然後到畢鉢羅樹下而成佛道。
又根據《大唐西域記》卷八「摩揭陀國」條,玄奘當時所見的尼連禪河西岸有伽耶城,城的西南五、六里處有伽耶山,向南二十里處有菩提樹,樹的南面有苦行林,在苦行林附近就是釋尊於河中沐浴及河邊受乳糜及蜜供養之處,同時也有教化三迦葉處的遺跡。這些地方都建有窣堵波。在河的東岸,距菩提樹之東北十四、五里處,就是前正覺山。至於法顯的《佛國記》所記也大致相同。
▲從尼連禪河佛陀受牧牛女供乳糜處,可遙望到對岸的苦行林。
由以上可見當時尼連禪河的風光以及西岸附近的佛教遺跡相當多。然而我們所見到的尼連禪河,寬約半公里,沙丘點點,分割河道,條條穿梭,頗有全部淤塞之虞。不過在最寬的水域看來,還是一片明麗的風光。我們從河的北岸眺望南岸,苦行林隱約可見,而伽耶山也在河的東南岸遙遙相望。
我在河畔樹下和悟謙法師面河席地而坐,頗有身心舒泰之感。當時有一位弟子拿了一盒牛奶送上說︰「師父,這裡是佛陀受供之處,我們應該供養。」我對他笑笑說︰「釋尊受供之後就成佛,我喝了牛奶大概還是一樣,所以不敢在這裡模仿佛陀受供,要喝牛奶等一下再說。」
本來悟謙法師為我們準備了兩輛機器三輪車,以便載我們幾個年紀大的人涉水渡過尼連禪河到對岸的苦行林、毒龍洞等聖跡禮拜。可是由於時間不夠,而且車子也無法開過水深之處,所以取消計畫,唯有等待未來另一次的因緣。
其實釋尊當年所活動的範圍,不離摩揭陀國一帶,這附近理應遍布如來和諸阿羅漢的足跡,我們對每一寸泥土都該五體投地,可惜無法做到,只能做蜻蜓點水式的朝訪。
依我們現在所見的尼連禪河附近,雖然景色明媚,但是兩岸物產並不富饒,人民生活很苦,圍繞著我們的是衣衫襤褸的乞兒,年齡都在七、八歲到十來歲之間;故我默默祈禱佛經中所描述的富庶和繁華的景象,能夠早日復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