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中國佛教近代史上冊 東初老和尚

中國佛教近代史上冊 東初老和尚

第十二章 華北佛教革新運動 - 第五節 華北佛教事業中衰

[日期:2011-05-1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東初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九一八事變發生以前,華北佛教,經太虛大師、常惺法師數次開化,華北佛教居士林各位居士,都熱心護法,於是華北佛教各種事業,都有很大發展。尤以世界佛學苑籌備處成立,華北成為世界佛教指導中心。然好景不常,九一八事變發生,華北佛教首遭經濟上打擊,佛教各種事業,無論僧教育,或慈善事業,都受到嚴重影響。於是不得不宣告停頓,或僅維持其門面,茲將各佛教事業分誌於次。

  一、中華佛學院原設於宣武門外西甎胡同法源寺,現已停辦,院址荒涼滿目。現經北平巿糧食委員會借為屯糧所,成為該會第二倉庫。法源寺因此損失,收入減少,不得已亦應酬經懺,藉以維持難局。

  二、柏林教理院北新橋畔有名之柏林教理院,盛時學僧達壹百餘名,現亦停辦。諸多優秀僧青年轉入三時學會,親近韓清淨居士。院舍由北平慈善團借為療養傷兵之第五醫院。該寺因收入清淡,現住僧不過十餘人,僅藉經懺以維現狀。

  P.327

  三、拈花寺佛學院德勝門內大石橋拈花寺佛學院,風景清雅,在故都最擅名勝。遜清時,文人雅士,讌集於此,賦詩聯句,往往韻事流傳。該院開辦時,生徒亦甚踴躍,今則學僧星散,無復當年拈花授法之盛況矣。

  四、彌勒佛學院四值門內南小街彌勒佛學院,盛時就學者頗多,現因款絀已停辦。

  五、宏慈佛學院西四牌樓宏慈佛學院,民十三年創設,其中學部學員卒業,先後達數十人。併設有平民工讀學校,定額四十名,及佛事學習所,人數八十名。數年來就學者時溢定額,為北平設備最完善之佛學院。又附設有金卍字會,專救濟災民傷兵並掩埋等事。

  六、三時學會北長街十五號之三時學會,為當地奉佛名流發起,民國十六年九月成立,以研究唯識教典,宣傳佛化為宗旨,頗有相當成績。最近因受巿面經濟衰落之影響,各項預定進行事業,亦有延緩之勢。

  七、華北佛教居士林為在家居士所創辦,年來以辦事周到,組織完善,入林林友逐漸增加,林務頗形發達。唯因限於在家兩眾,其佛化事業,僅代表一部份而已。其他佛經流通處(安定門入南大街,朱芾煌、王虛亭諸居士所創辦)、中央刻經處、(十五年二月成立,已出三百餘種,現在基金數萬元)、「北平佛化月刊社」—最近改為「北平佛化月刊」(為湯鑄新、崔雲寗、邢富瑤諸居士所創辦),對於弘法,各有殊勝成績,在北方當時情勢艱苦之下,尤屬難能可貴,茲不贅述。(註十七)

  八、世界佛學院籌備處原設於柏林教理院,該院因經費無著停辦,世院籌備處移南京佛國寺,

  P.328

  法舫率學僧塵空、本光、華舫等回武昌佛學院。

  華北的佛教由盛而衰,由衰而微,全受日本侵略我國的影響。不僅華北如此,整個中國佛教,都因此而趨於衰落,佛教教育事業、慈善事業、弘法事業都因此而停頓或解散。假使沒有「九一八」事變,國內能夠長期和平安定,則佛教事業,無論學術研究,或教育發展,人才的造就,乃至整個佛教事業,對內對外必有很大的成就。吾人常自慨歎,中國人智慧無遜於任何一國人。就以日本為例,近代史上,日本自明治以後,興辦實業,工業進步,國民在豐衣足食,安定生活中,至少過了七十年太平日子。再以日本政府重視佛教,加以支助,所以佛教日漸興隆,無論於教育、於人才、於學術無不凌於我國佛教之上,甚至為東亞,為世界佛教之冠。此無他,這是和平安定的成就。反之,我國佛教在年年戰爭中,在槍砲彈雨中,在流離失所中,又在種種壓迫中,既無政府援助,又無好的環境,又怎能不衰?

