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十三年夏,太虛大師發起世界佛教聯合會,於江西廬山舉行,邀請各國佛教徒參加會議,以期聯合世界佛教徒發揚佛教世界主義,增進人類文化,促進世界和平。次年於日本東京,又召開東亞佛教會,其意義更為明顯。以佛教在亞洲,猶如基督教在歐洲,欲使佛教世界化,必先團結亞洲佛教徒。所以太虛大師於十四年夏,發表「敬告亞洲佛教徒」(註十三),揭開亞洲佛教徒共同責任與理想。
亞洲佛教主要的國家:大乘佛教,則以中國為主,包括蒙藏、日本、朝鮮。小乘佛教,則以錫蘭、緬甸、泰國等地為主。因此,要團結亞洲佛教,當以中日兩國佛教為主體,再聯合東南亞小乘佛教
P.300
國家。應如何促進中日兩國佛教互相策進、學習、合作發揚佛陀真光。大師首先揭出中日兩國佛教四短四長,以警惕兩國佛教徒之自覺,大師說:
「華日佛教之互解:華—包括蒙古、西藏,佛教有四短四長;利濟社會事業及教化社會事業,極不發達,僅有識之徒與群眾所生薦亡、求福等齋會經懺關係,短一。諸僧寺雖標別禪、講,相承,有宗派源流之異,但其內容或毫無實際(若禪寺並不參禪等)或混合鮮專精之修學(若雖參禪學兼傳戒作經懺等),短二。習稱方外,對於世事視若風馬牛之不相及,為治國者所輕視,短三。缺乏科學知識,於代表現代之西洋思想,鮮能了解,呆板陳腐,說法不能應當世之機。短四。其上者能隱遯山林,抖落榮利,岩洞茅蓬,關房禪堂,甘苦淡食,持戒修定,長一。禪、淨、律、講、台、賢、性、相,咸無專主,不嚴別門戶以相排斥,長二。不為國性所拘,今佛教有泱泱獨立於世之大風,合於佛教超出世俗之本質,長三。各宗之學理,雖隋、唐來已經華學之變化,而未因近世思想文化之變遷,尚能窺見佛教之純粹真相,長四。」(註十四)
由此可知中國近世佛教之內容,其長短得失,顯然各具其半。日本佛教在近代,於治學方面,雖較中國進步,但亦有其長短各四。大師曰:
「日 —包括台灣、朝鮮,(那時台灣、朝鮮,尚在日本統治下,筆者按)佛教徒有團體之組織,能辦利濟及教化社會事業,長一。各宗有各宗本山支寺布教所及專門學校,有教育專宗人才及宣傳專宗教義之機關,雖博大精深者不多覯,而於本宗宗義大致明白,長二。皆能愛國為國出力,在國家
P.301
同視為重要國民,長三。對于代表現代之西洋文化思想,已能充分容受,且能用之研究佛學以適應現代思想,長四。個人持戒、誦經、習禪等自修,漸為輕視,而坐洞、結茅、閉關(按此等所以西藏為最多等苦行)尤絕無行者,驚外而不重內,短一。偏重各個宗派之系統,而乏佛教全體之統一,甚至十餘宗派有裂為十餘教之勢,雖有佛教聯合會之說,僅為各宗派之聯絡,不能組成一體,為一宗派之利益,時所脫離,短二。為國之心過重,有將佛教作為國家一大機器中之一小機件之勢,失佛教超國族而普遍於世界精神,短三。全國學界以科學思想為重心故,佛教徒亦以科學為本,評判佛教之教理,而失沒佛法超現代科學之殊勝,不能轉科學而反為科學轉,所講佛學,往往如水沖敗死,殆無乳味,短四。(註十五)
中日兩國佛教徒雖各有短長。但中國佛教之四短,即日本佛教之四長;中國佛徒之四長,又為日本佛徒之四短。所以中日兩國佛徒應互相了解,取其所長,補其所短,共同發揚佛教理想。」
談到東南亞佛化國家,若錫蘭、緬甸、泰國等,純屬小乘佛教,拘於形式主義,未能發揚大乘佛教真義。居於今日進步天下一家的時代,絕不是小乘佛化所能收其效果,故寄望東南亞小乘佛徒能至中國,或日本接受大乘佛教教義,始可達到發揚佛法的真義。
大師為實現世界佛化主義,特創設世界佛化大學,培育宏傳佛法各種人才,其組織大綱,如次:
P.302
世界佛化大學 | 應俗部 | (西洋各國文語) 西洋系 |
科學院 | 原理(名數理化中心) |
應用(法政農工商醫) | ||||
哲學院 | ||||
文藝院 | ||||
東洋系 (東洋各國文語) |
教學院(梵、耶、回、神等) | |||
政學院(孔老諸子等) | ||||
文藝院 | ||||
究真部 | 教理系 | (設印度及歐洲語) 聲內院(小乘諸部經論) |
||
(設日本及中華) 般若院—(法性中觀諸經論) |
||||
(設中華及歐美) 瑜伽院法相唯識諸經論 |
||||
行果系 | (設錫蘭及中華) 律儀院(大小乘論律) |
|||
(設中華及美洲) 禪觀院(禪淨台賢等) |
||||
(設西藏及日本) 真言院 |
這是民國十四年夏,太虛大師所構想之世界佛化大學,民國十七年至歐洲弘化,在法國接受彼邦
P.303
人士建議,發起世界佛學院,設籌備處於巴黎,世院院址設於中華民國首都。世界佛學院內容組織,顯比世界佛化大學更為進步。內分華日文系、華英文系、以及漢藏文系。民國二十一年,於四川成立漢藏教理院,即為實現此一「世界佛學院」系統之一,於此亦可窺見太虛大師思想之如何深邃,其銳智與目標是何等的偉大!
註一:見「海潮音」五、八期
註二:見「海潮音」五、八期
註三:見「海潮音」五、八期
註四:見「海潮音」五、九期
註五:見「海潮音」五、七期
註六:見「海潮音」五、八期
註七:見「海潮音」五、八期
註八:見「海潮音」五、八期
註九:見「海潮音」五、八期
註十:見「海潮音」五、八期
註十一:見「海潮音」五、八期
註十二:見「太虛大師全書」十八篇一四四頁
註十三:見海刊六卷六期
註十四:見「太虛大師全書」:「告亞洲佛教徒」
註十五:見同前