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進入印度之前
在尼泊爾的三天,多半是到佛教的道場,見到了印度文化和印度宗教,同時也到了好幾個尼泊爾本地以及從西藏新到的喇嘛所蓋的寺院,所以感覺已經在佛國朝聖。我們每到一個寺院,都很慷慨地布施供養,見到任何人和物,乃至於畜牲,都覺得是佛國的依正莊嚴。尤其尼泊爾的印度教徒將牛視為聖物,任牠們滿街閒逛,與人為伍,所以發生了團員被狂牛撞傷的事件。由於如此,在十月二十日的早餐時間,我對大眾做了簡短的開示,說明印度朝聖的旅程雖已開始,但朝聖的目的地尚未到達,所以這三天以來的所見所聞,只是尼泊爾的文化,而不是印度的佛教聖地。
至於我們對西藏喇嘛寺院的拜訪和供養,是因為他們也是佛教。我們對佛教的護持供養應該不分宗派、沒有國界,只要是佛法,都應該護持,只要是佛教的寺院,我們都要供養。何況西藏從唐朝開始,一直屬於中國的版圖,中華民族自稱五族共和,西藏民族就是五族之一,他是我們的同胞,也是我們的同袍。尤其臺灣孤懸於中國大陸的海外,與中國大陸尚未統一,而西藏的同胞之中,有數十萬乃至上百萬從西藏逃出,避居於國外各地。我們可說同是天涯淪落人,在海外漂泊。雖然西藏同胞對於漢民族的文化,特別是對國籍的歸屬問題,始終有些人士持有異議,但對我們而言,見到藏胞,特別是西藏的佛教徒,好像看到了自己的親人一樣。所以我們中華佛學研究所,把藏文看得很重要,並且計畫把藏文的聖典陸續譯成漢文。在我看來,藏文也應是中文的一支,西藏的佛教也應是中國佛教的一系。
同時我又對大眾說明和開導,印度是一個宗教氣氛特別濃厚的國家,神話是他們宗教的源頭,也是他們生活的依據,處處都可看到迷信的色彩。其實佛教是重視智慧和慈悲的宗教,在發揮慈悲精神的同時,也需要以智慧的正見作指導。到了印度,不要被當地的信仰所影響,同時也要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不要以盲從的心態去接受,也不要以輕視的言行來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