  附註

  註一:見「太虛大師年譜」一九四頁。

  註二:見同上一五三頁。

  註三:見海刊五、八期。

  註四:見海刊四、十期。

  註五:見海刊五、八期。

  註六:見海刊五、七期。

  註七:見海刊五、七期。

  註八:見海刊五、八期。

  註九:見海刊五、三期。

  註十:見海刊五、三期。

  註十一:見海刊六、一期。

  註十二:見「太虛年譜」一九七頁。

  註十三:見「太虛自傳」二十一頁。

  註十四:見海刊五、一期。

  註十五:見海刊五、一期。

  註十六:見海刊十二、二期。

  註十七:見海刊十四、十一期。

【書籍目錄】
第1頁:蔡序 第2頁:自序
第3頁:第一章 導論 - 第一節 中國佛教近代史之範圍 第4頁:第一章 導論 - 第二節 近代中國佛教之特質
第5頁:第一章 導論 - 第三節 近代中國佛教之成就 第6頁:第一章 導論 - 第四節 近代中國佛教之護國
第7頁:第二章 元明時代之佛教 - 第一節 元代喇嘛之興起 第8頁:第二章 元明時代之佛教 - 第二節 西方宗教之東來
第9頁:第二章 元明時代之佛教 - 第三節 儒釋思想之融和 第10頁:第二章 元明時代之佛教 - 第四節 經藏開版與西學輸入
第11頁:第三章 清代佛教之式微 - 第一節 清代之喇嘛教 第12頁:第三章 清代佛教之式微 - 第二節 諸宗思想之融和
第13頁:第三章 清代佛教之式微 - 第三節 大藏經之出版 第14頁:第三章 清代佛教之式微 - 第四節 敦煌藏書之發現
第15頁:第三章 清代佛教之式微 - 第五節 居士佛教之抬頭 第16頁:第四章 鴉片戰爭與宗教壓迫 - 第一節 西方教士之狂妄
第17頁:第四章 鴉片戰爭與宗教壓迫 - 第二節 傳教事業之發展 第18頁:第四章 鴉片戰爭與宗教壓迫 - 第三節 查還教堂與迫害佛教
第19頁:第四章 鴉片戰爭與宗教壓迫 - 第四節 太平天國之荒謬與義和團之反動 第20頁:第五章 維新運動與佛教厄運 - 第一節 變法維新與廟產興學 - 第一節 變法維新與廟產興學
第21頁:第五章 維新運動與佛教厄運 - 第二節 自動興學與自保寺產 第22頁:第五章 維新運動與佛教厄運 - 第三節 革命思想浸入佛教
第23頁:第六章 民國肇興與佛教新生 - 第一節 改革金山與革新運動 第24頁:第六章 民國肇興與佛教新生 - 第二節 保護寺產與教團組織
第25頁:第六章 民國肇興與佛教新生 - 第三節 三大革命與革新僧制 第26頁:第六章 民國肇興與佛教新生 - 第四節 管理寺廟與信仰自由
第27頁:第六章 民國肇興與佛教新生 - 第五節 三民主義與佛化思想 第28頁:第六章 民國肇興與佛教新生 - 第六節 以佛法調和東西文化
第29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一節 第一次廟產興學運動 第30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二節 危亡中的佛教救星
第31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三節 破除迷信與摧殘佛教 第32頁:第四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節 各省寺產遭受宰割之紀錄
第33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五節 第二次廟產興學運動 第34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六節 召開全國佛教徒代表大會
第35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七節 中國佛教會獲准成立之經過 第36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八節 名流居士製造糾紛
第37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九節 如何健全佛教會組織 第38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十節 政府無意保護佛教
第39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十一節 假興辦慈善公益之名與扼殺佛教之實 第40頁:第八章 叢林制度與僧教育 - 第一節 叢林制度的由來
第41頁:第八章 叢林制度與僧教育 - 第二節 僧教育之開創 第42頁:第八章 叢林制度與僧教育 - 第三節 僧教育的成功與失敗
第43頁:第九章 內政部所擬訂僧教育及整理僧制辦法 - 第一節 「佛教學苑組織大綱」之駁斥 第44頁:第九章 內政部所擬訂僧教育及整理僧制辦法 - 第二節 教育部為辦僧學事覆內政部咨文
第45頁:第九章 內政部所擬訂僧教育及整理僧制辦法 - 第三節 如何健全僧教育制度 第46頁:第九章 內政部所擬訂僧教育及整理僧制辦法 - 第四節 如何健全「佛教學院」組織
第47頁:第十章 佛教文化事業之發展 - 第一節 佛教宣傳刊物之發行 第48頁:第十章 佛教文化事業之發展 - 第二節 佛教弘法團體之設立
第49頁:第十章 佛教文化事業之發展 - 第三節 佛教經藏開版事業 第50頁:第十章 佛教文化事業之發展 - 第四節 佛教圖書館之設立
第51頁:第十一章 世界佛教新運動 - 第一節 世界佛教聯合會 第52頁:第十一章 世界佛教新運動 - 第二節 中日佛教代表會議
第53頁:第十一章 世界佛教新運動 - 第三節 各國代表之講演錄 第54頁:第十一章 世界佛教新運動 - 第四節 日本佛教代表備受歡迎
第55頁:第十一章 世界佛教新運動 - 第五節 東亞佛教大會 第56頁:第十一章 世界佛教新運動 - 第六節 世界佛化大學之計劃
第57頁:第十二章 華北佛教革新運動 - 第一節 華北佛教之革新 第58頁:第十二章 華北佛教革新運動 - 第二節 佛化新青年運動
第59頁:第十二章 華北佛教革新運動 - 第三節 北京佛教會發表宣言 第60頁:第十二章 華北佛教革新運動 - 第四節 華北佛教之發展
第61頁:第十二章 華北佛教革新運動 - 第五節 華北佛教事業中衰 第62頁:第十三章 西北佛教之復興 - 第一節 朱子橋將軍與西北佛教
第63頁:第十三章 西北佛教之復興 - 第二節 康寄遙居士與西北佛教 第64頁:第十三章 西北佛教之復興 - 第三節 巴利文學院之設立
第65頁:第十四章 中原佛教之重建 - 第一節 毀滅佛教之馮玉祥 第66頁:第十四章 中原佛教之重建 - 第二節 重建河南佛教
第67頁:第十四章 中原佛教之重建 - 第三節 籌辦河南省佛學院 第68頁:第十四章 中原佛教之重建 - 第四節 澤被中原兩大師
第69頁:第十四章 中原佛教之重建 - 第五節 戴院長倡修白馬寺 第70頁:第十五章 西南佛教之重建 - 第一節 雲南之鷄足山
第71頁:第十五章 西南佛教之重建 - 第二節 重整雲南佛教 第72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一節 唐以後漢藏之關係
第73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二節 民國以來漢藏之關係 第74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三節 英俄覬覦西藏之野心
第75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四節 西藏內部派系紛爭 第76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五節 中央對西藏之政策
第77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六節 中央對班禪大師之倚重 第78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七節 中央對章嘉大師之尊重
第79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八節 中央對達賴大師之尊敬 第80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九節 中央對諾那大師之優禮
第81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十節 佛教與邊疆民族之文化 第82頁:第十七章 東西密教之弘傳 - 第一節 我國密教之傳承
第83頁:第十七章 東西密教之弘傳 - 第二節 唐密法脈之重返 第84頁:第十七章 東西密教之弘傳 - 第三節 權田雷斧與王弘願
第85頁:第十七章 東西密教之弘傳 - 第四節 談玄與台密 第86頁:第十七章 東西密教之弘傳 - 第五節 弘揚藏密之尊者
第87頁:第十七章 東西密教之弘傳 - 第六節 入藏求法之漢僧 第88頁:第十七章 東西密教之弘傳 - 第七節 漢藏文化之溝通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1-10-3 9:33:23
真好我一直在找這本書但是會有下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